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039C/2021-00309
  • 发文字号 黔江府发〔2021〕67号
  • 主题分类 水利、水务
  • 体裁分类 规划
  • 成文日期 2021-12-15
  • 发布日期 2021-12-25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黔江府发〔2021〕67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2021年12月

前 言

水安全是水旱灾害总体可控,城乡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基本健康,水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涉水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其他重要涉水事务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支持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被提升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高度,为黔江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黔江区在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遵循中央新时代治水方针,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全区“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发展战略,坚持改善民生,助推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加快农田水利保障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水环境生态能力建设,初步构建“黔江全面小康社会和渝东南中心城市”水利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全区水利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开发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建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流,确保“十四五”水利发展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评估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系统分析水安全保障面临新形势,在确立全区水利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分析测算了水安全保障“十四五”主要目标指标,研究了今后五年水安全保障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程措施、管理手段等。并立足于将黔江区建设成为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角度出发,依托黔江区水利自然禀赋条件,理清并补齐当前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建立全面的水利行业监管体系,强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完成了《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第一章“十三五”发展成就与经验

第一节 概 况

黔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是国市定位的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和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地跨东经108°28′至108°56′、北纬29°04′至29°52′之间,东北、西北与湖北咸丰县、利川市相邻,南及酉阳,西抵彭水,东西宽45km,南北长90km,辖区面积为2402km2,辖30个乡镇街道,全区常住人口48.73万人。

图1-1 黔江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2 黔江区行政区划图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区水利建设以骨干水源、城乡供水、防洪保安、农田灌溉、水生态文明、水利信息化等建设为重点,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860万m3,新增和恢复灌面9.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水利化程度达到47.5%,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万m3/日,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95.6%(原统计口径),全区城镇及重要保护对象防洪达标,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km2。

一、重点水源建设持续推进

建成太极水库和老窖溪水库2座中型水库,罗家堡水库工程基本完成枢纽工程、引水工程建设;瓦窑堡水库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李家坪水库、白沙塘水库、长莲池水库全面完工;陈家寨水库和甘溪水库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茶园水库、黄桥水库、高坪水库、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山坪塘及其他小型蓄引提水工程2565处;开展了城小连通工程(嘉禾-城北段)项目前期工作。

二、城乡供水安全不断加强

正阳水厂城区供水规模达到8万m3/d,供水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建成城市供水远程调度及监控SCADA系统,安装管网测控终端15个,加压泵站测控站6个,水厂测控站2个等;水质检测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城周高地供水拓展推进成效显著。

累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553处,工程覆盖率达100%,全面解决了全区42.9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95.6%(原统计口径)。

三、水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

实施阿蓬江重庆黔江区城区和重点乡镇防洪治理工程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涉及9个,其中流域面积3000km2以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个,流域面积200~3000km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7个。共计治理河道总长35km,新建堤防40km。

实施水毁修复等项目,修复水毁河堤共计3.77km;实施自动雨量监测站点通信供电改造8个,自动监测站网1个,图像监测站11个,视频监测站4个;更新无线预警广播14个,简易雨量报警器34个,简易水位(报警)站10个,新配置简易雨量报警器44个,手摇报警器44套,宣传栏44块;升级完善区级监测预警平台1个,触控一体机6套,软件6项;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黔江区“十三五”防洪减灾建设项目表

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中小河流治理

阿蓬江重庆黔江区城区和重点乡镇防洪治理工程等9个工程

共计治理河道总长35km,新建堤防40km

水毁修复

金溪镇岔河村水毁河堤修复工程等

共计修复水毁河堤3.77km

自动化监测系统

自动雨量监测站点通信供电改造、自动监测站网等建设

自动雨量监测站点通信供电改造8个、自动监测站网1个,图像监测站11个,视频监测站4个;更新无线预警广播14个,简易雨量报警器34个,简易水位(报警)站10个,新配置简易雨量报警器44个,手摇报警器44套

山洪灾害防治

山洪灾害调查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山洪沟治理

黔江区白石乡凤山村山洪沟治理、

整治河段740m

水文监测

水文站、水位站建设

建设5座水文监测站、5座水位监测站

四、水利扶贫成果显著

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1.3万亩;投用老窖溪水库和太极水库,积极推进瓦窑堡、罗家堡、李家坪、白沙塘、长莲池5座水库建设,除险加固213口山坪塘整治及5座小型水库,全区蓄引提水能力达到1.4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7.5%。

建设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段溪河中塘乡胜利村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等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累计投资2.27亿元,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0.31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投资2.91亿元,巩固提升受益人口42.88万人;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累计投资0.5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km2;投入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资金为9159万元,其他资金202.90万元;累计投入0.24亿元开展渔滩电站增效扩容等其他水利项目。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五、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围绕全区“城市靓区”、“旅游大区”战略,实施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助推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建设水生态文明示范强区。

黔江区“十三五”水生态建设成就统计表

项目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非工程建设(工程量)

前期工作

水资源保护工程

/

完成水源地名录统计工作、累计9个水功能区完成确界立碑、一级水源保护区均实现视频监控管理

黔江区阿蓬江镇、白土乡、新华乡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

水生态修复工程

饮用水源地

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生态景观

生态水体

洞塘水库、石桥水库、大水井、城北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修复工程

阿蓬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峡谷公园梯级水坝工程

马鞍田水库和天生桥水库生态水体工程

水土保持项目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43km2

征收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美乡村

完成重庆市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前期工作



六、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成就

原有农村小水电15座,在“十三五”期间直接退出清理了3座,剩余12座中有引水式电站3座(双泉、黎水和金洞电站)。

七、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实施项目47个,累计总投资9361.90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资金为9159万元,其他资金202.90万元。“十三五”期间共有受益人数39818人,其中受益移民人数7650人。

移民增收类项目的实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逐步齐全,大大改善了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群众生产条件,保证了移民增收致富能力不断提升。移民美丽家园类项目的实施,极大改观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道路交通出行难等突出问题,改善了移民群众文化活动条件,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环境得到美化,明显提高了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移民群众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黔江区美丽家园建设初见成效。

八、水资源节约水平不断提高

(一)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预算内水保重点治理项目、坡耕地治理工程等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等项目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km2,累计投资20500万元。黔江区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完毕,项目完成投资5000.00万元。黔江区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毕,项目完成投资11200.00万元。

(二)农业、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节水工作

升级改造2处水厂及城镇居民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共计投资金额31788.00万元。“十三五”期间,工业用水均在“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范围以内,在工业节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九、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发展

(一)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覆盖全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出台黔江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将水资源保护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经济实绩考核。

开展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抽样调查工作,主要涉及的建筑、交通、环卫、商场、宾馆、医院、学校、居民生活等行业32个样本,56个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完善了水污染防治机制,审批发布《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通告》,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全区84个取水工程的核查登记工作。

(二)推进城市阶梯水价改革

发布《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城区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运营服务费标准的批复》。

(三)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成立黔江区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水利改革工作。出台《黔江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黔江区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办法》,持续推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所有权调查,目前正在开展产权证书颁发工作。

(四)建立落实了河道管理“河长制”

制定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在全区境内河库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河库管理全覆盖。全面建立了区、乡镇(街道)三级河长体系。

出台《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会议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验收办法》《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制巡查制度》《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等8个制度。

河库分级名录调查工作已完成,安装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各处河长公示牌,明示河长职责、河库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

完成21条区级及以上河流(19条区级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全面完成50km2以上河流河道划界及备案工作。

(五)继续推进乡镇水厂“三化合一”管理模式

濯水镇、石会镇、沙坝乡、新华乡等乡镇实施,有近5万人受益,当地政府和受益群众反映良好。市水利局领导和专家多次到试点水厂检查指导,对试点情况表示满意。市人大在调研黔江水利工作时也对这一套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重建轻管”问题得以根本改观。实施“三化合一”机制后,由于有润民公司、中介物管企业的规范、专业管理,工程始终“有人管,能供水,能收费,见长效”,实现了建管并重。二是供水保证率及供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按照乡镇供水的水质标准,通过添置常规检测设备,实施加药加氯等制水流程,使出厂水达到了乡镇供水的水质标准,改变了以前“吃原水”的现状。三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由于供水保证率提高,水质有效改善,管理更加规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十、 涉水事务管理不断完善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在1.26亿m3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不低于3%,全区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落实金融支持水利建设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落实建设资金1.04亿元。

(一)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费征收日常监督管理。新增办理取水户3家,对41家到期取水户延续取水许可办理,对1家取水户变更取水许可办理。对全区109家取用水单位档案资料进行了完善。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

(二)进一步落实农村饮水运行管理机制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工作,出台《黔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黔江区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工作实施方案》。

(三)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

全面完成30个乡镇街道水利林业管理站标准化建设。

十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

重视水利人才培养,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积极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黔江区水利行业获评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5人,获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6人。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黔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建成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新一轮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代表着黔江区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已成为新时代水利工作的使命,同样是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和水利行业全面提标的新业态。

以创新的发展理念理清水利发展的思路,按照“干5年、看10年,谋划30年”的战略眼光,科学谋划、健全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准确把握水利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有利于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速推进黔江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经济面临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黔江区水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党中央做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黔江区水利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化落实,黔江区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从外部循环的发展格局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黔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总方针。黔江区紧扣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完善川渝东南向大通道并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结合武陵山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以“一中心一枢纽三区三地”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从内部循环的建设目标看,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国家、重庆市对于黔江区的发展定位,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按照“新城做加法、老城做减法”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南北拓、东西连、中部优”,形成“一带(城市大峡谷发展带)两槽(正阳山东西侧槽谷)三核(老城、正阳、舟白)六片区(老城、正阳、舟白、青杠、冯家、蓬东)”的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集聚功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渝东南重要经济中心。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成长空间。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新时期各项水利工作中,必须准确研判水利发展新形势,找准着力点。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水污染治理、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水安全保障必须把准新形势,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定位水利、谋划水利、推进水利,统筹解决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发等问题。二是社会需求变化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由过去的“盼温饱”已经走向“盼环保”,既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重视人居环境、高质量生活的改善;由过去防洪保全体系的“求生存”已经走向河湖健康的“求生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由过去脱贫攻坚任务中要求的有水喝、有水用,已经上升到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把握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个关键,正确认识治水主要矛盾变化,更好地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多地关注老百姓生产、生活、生态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系列明确要求。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完善涉水法律法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提高水利管理能力。随着国家行政机构职能改革,新时期对水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5G通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水利中得到广泛应用,已进入“智慧水利”的时代,黔江区应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改革举措、市场机制、科技手段来解决工作中的各类难题,全面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顺应人民群众对于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中央战略决策。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区域,区内属于山地丘陵,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决定了全区治水难度大,治水要求高,对标新时代新要求,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工作仍然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一、防洪保安体系仍存有薄弱环节,水灾害防治能力仍有待提高

全区洪涝灾害频繁,受阿蓬江和区内其他中小河流洪水的共同影响,加之部分区域地势平缓、已成建筑物拆迁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全区整体防洪能力不足。城市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不完善,全区仍有一处市级防洪薄弱点冯家街道,以及水田乡水田村上河、石家镇三叉河敬老院、马喇镇、中塘镇胜利村、鹅池镇、石家渗坝村等6处区级防洪薄弱点。大多数防洪薄弱点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居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全区防洪保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非工程体系方面,全区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灵敏度仍待加强,水文监测站点对河流的覆盖程度还不高,墒情监测水平亟待提升,中小水库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备,局地突发强降雨的预测预报整体水平不高,水文、气象、国土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还需进一步整合共享。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保证水位和警戒水位未全面划定,部分重要中小河流调度体系及乡镇洪水防御方案需进一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财富集聚加快,同等量级洪水造成的洪灾损失将越来越大,对防洪保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障防洪安全任务依然艰巨。

二、供水保障体系亟待升级,对标“一改三提”行动仍需较大投入

黔江区已建骨干水源工程空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调控能力低。全区已建成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6座,石家、鹅池、黄溪、白石、水市等片区缺乏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辐射范围有限、品质不高。已建供水工程运行时间较长,设计标准及供水工艺等均已更新,随着生态环境要求的逐步提升以及人民群众对于高标准水质的需求,常规处理工艺难以为继。目前各乡镇均按行政区划供水,尚未纳入集中供水体系。水资源统一调配条件单一、网络化程度低,调配能力弱。

农村供水方面,黔江区通过“城市自来水下乡,集镇自来水下村,变频加压上山”等方式实现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但大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用溪沟、山泉水作为水源,水源水量保障性差。同时目前已建集中供水工程缺乏净化消毒设施,对标市水利局提出的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仍未达到持续保障的要求。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势严峻,河湖健康发展行艰路险

(一)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有待加强。黔江区河道岸线规划未能完全落地,防洪、供水、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利用功能缺乏统筹协调,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发展要素有待与其他国土要素间进行有效的协调,河湖水域岸线功能分区管控有待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整治工作还需持续加强。

(二)河流健康情况与“幸福河”目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全区水利工程生态流量泄放机制尚未全面形成,为扩大水域面积、增添水景观和峡谷公园生态景观,黔江河干流枯期生态基流不足,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缺少有效的手段。农村河道数量众多,但淤积堵塞现象较为普遍且“人水争地”现象严重,部分河段水体流动性差,河道污染严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河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沿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三)水土流失仍待治理,预防监管仍需加强。黔江区山洪沟点多分散,治理难度大,水土流失治理需求较为迫切,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治理与保护有待加强。据《2019年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资料显示,黔江区水土流失面积825.4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4.54%,其中轻度侵蚀767.7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3.01%;中度侵蚀27.4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3%;强烈侵蚀16.4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00%;极强烈侵蚀12.0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6%;剧烈侵蚀1.6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20%。目前水土保持治理要求日趋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强化。

(四)智慧水利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感知能力有待提升。目前监测感知覆盖范围和要素内容不全面,监测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用水计量、工程安全、河道管理等方面自动监测能力薄弱。水利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有效整合不足,信息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应用覆盖面和智能化水平不高,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深,面向全局的水利大数据应用不够,已建的应用系统主要限于水利信息的集成,基本未涉及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及决策的自动应答全过程响应。

(五)水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水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全区水资源高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形成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强大合力。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等对于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不足。虽然国家和市级加大了对黔江水利投入的支持力度,但是与黔江自身水利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级财政财力不足,投入极为有限,各乡镇自筹能力差,自筹资金严重不足。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单一,融资渠道不广,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程度低。部分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仍是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管理和维修经费不落实、管护工程配套不完善、管理手段较落后等问题仍待解决。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水利监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部分责权和程序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水利监管层级间、区域间业务协同不够,监督力度整体薄弱。水政执法队伍不稳定,现代化执法监管等设备应用不足,执法能力有待提升,部分行政事业岗位、业务板块人员聘用、薪酬体系尚未理顺,制约了有关专业实务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 水利改革发展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紧扣治水主要矛盾变化,认真实施“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坚持“绿水青山水旱从人,文明现代和谐水利”的战略思维,争取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本地区水利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力保障水安全、大力抓好水民生、着力改善水生态、积极弘扬水文化,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强化水利改革创新,把各类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为黔江区高质量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抓住机遇,合理积极谋划项目,掀起全区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更好发挥水利建设对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需要抓好顶层设计,抓实资金保障,抓快前期工作,抓强工程质量、提高补短板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工程体系修建工程,建设和解决四大水问题相配套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质量优良、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江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二、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

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 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形成节水型生产 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坚持人水和谐、均衡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约束和规范各类水事行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人口 经济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相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系统解决水问题,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五、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

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建立健全水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

六、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统筹利用价格、税费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依法治水管水护水,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深化水利智慧化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的水治理制度体系。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防洪保安、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水利建设四大体系,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以“节水优先、优化配置”为目标,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能力、以“设施完备、调度科学”为目标,提升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以“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为目标,提升水资源保护能力,改善河湖健康状况、以“制度健全、运行高效”为目标,基本建成涉水事务监管体制。根据黔江区“四大体系”的建设进程,到2035年黔江区水安全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目标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智慧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建设起到强力的支撑作用。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1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实现人民群众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洪旱无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到2025年全区水利发展总目标与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与本地区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防洪保安、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水利建设四大体系具体目标为:

一、防洪保安体系建设目标

大江大河及重要江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城市和重点涝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防汛抗旱能力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全面提升至50年一遇,重要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水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全社会节水护水惜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均下降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0。全区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保障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明显改善,新增蓄引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1.5亿m3,规模化供水覆盖程度明显提高。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目标

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1km2以上湖泊管理范围基本划定,江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km2,全区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到73%以上,较2020年现状提高5.1个百分点。

四、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及涉水事务监管目标

水文水资源、河湖生态、水土流失、水灾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水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黔江区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监测全面覆盖,水情监测报讯设备覆盖所有大型、中型水库;雨量站、水文站、防洪重点区段、水利基础设施全面在线监测。河长制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各级河长、河长办工作人员、成员单位责任人以及社会公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得到全面监管。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水利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

黔江区“十四五”规划水利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20年现状

2025年规划指标

指标属性

1

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

%

[76]

[80]

预期性

2

用水总量控制

亿m3

[<1.3]

[<1.35]

约束性

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m3/万元

[44]

[37.4]

约束性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m3/万元

[20]

[<15.0]

约束性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38]

[0.550]

预期性

6

新增水库总库容

亿m3

/

0.67

预期性

7

新增蓄引提供水能力

亿m3

/

1.5

预期性

8

耕地灌溉面积

万亩

[20.76]

[≧20.76]

预期性

9

水土保持率

%

[65]

[>73]

预期性

10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

[>90]

预期性

11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

%

/

[>90]

预期性

1.上表中[ ]内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值。

2.水土保持率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

3.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纳入生态流量保障重要河湖名录的河流和湖库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实现比例。

4.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指集中供水工程实收水费占应收水费的比例。


第四节 总体布局

根据黔江区实际情况,遵循全市水利发展提出的“一核、两网、百库、千川”的总体布局,构建“一核、三带、四体系、多节点”的黔江区水利发展总体格局,服从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部署,主动融入渝南水资源配置等区域性工程的发展规划,为黔江区“十四五”期间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的目标夯实基础。“一核”,即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发展以建设渔滩水库为核心,在城市峡库区内打造长3.5km,最大宽210m的城市生态景观水体,助推打造“世界罕见、国内唯一”的“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水体水环境,凸显集“峡、江、山、水、城”于一体,同时有效提升中心城区、阿蓬江“一江四岸”景区的防洪标准,为黔江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三带”,即以阿蓬江流域带、郁江流域带、诸佛江流域带三带为重点,通过重保护、强修复推动黔江区幸福河湖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坚持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互融互促,形成以三条流域带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廊道,持续保障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健康。“四体系、多节点”,即以防洪保安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智慧水利体系四大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开展水源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河长制建设、智慧水利系统建设等,同时对接渝南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推进乡镇骨干水源建设以及大中型水库前期论证和建设,最终实现大中型水源工程为主、小型水源工程为辅,因地制宜、覆盖全面的多节点水资源保障体系。

第五节 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及配套工程建设,并与渝南水资源配置相衔接,提升江河湖库互联互通水平,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二、通过工程措施和布局优化,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城市和重点城镇应急备用和多水源供给能力依托现有水厂管网、改造老旧水厂和供水管网、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工程等方式,全面优化城乡供水格局。

三、开展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实施一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及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完善流域超标洪水防御方案和重要江河洪水风险图编制,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

四、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结合黔江水量分配方案、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等,加大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灌溉等领域的节水力度,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性转变。

五、实施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推动河库水系连通,开展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改善河湖水体水质,恢复河库生态系统及功能。

六、构建黔江智慧水利项目,涵盖实时监测、运行分析、日常操作规程、巡检养护、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绩效考核等业务的示范平台建设,显著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七、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探索水权水价市场改革,提升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四章 消隐患防洪水,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安全

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按照“消隐患,强弱项”的思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提升洪灾防御能力,确保阿蓬江、郁江、诸佛江和已建水库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安全度汛,着力解决我区工业园区建成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人口集聚重点区的防洪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新建或改造防洪护岸工程、河道清淤疏浚、生态护坡等措施,确保河道行洪畅通。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加强易灾地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大山洪治理投入力度,综合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扎实做好水库大坝(水闸)病险问题鉴定及复核工作,分类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

第一节 消除防洪工程安全隐患,强化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根据黔江区河流流域洪水特点以及各乡镇及工业园区对于防洪能力的要求,防洪能力提升以堤防护岸、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防为主,开展江河堤防、水库、电站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实施病险水库整治、电站、水闸工程除险加固等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一、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

以保护人口集中的城镇、企业、乡村密集区为重点,通过建设防洪护岸、堤防以及清障清淤等措施,使防洪问题突出的河段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解决防洪安全保障问题。

“十四五”期间规划对阿蓬江濯水镇段、冯家街道段、舟白街道段3处干流河段以及太极河、袁溪河、石会河、黔江河、中井河等5条中小河流开展综合治理工程,涉及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冯家街道、舟白街道、濯水镇、太极乡、金溪镇、白土乡等16个乡镇,共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40km,保护土地10899亩。

二、开展城区防洪排涝提升工程

黔江区中心城区依山而建,山洪灾害突出,人水争地矛盾突出,防洪排涝问题十分紧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黔江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和经济要素都将更加富集,结合城市防洪能力全线提标的趋势,黔江区拟开展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规划投资5000万元,通过拆除重建堤防1.0km、加固堤防长度4.0km,完成黔江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三、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在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建成以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结合无线预警广播升级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非工程措施与山洪沟治理等工程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立健全的山洪灾害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规划投资2500万元。

四、推进防洪水库前期工作,持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结合水源工程建设,推进防洪水库渔滩水库的前期工作。通过水库调蓄洪水作用,将中心城区冯家街道、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带沿线濯水景区、爱莉丝庄园、规划官村家国田园等4A、5A级景区带的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对黔江区存在病险隐患的各类型水库开展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规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黔江区区内中型水库、小型水库、水文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应急水毁专项工程储备资金及防洪工程5年提升计划专项储备资金。

第二节 提升预报应急能力,加强防洪排涝非工程建设

结合智慧水利工程建设,运用前沿科学技术,积极提升全区洪水预报预警能力、防洪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防洪保安体系建设提供非工程措施保障。

一、提升洪水预报预警能力

结合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整合水文监测预报技术,依托市级技术支撑,构建覆盖防洪工程的运行监控网络体系,实时获取监测数据,整合相关专业的BIM模型,创建数字模型,完成数字化模拟。全面提高洪水预报预警的精度及速度。

二、提高防洪应急能力

继续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完善防洪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各类水库、堤防等工程汛期巡查防守责任。加强水库联合调度能力,提高防洪调度空间。加强洪水风险图成果应用,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装备武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精准部署、协调联动,提升专业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人力成本。开展各乡镇洪水风险区划和洪水灾害防治区划工作;加强和完善各乡镇山洪灾害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细化制定防御超标洪水和特大洪水年度预案,加强防洪预案演练,增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全民防灾意识,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教育,鼓励公众有序参与抗洪抢险,提升公众防洪应急能力,强化社会抗洪应急合力。

三、提升洪水管理水平

严格行洪空间管控,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与洪水防御预留空间。持续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类非法侵占河湖、影响行洪的行为。依法划定河湖水域空间,统一纳入国土空间管理,严格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严格建设项目准入,避免新增影响防洪的重大安全风险。

专栏1 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任务

——全面开展8项重点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阿蓬江濯水镇段、冯家街道段、舟白街道段以及太极河、袁溪河、石会河、黔江河、中井河5条重点河流。

——推进防洪水库渔滩水库的前期工作,对黔江区存在病险隐患的各类型水库开展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中型水库、小型水库、水文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完成黔江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拆除重建堤防1km、加固堤防长度4km。

——编制各乡镇洪水风险图,实现洪水威胁区全覆盖。建立洪水风险图更新机制。以城区、重点区为重点,完成超防洪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的防

御预案,持续整治河湖“四乱”;依法划定河湖水域空间;规范蓄洪水库、行洪河道经济社会活动。

——完善无线预警广播升级、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结合山洪沟治理等工程健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

第五章 抓节水保供水,保障供水安全

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对接渝南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推进乡镇骨干水源建设以及大中型水库前期论证和建设,最终实现大中型水源工程为主、小型水源工程为辅,因地制宜、覆盖全面的多节点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解决黔江区工程性缺水短板问题。从“底线思维”出发,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强化短板意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做到不留短板,行稳致远。坚持节水优先,在充分利用已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在具备建设条件且生态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的地区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补齐补足供水水源短板,实现城市供水和工业发展用水多水源保障。实现乡镇均有骨干水源工程,切实提升城乡水资源保障能力。

第一节 加强重点领域节水,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实行区域流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健全市、区县两级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先进用水定额体系。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

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预计2021年底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验收。加大农业节水、工业、生活和服务业节水力度,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实现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农业节水。以黔江区骨干水源工程如罗家堡水库、太极水库、瓦窑堡水库的续建工程及茶园水库、陈家寨水库、甘溪水库、高坪水库、黄桥水库、早化水库及关里水库等中小型水源工程配套灌溉渠系建设为主,加大骨干渠系配套改造力度,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快实施节水减排工程,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实现灌溉“旱能灌、涝能排”和“少灌水、高利用、低排放”,提升节水灌溉水平,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布局相协调。

工业节水。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和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工业节水水平。对工业园区内企业实施节水改造,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不低于4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大于15%。

城镇生活节水。通过强化生活与服务业用水管理,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推广节水设施和器具,提高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对区级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进行节水改造,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新建小区及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普及率100%,服务业节水水平全面上升,区级机关和区级公共机构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

第二节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黔江区“十四五”期间规划开展渔滩水库、嘉禾水库前期工作;续建罗家堡水库、太极水库、瓦窑堡水库等3座中小型水源工程,尽快发挥水源工程效益;开工建设茶园水库、陈家寨水库、甘溪水库、高坪水库、黄桥水库、早化水库及关里水库等7座水库小型水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重庆市农村供水“一改三提”实施方案对于灌溉和供水提标改造的需求,补齐黔江区部分区域工程缺水短板。同时根据实际建设条件和当地需求,储备一批建设条件好、功能性强、效益明显的优质水源项目。

在生态较为脆弱地区,通过控制性的建设当地蓄引提水工程,形成以塘库为主,蓄引提互济的供水格局。黔江区“十四五”期间规划续建改造深溪河引水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年引提调水量1080万m3;规划实施杨家坳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水田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水市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3处应急引提水工程,涉及新华乡、太极乡、石家镇、水田乡、水市乡等5个乡镇,预计年引提调水量221万m3,规划总投资7860万元。

第三节 加快现代水网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

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方向和“水源保障、设施配套、供水入户、管护长效”的建设模式,打破城乡和镇村行政区划界限,在现有供水网络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提高城乡居民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为目标,通过依托现有水厂管网、改造老旧水厂和供水管网、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工程等方式,全面优化城乡供水格局。

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农村民生改善,按照市水利局提出的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的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建设黔江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1000-3000t的标准化水厂5座,新建山坪塘、提水泵站、引水管道等水源工程13处、巩固提升规模化及乡镇供水工程24座,实施三元宫水厂、正阳水厂、白家湾水厂及舟白水厂等城区水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自动监控系统1处。日新增供水能力1万方,新增日引水能力5万方。规划总投资34072.8万元。

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主要以管网延伸改造为主,包括濯水水厂、太极水厂和新华水厂。其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取水工程1处,新建输配水管网长度344km,新建水质化验室3处,新建自动化监控系统3处。

黔江区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主要以新建和改造为主,其中新建乡镇水厂5处,乡镇水厂改造20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管网更新改造35处,共计60处供水工程,其主要建设内容是:

一、5个新建水厂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水厂5处(黑溪水厂、鹅池水厂、金洞水厂、黄溪水厂、石郎水厂),新建取水工程4处,输配水管网长度420km;

二、20个乡镇水厂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取水工程6处,新建输配水管网长度1028km;

三、35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改造的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输配水管网长度1283km。

专栏2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任务

——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验收,加强重点领域节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不低于60%;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不低于4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大于15%;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新建小区及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普及率100%,全部区级机关和区级公共机构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

——开展渔滩水库前期工作,预计总投资60亿元,坝高55m,正常蓄水位447.5m,总库容11157万m3,装机110MW(比原渔滩电站、舟白电站发电总量新增58MW),年发电量2.12亿KW.h。“十四五”期间主要开展前期工作,预期投资5000万元;开展嘉禾水库前期论证工作,嘉禾水库总库容1470万m3,“十四五”期间预期投资1000万元;开展水市水库、沙坝水库、新民水库及白石水库等小型水库前期工作。

——续建罗家堡水库工程、太极水库工程尾工、瓦窑堡水库工程,尽快发挥水源工程效益。

——开工建设茶园水库工程以及陈家寨水库、甘溪水库、高坪水库、黄桥水库、早化水库以及关里水库等7座中小型水库工程,新增总库容1839.1万m3。

——完成深溪河引水工程续建改造,年引提调水量1080万m3。实施杨家坳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水田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水市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等3处引提水工程,年引提调水量221万m3。

——按照“一改三提”行动要求,重点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黔江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3项以及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0项。全区合计新建、改建管网配套3155km,受益人口36.8万人。

第六章 重保护强修复,建设幸福河湖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加快实施一批水生态修复工程,保障生态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建设幸福河湖。

第一节 实施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治理

通过跨区域提调水或连通工程,布置水资源配置工程,促进水系互联互通、水资源互调互济。试点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修复农村河道空间形态及其水域岸线,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逐步恢复河湖生态健康。加强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本着“确有需要”的原则,坚持恢复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相结合,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的河库水系连通体系,保护恢复河库生态系统及功能。

在正阳、舟白新城片区建设9座生态水体,新增水域面积835亩。在舟白组团建设杨家坝公园、龙洞垭和民族公园3个水体;在正阳组团内建设滨河公园、听松岭、天生湖、湿地公园、小湾、鲤鱼池公园6个水体。形成多点独立、两线一网的格局。即:舟白片区和正阳工业园区水体相对比较独立,形成多点独立分布;马鞍田—听松岭—天生湖—小湾一线和湿地公园—鲤鱼池一线;两线之间的水体通过天然河道、堰渠等连通成网汇流到下游的阿蓬江。规划投资7.76亿元。“十四五”期间优先建设滨河公园及听松岭水体,预期投资6793万元。

实施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该项目分为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和生态文化产业两部分组成,其中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包含六个子项目,分别为:①生态岸线与湿地工程、②生态隔离带工程、③内源治理工程、④生态防护林工程、⑤智慧水务建设、⑥水质提升工程;生态文化产业包含五个子项目,分别为:①土家部落、②巴人遗城、③石城古县、④水岸苗寨、⑤水乡人家。项目建设以水生态环境、湿地生态环境改善修复、水域岸线治理、水土保持防护、滨江环境综合整治为主,兼顾生态休闲旅游开发等综合任务,使生态与产业互融、互促。规划总投资20亿元,“十四五”期间预期投入2.80亿元。

第二节 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防治,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因地制宜突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以村庄为节点,以乡镇为单元,采取清淤疏浚、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陆域控污、水系连通等措施,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协调配合发改、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km2。规划投资5000万元。

第三节 加强水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结合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作。分期实施黔江区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即先实施黔江河三级(初选坝址位于黔江大桥下游60m处)、五级(为拦河堰,初选坝址位于西沙桥上游260m处)、六级(初选坝址位于黔江区实验小学处)以及城北河一级(初选坝址位于盛黔桥上游约40m处),共三级闸坝一级拦河堰,估算投资3800万元。为防止闸坝淤积,拟分别在城北河、黔江河上游各设置3座拦砂坎,同时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

第四节 实施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建设

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共有2个,涉及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马喇河流域。通过水系连通、水系综合治理、水美乡村建设和其他整合措施,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条件,提升河流水质,修复河流生态,挖掘水文化底蕴,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发展产业,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十四五”期间拟实施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项目建设,并开展马喇河流域项目前期工作。

专栏3 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任务

——全面开展黔江区新城生态水体项目。“十四五”期间优先建设2座生态水体,新增水域面积125亩。

——开展黔江区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包含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6项、生态文化产业工程5项。

——分期实施黔江区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优先建设黔江河三级、五级、六级及城北河一级共3级闸坝1级拦河堰,并分别在城北河、黔江河上游各设置3座拦沙坎。

——实施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建设,完成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试点项目建设,开展马喇河流域试点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第七章 强感知促应用,搭建智慧水利

根据建设网路强国、数字中国、智慧水利的战略部署,对标“安全、实用”的水利网络信息化发展要求,按照“强感知、增智慧、促应用”的思路,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等能力和水平。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及各类水利数据资源,进一步完善水利数据资源目录,强化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深化业务流程优化和工作模式创新,建立统一的水利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力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灾情、水量水质、水土保持等水利信息监测采集设施建设,实现水利工程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形成多元化智能采集体系,构建一体化水利感知体系。

规划投资500万元,构建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涵盖水利工程实时安全监测、运行分析、日常操作规程、巡检养护、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绩效考核等业务的示范平台建设。整合相关专业的BIM模型,创建数字孪生模型,完成数字化模拟。用该模型来协调工作跟踪变更等。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管网、水生态修复、河道整治、泵闸枢纽工程等几个方面,通过BIM软件工程、监测网络、GIS系统和水力学模型来搭建智慧水利。

专栏4 智慧水利体系建设任务

——构建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涵盖水利工程实时安全监测、运行分析、日常操作规程、巡检养护、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绩效考核等业务的示范平台建设。集成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对接黔江区大数据中心,形成共同参与问题处理的信息共享平台。

第八章 严管理、重能力,提升公众服务水平

围绕江河湖库、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等重点领域,按照“严管理、重能力、强服务”的思路,以“三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核心,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为手段,针对涉水事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强化重点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全面提升水利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制度、制度管水。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要牢牢把握当前治水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紧盯水库、河湖、水资源、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风险点,集中力量,重拳出击,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集中督查、暗访等,查处整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帮助和督促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压缩各类问题产生和存在的空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实践创新,实现依法依规对涉水领域全方位、常态化提升管理水平,形成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制度治水、制度管水局面。

第一节 强化河湖监管,改善河湖风貌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河湖是水资源的载体,是行蓄洪水的通道,也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全区要把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放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河湖监管工作。

一、建立规划约束机制

强化河湖空间用途管制。要按照全市岸线规划编制要求,组织开展全区开展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与其他重要河流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全面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岸线功能分区和用途管制,以河长制为抓手,严禁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河道岸线资源,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和河道采砂监管,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建立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负面清单,通过编制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加强与规资、交通等有关部门协作,进一步明确河湖水源岸线空间管控要求。

二、创新河湖管护机制

积极推进水域岸线占用补偿。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研究建立水域岸线占用补偿制度,实行等效替代,消除涉河项目和活动对水域岸线功能的不利影响,防止围垦、侵占水域岸线。同时,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推进河湖管护专业化、市场化、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在全区建立河湖管护考核机制,对水利主管部门和乡镇管理人员进行分级考核,形成河湖管护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对河湖管理混乱、问题突出以及执法严重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三、强化水政执法和采砂管理

进一步通过落实《重庆市水利局重大水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办法》等5个配套制度以及《重庆市水利系统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及制作指引》等7项行业指引应用,提高执法文件制作、法制审核、执法信息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执法效率和效能。另一方面,区水利局有关科室要抓紧完善河道采砂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对重点河段、重要时段、敏感水域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密度,对非法采砂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另外,还要积极探索区级政府部门间的联合长效管理机制,深化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的合作,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有效监管合力同时,要始终保持对侵占河道,破坏水利工程设施,造成水土流失,违规取水,非法采砂等违规水事行为的高压态势。为维所全区良好水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四、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河湖管理保护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加强水执法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执法技能,加大高学历专业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购置执法装备,提升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全区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化水平,强化河道管理基础工作,建立河湖划界成果数据信息库。充分利用智慧水利平台,通过视频监控手段,加强对社会违法行为、非法采砂的实施动态监控。同时,还要加强镇街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促使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确保管理人员要敢抓敢管,敢于问责追究。

五、深化河长制工作

宣传贯彻《重庆市河长制条例》,修订完善配套制度,坚决落实河长制党政领导负责制,健全完善河长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河长制工作机制。压实河长责任,加强督查考核,推动各级河长巡河常态化,履职规范化,督促河长巡河查河治河。在“十三五”期间工作成果基础上,强化河长制工作的力度、维度和广度。积极响应第3号市级总河长令,全面提升“三率”水平。编制完成“一河一策”(2021-2025年)方案,有力有序推动实施,并同步建设黔江区“智慧河长”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河一档”,推动河长制工作与信息化的深入融合。推动水质监测工作与河长制工作的联系机制,按照河长办及黔江区跨界断面和饮用水源水库监测方案要求,做好河流和水库水质监测工作。实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全区主要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实现上下游、左右岸污染联治、岸线统一管理。

第二节 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利用

以“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为目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抓手,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河流水量分配,完成流域面积100km2以上跨区县境重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严控取水许可审批,强化取用水总量管理,严格把关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区县的新增取水申请,健全取用水总量管控台账。强化水资源保护,抓好生态流量确定与管控;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及年度安全保障达标评估。

一、由源头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促进人水和谐

节约优先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之一,全区水资源利用要遵循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努力维护河湖健康,为落实这一要求,全区要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加快制定各级河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细化流域和区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强化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力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布局安排中,开展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的专题论证,做到从源头上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强对实施取水许可承诺并建成运行的建设项目开展取水许可后评估。

二、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推动全区用水方式转变

当前许多水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用水方式粗放的局面仍未整体扭转,用水效率仍然不高。为此,“十四五”期间,全区水资源管理工作仍然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推行系统的区域性节水制度、节水行动、节水机制,从城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发力,实现全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集约用水的根本转变,对全区农村供水环节仍然存在计量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各级集中供水管理机构,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宣传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推动镇街水厂、村级饮水工程取水计量设施、入户计量设施的安排。

三、加大水资源保护,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水污染是当前全区面临的突出水问题之一,是涉及老百姓饮水安全、居所环境优劣的现实问题。“十四五”期间,要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下一步,还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首先,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实施限批,加快建立以水域纳污能力倒逼陆域污染减排的综合治污和保护模式。其次,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和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各类养殖户。还要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对问题突出、威胁饮水安全的排污口实施综合整治。

四、确保现有梳理工程的生态流量运行监管

抓好现有水库和已建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建设,抓好重要河流断面生态流量确定与管控,建立生态流量水量监控预警和调度机制。

第三节 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升运营能力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积极引入智能化、大数据管理手段,加快规范建设管理制度;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建设质量考核,强化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周期内全过程跟踪审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信用信息管理。抓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推进水源工程安全鉴定常态化管理,全面推进水库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加强对工程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落实情况的管理。

一、抓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监管方面:一要继续深入开展以“建安”集中执法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等为主线,以突出触电、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方面的突出违法行为;职工(包括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重要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以及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使用等;年末岁尾易发的盲目赶工期、抢进度的问题;危险化学品使用、贮存安全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等方面的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检查督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倒逼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二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为水利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三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桌面演练,全面提升水利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质量监督方面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二要进一步完善质监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工作流程,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质量监督管理网络,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制约机制。三要进一步加大质量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加强对受监工程的质量监督抽检,加强第三方检测的管理,确保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四是积极汇报争取,确保质监人员尽快到位,加强新进质监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保证质量监督的技术水平。

二、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管

一要在全区水利行业加快规范建设管理制度,积极引入BIM等智能化、大数据管理手段,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智慧管理。二要严格工程建设质量考核,强化工程施工监管,建设周期内全过程跟踪审计。三要加强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和服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稽查。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监管,严格执行水利财政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三、打造生态友好型工程,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绿色化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生态友好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重点是要强化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过程的全过程监管,最大程度地避免工程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规划设计方面,要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主动对接全市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渝南水资源配置、中心城区现代水网工程)的建设,主动融入和争取在有关重大水利工程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尤其针对社会关注的重点水利工程,要坚持“三先三后”原则,深入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工程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需要,采取生态友好型工程方案、材料和施工工艺。在工程运行方面,要争取专项资金,推进全区水库打扮安全监测智能化。

四、做好已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风险管理

安排专项经费及早开展专业化治理,排除工程安全隐患。对于中型水库、小型水库、水文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加强维修养护,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同时,对各级水源工程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编制,保证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有关文件的组织、人员、经费、物资体系具备时效性、可操作性,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四节 强化水土保持管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强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充分运用高科技术手段开展监测,实现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全面掌握水土流失总量和动态消长变量,科学评估治理成效。水土保持必须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作用,把新发展理念融入水土保持各项工作之中,夯实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主要工作涉及5个方面:

一、坚持预防为主

加强对森林植被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管护和培育,重点突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地以及重要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监测。

二、全面提升监测与信息化水平

推动全区水土保持相关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发挥监测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着力推进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采用遥感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动态监测,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力争尽快建成全面支撑信息化监管的区级水土保持综合监管与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能与水平。

三、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完成水土保持工作,尽量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产生;应收尽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全面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清零”行动;全面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建设工作。

四、创新水土保持管理机制,深化水土保持改革

以贯彻水土保持法为重点,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压实政府各级部门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和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规范约束各类生产建设行为,最大限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遏制水土流失增量。建立各级管理主体(从区政府到水利局、乡镇)依法履职、(逐级)督查制度,强化对水土保持“三同时”落实工作督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因地制宜的采用水土保持委员会、联诺共争机制,建立咨询设计质量和诚信评价体系,引入退出机制确保形成公平公正的、向社会开放的有效竞争市场;加强从业人员技术与知识更新培训,以社会组织为平台,强化技术交流,提高服务水平。

五、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继续加大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水土流失防治和保护意识,使广大市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人人参与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爱护水环境。

第五节 强化水旱风险防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水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指挥系统。分级编制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防御洪水方案。分片区分年度试点编制干旱风险图。建立洪、旱、水资源、水生态预警指标和评价体系。完善水库、重要江河预警断面洪水预报及调度方案。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妥善应对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等领域及水库移民稳定风险,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

一、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制度体系

在做好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处置的同时,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配合区应急管理局健全防汛抗旱机构队伍和责任体系,完善新时期区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组织效能,设立乡镇、社区一级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完善区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夯实防汛抗旱督查体系,加大对区级应急、水利主管部门、镇街、社区(村)的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在汛前准备工作、汛期应急处置、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各项防汛抗旱专项工作实施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督促各级责任人全面履职尽责。

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文现代化水平,完善水文监测预警体系。做好已成水文站点和水文信息中心站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水文数据传输通畅。做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十个一”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严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工作标准,做好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方案拟定,确保水质监测覆盖率满足要求。

二、充分发挥有关预案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效能

编制中小河流防御洪水方案、超标洪水防御方案。建立洪旱、水资源、水生态预警指标和评价体系。完善全区水库、重要江河预警断面洪水预报和调度方案,加快建立防洪减灾物资储备新机制,加强水利防灾物资储备。定期规范、系统开展全区、各乡镇、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方案预案编制工作,重点河流、河段编制防御洪水方案,组织全区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开展联合调度方案编制,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防洪效能,促进全区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形成蓄泄兼筹的防洪体系。提高预案、方案等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预案的培训演练。

三、进一步增强基层灾害防御能力

不断完善区级以下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强化镇街专职机构经济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和保障措施,将组织机构向乡镇、社区(村)进行有效延伸。继续开展山洪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增强基层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开展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乡镇组织机构防灾减灾指挥决策现代化水平(“上传下达”能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加强城市、乡镇和连片(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区域应急备用水源的配置和管理,推进全区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有效提高抗旱应急保障能力。

四、规范抗旱社会管理

推动制定与区级防洪特点相适应的《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办法》,逐步及建立健全洪水风险图分级、分类使用管理制度,加大洪水风险图成果应用推广宣传力度,开展洪水风险图应用试点。优化中心城区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规范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从严涉河项目审批和清退管理,制止各类随意侵占河道的建设行为,加强防汛抗旱新闻宣传,健全完善重要信息发布和负面不实信息回应和应急宣传机制,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合理防灾避险。

五、强化防灾应急保障能力

加强全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深入人员队伍运行体制机制研究,保障队伍良性运行、人员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全国抗旱规划》和市级有关要求,筹备发展区级抗旱服务队,因地制宜发展乡镇级抗旱服务对,鼓励发展村级抗旱协会和农民抗旱专业户,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体系和良性运行机制,鼓励和扶持抗旱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增加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投入,优化全区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工程管理机构的储备物资布局和品种,提高储备物资料科技含量。

第六节 强化水行政事务管理,维持水事秩序

强化流域区域水资源数量、质量、变化程度的动态监测,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应对水资源变化风险的调控机制。建立重要骨干水源供水可靠度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城乡供水工程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污染事件等应急保障预案。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监测预警水平,建立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以及地下水位预警管控机制,协调周边区县共同构建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健全以区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制订高风险地区防洪抗旱应急预案,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水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第九章 抓改革、激活力 破解水利发展瓶颈

“十三五”以来,水利改革不断推进,水利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构建了有利于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提升了水利社会管理水平、加快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完善的水利制度体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保障了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和社会持续转型,水利体制机制仍存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必须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贯彻深化改革要求,走好创新路。针对水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主要制约因素,按照“破障碍、激活力”的思路,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水利改革发展瓶颈,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第一节 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保障建设运行资金需求

黔江区水利建设现阶段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区政府利用土地融资收益和地方财政性收入用于河道生态整治、水源工程建设等;同时区委、区政府根据城区生态发展规划,要求新开发区域入驻企业必须遵循规划实施开发建设,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企业周边的河道治理和水生态建设,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但随着水利事业步入新时代,单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深入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特别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对于推进水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未来水利建设行业发展之路。黔江区投融资思路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投融资原则,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在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针对今后的水利建设,黔江区仍需继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

一、积极争取中央、地方配套资金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要多措并举,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积极引导新开发区域的企业参与,依靠社会力量建设水利工程。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合理选择PPP、BOT、TOT和股权投资等全新的水利工程融资形式;合理使用外资,积极分配低息、长久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有社会资本参与的水利建设工程,政府应给予优先支持,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扶持,激发群众参与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二、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水利信贷经费规模,指引商业银行增加水利项目的信贷经费,加快经营性水利投融资进度,扩大水利专项建设基金规模和范围,提高对公益性水利施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探索利用工程供水、发电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第二节 加快水权水价市场改革,维护市场秩序

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计量设施建设,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基层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建立改革台账,实化细化改革工作方案。探索实行分类水价,逐步推行阶梯水价,因地制宜探索实行两部制水价和季节水价制度。促进节约高效用水和高质量用水。

加快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以水量分配方案为基础,确定区域取用水总量和权益,开展水利产权确权,建立健全水权登记、公示、调整等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归属关系和权责。加快培育和发展水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取水权、排污权等交易,鼓励缺水地区政府回购水权,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加强水权交易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第三节 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深化水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具有活力、环境宽松的科研体制机制,制定培养和引进水利科技人才的政策,健全科技管理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体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建设高效率的科技管理体系,完善水利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科技情报管理、科技合作管理等。以全面实施“智慧水利”为主要抓手,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现代化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在水利勘测设计、水利工程调度运行、水资源管理保护、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抗旱决策指挥等方面的深度应用,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提升防汛防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按照“自动化监测、系统化运行、精准化调度、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已建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的升级改造,充实完善防汛专业数据库,增加开发应用软件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区防汛防旱管理和决策指挥科学化能力。

水利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关键靠人才。黔江区需要切实加强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加强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专业培养和实践锻炼,促进科技人才队伍的更好更快成长。要牢固树立“科技促人才、人才带科技”意识,着力培养建设一批专业领域领军人物和技术带头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强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健全水利人才培养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和引进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的水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水利职工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开展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培养。推行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培训持证上岗。

第四节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政务服务改革

提升水利政务服务能力,主要依托深化“放管服”进行升华,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程建设运营的市场体系,推动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黔江区水利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减事项、减程序、减费用的原则,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大力推进并联审批。由“强审批”逐渐过渡到“重监管”。做好已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要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便利度。围绕政务服务全市“一网通办”,加快完成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服务、场所、监督评价5个方面标准化建设,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在市网审平台运行。

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了解审批办理流程,提高企业参与审批和监督审批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行为更严谨、更规范、更阳光。严格依法行政,合规、简明、高效地做好每一项审批服务。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取消重复性、形式化的审批手续,推行网上审批,对审批事项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围绕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力争申报材料再精简,没有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

第五节 实施“文化兴水”战略,厚植新时代水利精神

充分发挥黔江区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依托黔江区小南海地质公园、峡谷公园、濯水古镇等特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水利文化、桥文化、码头文化等,加强水利历史遗产保护与建设。大力弘扬水文化,加大水景观的营建。

一、挖掘和弘扬精神形态的水文化遗产,系统整理总结水文化的基本内涵、核心元素和表征符号,对有关水文化的传说、歌谣、诗赋、碑文等传统文化开展精神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二、做好水文化的传播工作将水文化理念带进校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水文化建设队伍中,通过出版杂志、图书、歌曲、画册、比赛等多种文化形式,全方位打造黔江区水文化项目。在重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设立陈列馆,在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其他重要的或者与市民联系紧密的水利管理单位设立陈列室或者展示室,增强行业荣誉感和职工凝聚力。加强传播载体建设、传播平台建设和内外学习交流,发挥水利工程设施、水利风景区作用,向社会公众充分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传媒资源,开展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持续宣传活动,深化社会各界人士对水的认识,营造爱水、护水、节水的社会氛围,使水文化深入人心。

第十章 规划投资估算

按规划所确定的建设任务,根据规划工程类别分别进行投资估算,对已开展前期工作且已获批的项目,直接采用其投资估算成果;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但未获批的项目,结合项目实际,按其最新投资估算成果并参考类似项目进行修正后,进行投资估算;对未开展前期工作属于策划阶段的项目,按相关行业的同类工程标准,采用指标法进行投资估算。统筹分析中央、市级、区县级的财力和投入可能性,在确保“十三五”续建项目建设投资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十四五”规划拟建重点项目筛选情况,按不同工程类别投资及其可能来源测算“十四五”时期水利投资规模。经统计本次水安全保障规划共筹划44个大小项目,总投资144.04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33.23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3%。各类型项目投资如下表所示。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汇总表

序号

类别

项目数

总投资

(亿元)

“十四五”期间投资

(亿元)

占所有投资比例

“十四五”分类汇总投资(亿元)

1

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重点河流综合治理

8

2.76

2.76

8.31%

3.81

2

山洪灾害防治

/

0.25

0.25

0.75%

3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

0.5

0.5

1.50%

4

其他类(应急水毁项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防洪工程5年提升计划)

/

0.3

0.3

0.90%

6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

水源工程

16

101.93

15.40

46.34%

21.50

7

引提水工程

4

1.39

1.39

4.18%

8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

3.41

3.41

10.26%

9

农村供水工程

226

1.30

1.30

3.91%

10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设

水生态项目

3

29.76

5.48

16.49%

6.36

11

水环境治理工程

1

0.38

0.38

1.14%

12

水土保持项目

/

0.5

0.5

1.50%

13

智慧水利体系建设

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

/

0.05

0.05

0.15%

0.05

14

其他项目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

1.26

1.26

3.79%

1.52

15

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

0.05

0.05

0.15%

16

河长制建设

/

0.025

0.025

0.08%

17

水文化项目

/

0.03

0.03

0.09%

18

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

0.15

0.15

0.45%


19

合计


144.04

33.23

100%

-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投资表

序号

项目类别

“十四五”期间总投资

(万元)

中央资金

地方政府

其他资金来源(企业和私人投资、贷款、债券及外资等)

合计

市级

区级

总计

332253.8

141308

165170.8

109125

56045.8

25775

重点河流综合治理

27600

12140

15460

7800

7660

0

山洪灾害防治

2500

2500

0

0

0

0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5000

0

4000

3000

1000

1000

其他类(应急水毁项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防洪工程5年提升计划)

3000

3000

0

0

0

0

水源工程

153981

52900

91081

71065

20016

10000

引提水工程

13860

7300

6560

3900

2660

0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34072.8

20000

11072.8

10000

1072.8

3000

农村供水工程

13018

4920

8098

4160

3938

0

水生态项目

54799

24000

20799

8000

12799

10000

水环境治理工程

3800

0

3800

0

3800

0

十一

水土保持项目

5000

3000

2000

1000

1000

0

十二

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

500

0

500

0

500

0

十三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12573

10798

0

0

0

1775

十四

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500

500

0

0

0

0

十五

河长制建设

250

250

0

0

0

0

十六

水文化项目

300

0

300

200

100

0

十七

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1500

0

1500

0

1500

0

占比较重的几类项目如:水源工程、水生态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分别占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项目总投资的46.34%、16.49%、10.26%,可见“十四五”项目规划重心在区域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设。黔江区“十四五”各类水利项目投资情况如下图所示。

黔江区“十四五”资金来源结构:中央投资、市级政府投资(含水投集团融资)、区政府投资、其他资金来源(企业和私人投资、贷款、债券及外资等)分别占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项目总投资的42.53%、32.84%、16.87%、8.06%。

年度投资计划:根据“十四五”项目实施年度计划,预计在2025年末下达全部投资计划,2021年投资总额6.12亿元,占总投资的18.41%,2022年投资总额6.76亿元,占总投资的20.35%,2023年投资总额8.35亿元,占总投资的25.12%,2024年投资总额7.11亿元,占总投资的21.39%,2025年投资总额4.90亿元,占总投资的14.74%。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

“十四五”时期,水利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水源工程、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工程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等,规划实施后,将有效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防洪减灾能力、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水环境生态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但规划实施和水利工程建设也可能对局部带来一些不利环境影响。水库建设将淹没土地和产生移民,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筑坝建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将影响河流的水文情势及水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可能改变岩体的应力状态,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可能产生滑坡塌岸,可能对自然景观和文物、水生生物栖息繁衍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产生影响。农业灌溉工程建成运行后,减少了沿程和田间的渗漏,对灌区植物生长及植被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依法加强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生态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响应及时优化调整实施方式,强化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监管,最大程度地减免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

重点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河流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系统的保护。二是要认真落实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足额计列和保证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在中小河流治理中,要坚决避免束窄河道、减少行洪断面,以及河流渠道化的倾向,尽量保持河道自然形态,提倡采用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型河道治理措施,并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三是要妥善安置工程建设被征地居民,切实做好工程征地补偿、搬迁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确保被征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期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要加强对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和重要目标的监测与保护,及时掌握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五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风险问题,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领导保障

全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执行的重点是推动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实施全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争取区政府按重点水利项目成立建设指挥部,由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林业局、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加强与其他单位对接,利用好平行联络机制,做好项目动态化管理,建立储备项目信息化管理台账内容,统筹协调指挥全区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协调区征地拆迁大队负责重点水利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区水利局对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实行“一对一”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领导和工作专班。项目业主单位切实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按项目组建工程项目部,做好工程施工组织,加强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第二节 前期工作保障

完备的项目前期工作是确保各类水利建设项目落地、实现规划目标的基础。要在全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完善抗旱水源、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城市供水、江河治理、水土保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小型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以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支撑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积极对接国市水利投入政策,做好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论证、技术经济比较、环境影响、移民安置等前期工作,完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决策机制。

一、资金投入保障

要实现全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目标,筹集足额的水利建设资金是关键,要积极研究国家、市级水利投入政策,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特别是向国家、市级层面争取政策,解决小型水源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利用好国家、市级水利补助政策,专债专贷,争取区本级财政投入,利用水利资源招商引资,烟草、市政等部门援建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建立水利投入持续增长的投融资体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上争资。研究国家、市级骨干水源、江河治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移民后扶、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等存量政策,把握水利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增量政策。二是部门筹资。利用好市政基础设施补助政策,完善城镇供排水体系;整合国土、农业部门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灌溉体系。三是财政投资。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落实土地出让金提取水利建设基金,返还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加大区本级财政水利投入。四是社会引资。利用泰来公司减持股份,获增市水投集团资金投入;利用好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平台公司,投资建设城市生态水体和旅游涉水项目建设。

二、制度建设保障

建立、健全水利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强化安全监管,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

三、人才队伍保障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吸引、使用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适应全区水利改革发展的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带头人,完善水利专家组。健全水利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机制,加大水利行业职工培训力度和继续教育力度,提升水利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建立水利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引进一定数量的水利建设管理高素质人才,逐步形成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管理相适应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帮助乡镇吸纳水利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

第十三章 附表及附图

第一节 附表

附表1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项目投资计划汇总表。

附表2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编制策划储备项目清单。

第二节 附图

附图1: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防洪保安体系规划工程示意图。

附图2: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城乡供水保障体系现状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图3: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城乡供水保障体系规划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图4: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水生态文明体系规划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表1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项目投资计划汇总表

体系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开工时间

建设年限(年)

总投资(万元)

已完成投资

“十四五”期间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

备注

中央

市级

区级

其他资金来源(企业和私人投资、贷款、债券及外资等)

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1

重点河流综合治理

太极河综合治理工程

太极乡、金溪镇、白土乡

新建

河道综合治理长度30公里

2022

3

15000

0

15000

8000

4000

3000

0


2

袁溪河综合治理工程

金溪镇、城南街道、冯家街道、水田乡

新建

新建堤防12公里

2023

2

2000

0

2000

660

600

740

0


3

石会河综合治理工程

陈家坝

新建

新建堤防8公里

2023

1

1600

0

1600

500

500

600

0


4

阿蓬江濯水镇段综合治理工程

濯水镇

新建

新建堤防15公里、护岸5公里

2022

3

2000

0

2000

660

600

740

0


5

阿蓬江冯家街道段综合治理工程

冯家街道

新建

新建堤防8公里、护岸5公里

2024

2

1500

0

1500

500

450

550

0


6

阿蓬江舟白街道段综合治理工程

舟白街道

新建

新建堤防15公里、护岸10公里

2021

3

1500

0

1500

500

450

550

0


7

黔江河综合治理工程

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

新建

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0公里

2021

4

2000

0

2000

660

600

740

0


8

中井河综合治理工程

杉岭乡、沙坝乡、黄溪镇、白石乡、黑溪镇、石会镇

新建

综合治理河道长度22公里

2023

2

2000

0

2000

660

600

740

0


9

山洪灾害防治

黔江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黔江区

新建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山洪沟治理等

2021年

5

2500

0

2500

2500

0

0

0


10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黔江区城市防洪排涝提升工程

黔江区

新建

黔江城区防洪排涝工程

2021年

3

5000

0

5000

0

3000

1000

1000


11

其他类型

应急水毁项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防洪工程5年提升计划

黔江区

新建

应急水毁专项规划

2021年

5

3000

0

3000

3000

0

0

0


防洪保安体系建设投资合计

38100

0

38100

17640

10800

8660

1000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

12

水源工程

渔滩水库

冯家街道

规划

开展渔滩水库前期工作

2025年后

/

600000

0

5000

3000

1500

500

0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13

嘉禾水库

中塘乡

规划

开展嘉禾水库前期工作

2030年后

/

52950

0

1000

400

400

200

0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14

罗家堡水库

马喇镇

续建

中型水库,总库容1073万m3

2021年

3

65504

56899

8605

0

8504

101

0


15

太极水库

太极乡

续建

中型水库,总库容3170万m3

2022年

1

55380

50380

5000

0

4000

1000

0


16

瓦窑堡水库

城南街道

续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631万m3

2021年

1

26025

25625

400

0

400

0

0


17

茶园水库

太极乡金团村田家屋基

新建

中型水库,总库容1021万m3

2021年

5

55244

250

54994

20000

22500

2494

10000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18

陈家寨水库

鹅池镇鹅池社区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8.9万m3

2021年

4

9088

310

8778

3500

3678

1600

0


19

黄桥水库

黄溪镇黄桥居委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3万m3

2021年

4

15188

0

15188

6000

6188

3000

0


20

高坪水库

黑溪镇互助村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300万m3

2022年

3

18455

0

18455

6000

8755

3700

0


21

甘溪水库

五里乡胡家坝村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3.2万m3

2023年

2

9671

310

9361

3000

4640

1721

0


22

早化水库

金洞乡大垭村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1万m3

2025年

1

6000

0

6000

3000

1800

1200

0


23

关里水库

水市乡关里村

新建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2万m3

2022年

2

20800

0

20800

8000

8700

4100

0


24

水市水库

水市乡水市村

新建

开展水市水库前期工作

2023年

2

11000

0

100

0

0

100

0


25

沙坝水库

沙坝乡万庆村

新建

开展沙坝水库前期工作

2024年

2

34000

0

100

0

0

100

0


26

新民水库

黎水镇华阳居委

新建

开展新民水库前期工作

2025年

2

10000

0

100

0

0

100

0


27

白石水库

白石乡九龙村

新建

开展白石水库前期工作

2025年

2

30000

0

100

0

0

100

0


28

引提水工程

深溪河引水工程

正阳团结村

续建

改造

年引提调水量1080万m³

2021年

3

6000

0

6000

3000

2000

1000

0


29

杨家坳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新华乡、太极乡、石家镇的农村和集镇

新建

年引提调水量57万m³

2022年

2

3000

0

3000

1500

900

600

0


30

水田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水田乡的集镇和农村

新建

年引提调水量160万m³

2022年

2

2500

0

2500

1500

500

500

0


31

水市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水市乡集镇及农村

新建

年引提调水量4万m³

2024年

2

2360

0

2360

1300

500

560

0


32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黔江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城区

新建

建设改造一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规模化供水工程

2021年

4

34072.8

0

34072.8

20000

10000

1072.8

3000


33

农村供水工程

黔江区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全区

改建、新建

建设改造226处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2021年

5

13018

0

13018

4920

4160

3938

0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投资合计

1080255.8

133774

214931.8

85120

89125

27686.8

13000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设

34

水生态项目

黔江区新城生态水体项目

正阳街道、舟白街道

新建

在正阳、舟白新城片区建设9座生态水体

2021年

5

77600

0

6793

0

0

6793

0


35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

阿蓬江流域

新建

阿蓬江流域带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和生态文化产业建设

2021年

5

200000

240

27950

12000

5000

950

10000

水利部财政部关注项目

36

重庆市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小南海镇、中塘乡等乡镇

新建

涉及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马喇河流域。“十四五”期间实施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项目建设,并开展马喇河流域项目前期工作。

2021年

2

20056

0

20056

12000

3000

5056

0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37

水环境治理工程

重庆市黔江区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

黔江城区

新建

优先建设黔江河三级、五级、六级及城北河一级共3级闸坝1级拦河堰,并分别在城北河、黔江河上游各设置3座拦砂坎。

2022

3

3800

0

3800

0

0

3800

0


38

水土保持项目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黔江区

新建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平方公里

2021

5

5000

0

5000

3000

1000

1000

0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设投资合计

306456

240

63599

27000

9000

17599

10000


智慧水利体系建设

39

智慧水利

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

黔江区

新建

涵盖水利工程实时安全监测、运行分析、日常管理等业务的示范平台建设

2021

5

500


500

0

0

500

0


其他工程

40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黔江区

规划

全区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安置

2021

5

12573

0

12573

10798

0

0

1775


41

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黔江区

/

用于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2021

5

500

0

500

500

0

0

0


42

河长制建设

河长制建设

黔江区

/

河长制相关工作

2021

5

250

0

250

250

0

0

0


43

水文化项目

水文化项目

黔江区

规划

水文化建设、宣传

2021

5

300

0

300

0

200

100

0


44

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黔江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黔江区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水利专业人才,开展专业培训等

2021

5

1500

0

1500

0

0

1500

0


智慧水利建设及其他项目合计

15623

0

15623

11548

200

2100

1775


黔江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投资合计

1440434.8

134014

332253.8

141308

109125

56045.8

25775



附表2 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编制策划储备项目清单

注:本项目清单为黔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储备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必要性和紧迫性纳入规划实施

分类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总投资(万元)

水库工程

1

渔滩水库

大型水库,总库容11157万m3

冯家街道

600000

2

嘉禾水库

中型水库,总库容1470万m3

中塘乡

52950

3

罗家堡水库

中型水库,总库容1073万m3

马喇镇

65000

4

太极水库

中型水库,总库容3170万m3

太极乡

55380

5

瓦窑堡水库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631万m3

城南街道

26025

6

茶园水库

中型水库,总库容1021万m3

太极镇金团村田家屋基

55244

7

陈家寨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8.9万m3

鹅池镇鹅池社区

9088

8

黄桥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3万m3

黄溪镇黄桥居委

15188

9

高坪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300万m3

黑溪镇互助村

18455

10

甘溪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3.2万m3

五里镇胡家坝村

9671

11

水市水库

小(二)型,总库容77.6万m3

水市镇水市居委

11000

12

沙坝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66万m3

沙坝镇万庆村

34000

13

新民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49万m3

黎水镇华阳居委

10000

14

白石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46万m3

白石镇九龙村

30000

15

艾坪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8万m3

邻鄂镇艾坪村

7821

16

学堂水库

小(二)型,总库容21万m3

鹅池镇社溪村

5500

17

白土水库

小(二)型,总库容71万m3

白土乡金塘村

14500

18

茶溪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18万m3

水市镇关里村

24000

19

杉岭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57万m3

杉岭乡尖山子村

32000

20

十三寨水库

小(二)型,总库容21万m3

小南海镇新建村

4300

21

柒坨水库

小(二)型,总库容17万m3

阿蓬江镇柒坨村

5000

22

关里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2万m3

水市镇关里村

20800

23

金溪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14万m3

金溪镇清水村

23200

24

桐木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12万m3

濯水镇桐木村

23000

25

白合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8万m3

黑溪镇白合居委

22000

26

早化水库

小(一)型,总库容101万m3

金洞乡大垭村

6000

引调提水工程

1

深溪河引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1080万m3

五里镇干溪村至正阳团结村

6000

2

杨家坳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57万m3

新华乡白丈岩至新华乡、太极镇、石家镇

3000

3

水田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160万m3

太极水库渠道末尾至水田乡

2500

4

水市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4万m3

水市水厂至水市镇

2360

5

青杠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35万m3

细沙河电站水库至阿蓬江镇青杠村

2190

6

五里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5万m3

阿蓬江水系深溪河支流至五里镇

3520

7

丛山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42万m3

丛山小(一)型水库至舟白街道五台居委

2470

8

蓬东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224万m3

深溪河至蓬东乡

3000

9

箭坝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34万m3

黎水电站至舟白街道箭坝居委

2050

10

白土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35万m3

太极水库至白土乡的农村和集镇

2800

11

桐木抗旱应急引提水工程

年引提水量达3万m3

阿蓬江至濯水镇桐木居委

2850

城乡供水工程

1

黔江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新增标准化水厂5座,新建水源工程13处、巩固提升规模化及乡镇供水工程24座,实施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2处,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自动监控系统1处

黔江区

33510.8

2

正阳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新建管网80km

正阳街道

121

3

白家湾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新建管网55km

城西街道、城南街道

126

4

舟白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新建管网52km

舟白街道、中塘镇

153

5

三元宫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新建管网25Km

城东街道

162

6

濯水水厂

改造工程

濯水镇濯水居委

397

7

太极水厂

改造工程

金溪镇望岭村

296

8

新华水厂

改造工程

新华乡钟溪村

311

9

黑溪水厂

新建工程

黑溪镇胜地居委

1358

10

鹅池水厂

新建工程

鹅池镇鹅池居委

509

11

金洞水厂

新建工程

金洞乡杨家居委

504

12

黄溪水厂

新建工程

黄溪镇黄桥居委

755

13

石郎水厂

新建工程

水田乡石郎村

1348

14

马喇集镇水厂

改造工程

马喇镇莲花居委

45

15

官庄水厂

改造工程

马喇镇官庄村

30

16

环湖路水厂

改造工程

马喇镇龙溪村

35

17

石会水厂

改造工程

石会镇关后居委

171

18

中塘水厂

改造工程

中塘镇中塘居委

35

19

魏家坨水厂

改造工程

五里镇五里村

220

20

三门水厂

改造工程

濯水镇三门村

30

21

麻田水厂

改造工程

蓬东乡麻田村

35

22

漠河水厂

改造工程

阿蓬江镇漠河村

35

23

沙坝水厂

改造工程

沙坝镇十字村

200

24

寨子水厂

改造工程

冯家街道寨子居委

35

25

小南海水厂

改造工程

小南海镇小南海村

170

26

邻鄂水厂

改造工程

邻鄂镇沙子场居委

20

27

杉岭水厂

改造工程

杉岭乡林峰居委

110

28

凤山水厂

改造工程

白石镇凤山村

560

29

尖山子水厂

改造工程

邻鄂镇高坪村

320

30

白土水厂

改造工程

白土乡白土村

1387

31

黎水水厂

改造工程

黎水镇华阳居委

898

32

水田水厂

改造工程

水田乡水田居委

420

33

水市水厂

改造工程

水市镇水市居委

573

34

团结社区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正阳街道团结社区

20

35

抗战岭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石会镇会西村

40

36

青山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石会镇青山村

60

37

高峰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石会镇高峰村

50

38

魏家边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邻鄂镇艾坪村

30

39

回龙湾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黎水镇竹园村

30

40

迎宾居委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城西街道迎宾居委

35

41

塘坊居委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城西街道塘坊居委

25

42

册山居委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城西街道册山居委

20

43

大庄居委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城西街道大庄居委

15

44

双石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中塘镇双石村

20

45

海洋集中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五里镇海洋村

30

46

白杨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濯水镇柏杨居委

40

47

中沟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濯水镇濯水居委

30

48

高涧居委供水工程

改造工程

城东街道高涧居委

30

49

金溪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0处

金溪镇

67

50

蓬东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5处

蓬东乡

25

51

马喇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1处

马喇镇

92

52

石会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6处

石会镇

205

53

邻鄂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2处

邻鄂镇

171

54

黄溪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6处

黄溪镇

251

55

黎水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3处

黎水镇

294

56

城西街道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7处

城西街道

16

57

金洞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8处

金洞乡

98

58

石家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1处

石家镇

175

59

鹅池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0处

鹅池镇

227

60

中塘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8处

中塘镇

136

61

舟白街道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9处

舟白街道

214

62

杉岭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5处

杉岭乡

44

63

小南海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4处

小南海镇

215

64

濯水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6处

濯水镇

134

65

太极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1处

太极镇

78

66

阿蓬江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20处

阿蓬江镇

380

67

白土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8处

白土乡

97

68

沙坝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改造工程共13处

沙坝镇

183

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1

黔江区新城生态水体项目

在正阳、舟白新城片区建设9座生态水体,新增水域面积835亩在舟白组团建设杨家坝公园、龙洞垭和民族公园3个水体;在正阳组团内建设滨河公园、听松岭、天生湖、湿地公园、小湾、鲤鱼池公园6个水体。

正阳街道、舟白街道

77600

2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

该项目分为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和生态文化产业两部分组成,其中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包含六个子项目,分别为:①生态岸线与湿地工程、②生态隔离带工程、③内源治理工程、④生态防护林工程、⑤智慧水务建设、⑥水质提升工程;生态文化产业包含五个子项目,分别为:①土家部落、②巴人遗城、③石城古县、④水岸苗寨、⑤水乡人家。

阿蓬江流域

200000

3

重庆市黔江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黔江河流域及袁溪河流域项目包括水系连通工程1处,引水隧洞总长度3.945km;河道清淤疏浚长度16.6km;河道岸坡整治总长16.6km;水源涵养人工湿地1处;水美乡村建设工程5处,总户数1026户、总人口3852人。规划投资1.96亿元。开展马喇河流域项目前期工作。

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小南海镇、中塘镇等乡镇

20056

4

重庆市黔江区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

城北河上设有2级闸坝,黔江河上设有6级闸坝,并分别在城北河、黔江河上游各设置3座拦砂坎。

黔江城区

3800

水土保持及移民工程项目

1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平方公里

黔江区

5000

2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全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本次规划后扶指标7650人,其中:直补移民指标1915人,项目扶持指标5735人,主要涉及10座大中型水库的库区和安置区,分别为:小南海水库、渔滩水库、洞塘水库、舟白水库、箱子岩水库、城北水库、太极水库、长顺电站、大河口水电站、老窖溪水库。

黔江区

12573

防洪工程

1

黔江区阿蓬江流域阿蓬江镇段综合治理工程

阿蓬江镇,新建防洪护岸24公里

阿蓬江镇

34000

2

黔江区袁溪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12公里

望江路

2000

3

黔江区石会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8公里

陈家坝

1600

4

黔江区阿蓬江濯水镇段综合治理工程

濯水镇,新建堤防15公里、护岸5公里

濯水镇

2000

5

黔江区阿蓬江冯家街道段综合治理工程

冯家街道,新建堤防8公里、护岸5公里

冯家街道

1500

6

黔江区阿蓬江舟白街道段综合治理工程

舟白街道,新建堤防15公里、护岸10公里

舟白街道

1500

7

黔江区黔江河综合治理工程

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0公里,新建堤防7公里,加固堤防5公里

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

2000

8

黔江区中井河综合治理工程

杉岭乡、沙坝乡、黄溪镇、白石乡、黑溪镇、石会镇,综合治理河道长度22公里,新建堤防25公里

杉岭乡、沙坝镇、黄溪镇、白石镇、黑溪镇、石会镇

2000

9

黔江区段溪河(小南海、中塘段)综合治理工程

小南海镇、中塘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0公里,新建堤防15公里

小南海镇、中塘镇

7500

10

黔江区太极河综合治理工程

太极乡、金溪镇、白土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5公里,新建堤防20公里

太极镇、金溪镇、白土乡

15000

11

黔江区细沙河(马喇、金洞段)综合治理工程

马喇镇、金洞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5公里,新建堤防6公里

马喇镇、金洞乡

5000

12

黔江区诸佛江黔江段综合治理工程

石家镇、新华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7公里,新建堤防6公里

石家镇、新华乡

2000

13

黔江区南溪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8公里


1000

14

黔江区黎水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8公里


1600

15

黔江区深溪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8公里


800

16

黔江区正阳街道团结河综合治理工程

综合治理河道总长10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护岸及水生态修复措施

正阳街道

2000

17

黔江区城南街道南沟河综合治理工程

综合治理河道总长4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护岸及水生态修复措施

城南街道

5500

18

黔江区黔江河城南街道南沟段及城西街道洞塘册山河段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堤防,疏浚河道及修建下河梯步等设施

城南街道

3000

19

黔江区城市防洪排涝提升工程

拆除重建堤防1km、加固堤防长度4km

黔江区

4000

20

黔江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无线预警广播升级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扥等工程措施建设;实施山洪沟治理等工程措施。

黔江区

2500

21

应急水毁项目储备资金

用于应急水毁专项工程

黔江区

1000

22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用于区内中型水库、小型水库、水文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黔江区

1000

23

防洪工程5年提升计划

用于防洪标准提升专项储备资金

黔江区

1000

智慧水利工程

1

黔江区智慧水利项目

涵盖水库、水利工程等在线安全监测、运行分析、日常操作规程、巡检养护、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绩效考核等业务的示范平台建设。整合相关专业的BIM模型,创建数字孪生模型,完成数字化模拟。用该模型来协调工作跟踪变更等。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管网、水生态修复、河道整治、泵闸枢纽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BIM软件工程、监测网络、GIS系统和水力学模型来搭建智慧水利。

黔江区

500

其他类型项目

1

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用于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黔江区

500

2

河长制建设

河长制相关工作

黔江区

250

3

水文化项目

水文化建设、宣传

黔江区

300

4

黔江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吸引、使用的激励机制。引进水利专业人才,开展专业培训等

黔江区

1500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