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黔江着力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日期:2022-06-01

近日,记者从黔江区政府获悉,在“十三五”时期,黔江区着力“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建机制”“活市场”,残疾人生存状况明显改善,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参与社会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全区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

加强制度设施保障

制度性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区政府办及区级相关部门出台《黔江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等15个文件,涵盖了康复、保障、救助、扶贫等制度性措施,并得以落实。“两项制度补贴”全覆盖,低保、医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服药、儿童康复、肢体矫治手术、乘坐区内公交车等实现免费。

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投入9000余万元,纵深推进脱贫攻坚,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40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无(危)房得到改造,改造率达100%,162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设施改造;落实应急、临时帮扶救助240人次,慰问1691人次,居家托养服务3600余人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达96%。全区建卡贫困残疾人2428人全部脱贫,一般残疾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公共服务专业设施体系形成框架。投资4672万元,建起专业化服务阵地,建成1.2 万平方米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6800平方米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有330张床位的残疾人集中供养中心。康复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依托医疗机构建立儿童康复定点机构6个,建社区康复站9个、村(社区)康复室69个。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康复服务和救助工作高质量开展。创建了市级“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1426例、开展肢体矫治363人,安装假肢238例、儿童矫形器181例;完成脑瘫、智力、肢体、孤独症等康复训练463人,儿童康复训练实现应救尽救;开展精神病人住院、服药救助补贴800人;提供辅助器具4813件次,适配率90%以上;救助大病、长病、特殊病种199人。五年累计康复服务19576名。

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和扶残助残先进的宣传,举办爱心扶残助残、自强模范等评选,全社会参与扶残助残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加强竞技体育,组团出征重庆市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注重群众体育,新建残疾人文体示范点3个、乒乓球训练基地1个、旱地冰壶训练场1个、残疾人视障阅览室1个;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计划”690户、每年开展“特奥日”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文体内容。 残疾人教育权益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稳步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6%。保障残疾学生中、高等教育,落实资金80.6万元,对195名贫困残疾家庭大学生和残疾大学生进行入学和生活救助;开展青壮年扫盲80人。

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

残疾人就业途径有效拓展。形成由人力资源、残联、学校构建的就业促进体系,启动电商培植、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创业扶持、加力部门支持等,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保障,每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500人次,新增稳定就业250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残疾人就业率70%。残疾人合法权益有力维护。建立并依托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残疾人法律咨询和援助达到应援尽援。做活12385信访平台,认真处理残疾人信访诉求,及时稳妥化解信访矛盾,全区残疾人稳定工作多次获全市残联系统先进。

残疾人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强化群团改革,完成全区残联系统换届,区残联增加了专职领导职数1名,挂职副理事长2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乡镇街道派遣42名助残专干、村(社区)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完成“建家做友”阵地建设,打造了集康复室、阅览室、活动室为一体的小型活动中心4个。精准完成动态更新,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数据。残疾人慈善事业有力推进。充分发挥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黔江区办事处作用,慈善募集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开展白内障手术、助老扶残等活动。(记者 徐朝政)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