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039C/2021-00264
  • 发文字号 黔江府发〔2021〕62号
  • 主题分类 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规划
  • 成文日期 2021-10-22
  • 发布日期 2021-10-25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黔江府发〔2021〕62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以来,黔江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把乡村振兴作为黔江发展的最大潜力、把城乡融合作为黔江发展的最高境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为科学谋划黔江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根据《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关于制定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黔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黔江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并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板、特色产业锻长板、基本民生筑底板”,促进全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一章  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科学确定发展新思路

深入分析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现实基础和潜力,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重大机遇,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全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效与经验

一、“七大工作”成效突出

精准施策,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工作模式,扎实推行帮扶机制,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9.8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32个。引导6830户建卡贫困人口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在家建卡贫困人口全覆盖。通过多种方式与1230户建卡贫困人口实现利益联结。2017年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为重庆市及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摘帽区县之一。截至2020年末,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区已实现脱贫攻坚目标。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11611户、44831人,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全市最大的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获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转变方式,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效。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53.7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2.20亿元,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13.1:35.2:51.7。连续13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蚕茧产量连续10年居全市第一,蚕桑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林草局认定,先后获评全国整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重庆黔江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成功创建以“猕猴桃、脆红李”为主导产业的仰头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五星级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农村土地流转率达48.2%。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96个、家庭农场763个。

融合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快速成长。全区大力发展桑蚕丝、肉类、果蔬、粮食、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1个(正阳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7家,202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68.07亿元。深化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获评“重庆市醉美乡村好去处”,濯水景区获评“中国韵文化景区”和“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建成白土三塘盖、小南海十三寨、石会中元村等一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25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1.2亿元。2016年以来,全区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建成电商产业园、区域服务中心和195个服务点为主体的三级服务体系,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51亿元,网络零售额超2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

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28万亩、技术推广率达91%;实施油菜、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和覆盖还田13.53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治理土壤酸化1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2.5万亩,实施绿色防治面积59.12万亩。全面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建成特色生态农业80余万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22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8.1万亩,国土造林绿化率达62.5%。按照“六沿整治、一村启动、全域推进”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截至2020年底,全区138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行政村垃圾治理有效率分别达到86%、100%。

多措并举,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速。“十三五”以来,黔江区牢牢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健全。2020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04元,城乡收入差距降到2.65:1。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3.89万亩,全区蓄引提水能力达到1.4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7.5%。硬化、新建村社便道1056公里、产业路3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238.87公里,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达96.5%。天然气实现“乡乡通”,水、电、气接通率均达100%,60%以上农村区域开通4G和光纤网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农村学前教育普惠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95.6%、100%。建成村(社区)养老服务场所1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178个,农村养老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完成8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配套,开展流动文化进村(社区)活动550场,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

试点探路,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统筹开展“七权同确”工作,深化农村股权化改革。自2016年以来,累计建立村级资金互助社72个,发放“三权”抵押贷款19.7亿元,交易“地票”3829亩,实现农村“三权”交易资金3.3亿元,建立并推广农业种养殖险种达到8个,推广面积17.5万亩。自2017年启动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以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5690万元扶持219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整合涉农资金1.05亿元用于股权化改革,研究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推动219个村实现经营性收入合计1880万元。清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216个、清理集体资产22.79亿元,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在金溪镇长春村,试点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村社联营模式,推广联户经营、代养代管、定价生产等产业带动模式,为全区农村“三变”改革工作提供了“金溪范本”。

担当使命,机构改革彰显工作活力。2019年,经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黔江区委、区政府印发了《重庆市黔江区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全区共设置党政机构45个,党委机构12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1个),政府办公室和工作部门33个。全区所有涉改部门于2019年全部挂牌运行,班子配备和机构人员转隶到位,并完成了新制定或调整修改“三定”规定,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以上成就,既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依然存在。一是特色产业增收乏力,畜牧产业受用地审批难、养殖融资难、污染治理难等影响,散养户加剧退出,造成生猪产量下滑;烟草产业增收空间所剩无几,平均仅达烟叶收购计划的81%;受劳力紧缺、物质装备滞后的影响,亩桑效益低,加之丝绸行情不稳定,蚕桑效益提升难度大。二是规模效益难以提升,截至2020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5%,土地综合生产能力3369元/亩,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7万元/年,远低于全市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三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黔江区农业产业链以“生产+加工”“生产+销售”等模式为主,精深加工少,且经营主体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加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缺少响亮品牌,景点对游客的粘合性不强。四是农村改革推进受阻,农村集体资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难,多数村(居)存在集体固定资产少,可支配资源少、可经营性资产少问题,激励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五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表1-1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目标值

2020年完成值

指标属性

农业农村经济





1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24

32.2

预期性

2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6.5

13.4

预期性

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37

53.76

预期性

城乡一体化





4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

100

100

预期性

5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数

[25000]

44831

约束性

6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50

39.89

预期性

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000

14104

预期性

8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

10

11.7

预期性

9

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以上

96

约束性

10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

≥95

约束性

11

农村恩格尔系数

%

35

37

预期性

12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1.5

10.34

预期性

生态文明





13

森林覆盖率

%

60

65

预期性

14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率

%

80

90

预期性

1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

%

90

93.3

预期性

16

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

%

50

40.33

预期性

17

农村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

%

90

100

预期性

农业现代化





18

耕地保有量

万亩

75

90.57

约束性

19

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万亩

59

48.14

约束性

20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40

41.54

预期性

21

土地综合生产率

元/亩

4500

3369

预期性

22

农业劳动生产率

元/人

18000

27000

预期性

23

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

38

40.4

预期性

24

农业机械化率

%

38

45

预期性

25

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园区)

4

1

预期性

26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

25

53

预期性

27

家庭农场数量

500

763

预期性

28

农民合作社数量

1500

1396

预期性

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

55

57

预期性

农产品供给





30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5

22.90

约束性

31

肉类总产量

万吨

9

5.17

预期性

32

禽蛋总产量

万吨

3.8

0.36

预期性

33

水产品产量

2600

3526

预期性

34

蔬菜总产量

万吨

23

24.46

预期性

35

水果总产量

万吨

7

3.36

预期性

二、“五个经验”值得推广

“三联三促”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脱贫样板。创新实践了“标准+精准”联动、高进优选促“尽锐出战”,“导向+取向”联管、严管厚爱促“愈战愈勇”,“内力+外力”联合、延伸扩面促“战绩提升”的驻村工作“三联三促”机制,成功打造了“三金”扶贫品牌,创新制定了“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防贫政策。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推荐为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

实施立体行动,实现山地农业增效。立足蚕桑、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实施“立体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桑+菜”“果+菌”“桑+禽”“稻+渔”“林下鸡”等立体循环农业,建成立体农业示范基地15万亩,实现一地多种、一季多收、种养结合。持续巩固烟草产业、提质生猪产业、做大蚕桑产业,集中力量抓好脆红李、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质扩面。

坚持走深走实“两化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全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深入推进“山地特色立体农业行动”,推动生猪、蚕桑、食用菌、水果等多产业间循环,进一步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生态农业“接二连三”。

探索“十个一”工作模式,护航特色产业发展。按照每个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明确一个目标、组建一个班子、制定一个规划、下发一个文件、成立一个协会、创建一个商标、建好一个机构、打造一个基地、研究一套标准、落实一个保险的“十个一”工作思路,在羊肚菌、中药材、茶叶等产业上率先探索,成立骨干产业发展指挥部,组建11个产业协会,努力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五个五”推进机制,描绘美丽乡村画卷。创新“五个五”机制统筹推进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六大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五个五”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机制荣获全市乡村振兴创新成果,“6个3”村庄清洁行动获市人居办充分肯定。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四大机遇”未来可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带来重大历史机遇。从国家政策导向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稳定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必将为全区农业农村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提供有力支撑。

新发展格局开辟巨大发展空间。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决策,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将不断释放农村巨大需求潜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的和持久的动力。

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新契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使重庆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必将为我区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推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强化我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协作联动,将充分释放我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农业科技革命激发新动能。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和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必将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深度赋能,提供现代生产要素、物质装备、管理手段和销售渠道。

二、“四大挑战”亟待破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双重压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当前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交汇,必然会带来治理体系、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衔接转化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如何将成熟的脱贫攻坚治理体系转换或者经过一定的再创新服务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农村基础薄弱的“双重考验”。黔江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历史欠账多,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机械化水平、乡村数字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亟需提升,产业链条不完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完善,人、地、钱等要素约束偏紧,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新的难题。

生产成本攀升与产品利润有限的“双重挤压”。黔江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有限,土地流转费用、劳动力费用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同时,农产品加工增值不够,品牌溢价不足,增长空间有限。“地板”攀升与“天花板”下压,不断挤压农产品利润空间。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的“双重约束”。黔江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较为敏感和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根据国家和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黔江区大多数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客观上决定了黔江区只能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农业产业,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因此,如何协调资源永续利用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机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是黔江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谋划推动我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市情区情农情,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在应变局开新局中,更加凸显农业农村“压舱石”和“战略后院”地位,稳住农业基本盘,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牢牢把握结构性调整这个战略方向、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把乡村作为扩大提升消费的重点,使广大农村“循环”起来。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全面融入“一区两群”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缩小工农和城乡差距。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总要求,着力“基础设施补短板、特色产业锻长板、基本民生筑底板”,加快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四五”时期我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

——以农为本,共享发展。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注重联农带农,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质量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农业产业由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着眼于农业长远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

——拓展链条,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培植产业业态,丰富产业内涵,提高产业效益,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速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出科技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增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导向,健康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市场驱动,增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基础性、公益性补助投资,市场化经营,主体化运作,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速乡村人才回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抓好对接,充分发挥武陵山区重要集散中心作用,推动建立成渝两地、渝东南地区、武陵山区协同发展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立足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科学确立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明确发展优先次序,合理规划发展路径,集中优势资源,循序梯次推进,持续稳步发展。

第四节 “十四五”及远景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将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发展要求,将黔江打造成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武陵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农业质量与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货足价稳,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增长1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村庄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巴渝美丽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有效提升,增收空间有效拓宽,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2.5:1,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活力进一步激发。

——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绿色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建成生活环境自然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农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向现代化迈进。

表1-2  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农业高质高效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22.90

≥22.90

约束性

2

肉类总产量

万吨

5.17

6.52

预期性

3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32.20

41.1

预期性

4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1.27:1

2:1

预期性

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

亿元

1.2

8

预期性

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7

60

预期性

7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45

55

预期性

8

耕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

%

45.96

65

预期性

9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

%

97

98

预期性

10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90

≥90

约束性

乡村宜业宜居





11

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畅通率

%

96.5

100

预期性

1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0

预期性

1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40

预期性

14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86

100

预期性

15

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14.29

25

预期性

16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62

65

预期性

17

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

59.8

60

预期性

农民富裕富足





1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04

22715

预期性

19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

2.65:1

2.5:1

预期性

20

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

55

预期性

21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元/人·月

131

200

预期性

22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11

13

预期性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第二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尽快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过渡,推动农业农村加速向现代化迈进。

第一节  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表对标中央、市级政策举措,分类、有序、逐项调整优化现有帮扶政策,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强化就业、产业帮扶。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做好扶贫资产清查、确权、登记工作,形成扶贫项目资产台账。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巩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节  着力提升全区整体发展水平

健全用工信息平台,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规范管理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脱贫地区村容村貌。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教育引导脱贫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实施脱贫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扶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消费扶贫市场品牌建设、巩固脱贫成果数据信息监测五大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鲁渝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第三节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级分层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合理确定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村支部、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干部的作用,在走村入户中时刻关注和了解群众实际生产生活情况,摸清底数,提高脱贫数据精准度,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节  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

推动脱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重产业后续管护培育,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脱贫村镇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快补齐脱贫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设施、营销短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精准开展“互联网+扶贫”行动,做深做实电商扶贫品牌推介活动,实施“乡土网红”工程,助推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和农产品推广,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发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合作,为全区扶贫开发相关数据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交换,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开展网络公益工程,实现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精准高效对接。分层分类培训一批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完善产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第五节  分类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根据各镇村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特点特色,合理确定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类、全面推进类、重点帮扶类镇村。将金溪镇培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抓好太极乡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帮扶,结合全区实际确定一批乡镇、村作为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对象。

第三章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民生基本盘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发挥生猪养殖优势,打造生猪生产全产业链,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落实“米袋子”党政同责、“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货足价稳。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求,稳定全区粮食基本生产面积72.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低于22.9万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粮食最低价收购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经营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着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扩大青贮玉米种植规模,推动优质油菜、优质杂粮发展。以马喇、邻鄂、五里等乡镇为核心区打造马喇湖贡米,做大做强“马喇湖贡米”品牌,在确保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

第二节  增强生猪保障能力

全面推进农牧循环、种养平衡,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打造集良种繁育、规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食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强化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深化完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四统一”模式,提高母猪配种质量和产仔率,持续改良生猪品质。全力推动“11152”工程,建设生猪标准化良繁基地1个。强化生猪重大疫情防控,引导养殖场(户)改善防疫条件,建设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开展标准化生猪屠宰场创建,建成50万头/年屠宰加工厂,完善猪肉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推动运猪向运肉转变。依托双普、盛顺等龙头企业和正阳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区,打造以猪肉为主的肉食品加工基地。以生猪为主导产业,打造100亿级畜牧产业集群,力争创建武陵山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三节  提升蔬菜保供能力

按照“调减大宗菜,增种错季菜,补充特色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建成蔬菜基地25万亩。在舟白、正阳、冯家、沙坝、中塘等乡镇街道建设保供蔬菜基地。结合本区海拔优势,重点在邻鄂、马喇、水市、白土等乡镇建设高山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黄溪、白石、金溪、石会、鹅池等乡镇建设以青菜头、辣椒等为主的加工型蔬菜生产基地。在正阳、城南、水田、五里、阿蓬江、石会等乡镇大力发展以杏鲍菇、羊肚菌、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过亿级食用菌产业集群。

第四节  强化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68.90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48.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顺序,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严格保护未污染和轻微污染农用地,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综合防控,探索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一地一策”。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水保肥和控污修复,提高耕地等级,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第五节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围绕“藏粮于地”,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整村整镇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七化”目标为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分类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加强耕地宜机化改造,采取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等措施,改善机械化生产作业条件。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加强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全程管理,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责任,健全高标准农田改造更新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作用。

专栏1  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三大保供基地建设项目。推进特色粮油种植基地、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食用菌产业基地、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成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2万亩,其中马喇湖贡米基地5万亩,建成优质玉米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15万亩、优质薯类基地15万亩;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其中无抗生猪50万头);建成蔬菜基地25万亩(其中建成高山蔬菜基地5万亩、羊肚菌基地1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5.92万亩,改造提升4.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到2025年,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50kg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0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5%以上。

第四章 加快融入区域战略新蓝图,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区域协作、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强化与武陵山区协作联动。

第一节 全面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立足黔江农业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深度参与成渝地区优势产业协作配套,加强蚕桑、生猪等产业领域合作,全面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充分发挥黔江在渝南绵蚕桑产业带建设中的优势,建成一批产学研、贸工农互联互通项目,打造一批资源合作共享平台,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业态,将南充、黔江两城结对发展建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蚕桑产业建设合作典范,推进“成渝新丝路、蚕业新经济”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蚕桑丝绸产业双核带动示范区。推进黔江生态黑猪和无抗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建成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

第二节  全面融入“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一、加快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黔江生猪、烤烟、蚕桑、中药材、猕猴桃、脆红李等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持续发力,依托园区平台、产业基地和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打造100亿级卷烟及配套产业集群,100亿级生态畜牧产业集群,35亿级蚕桑生物产业集群,以及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经果3个过亿级产业集群。发挥黔江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在渝东南地区和武陵山区提供科技、种源、种苗输出、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原料消纳、品牌市场建设引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作用,牵头成立渝东南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产业联盟,推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二、加快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农业公共服务高地

坚定不移突出比较优势、服务周边发展。统筹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产业,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互补互促、抱团发展、效益共享的良好局面。依托武陵山区中药材、高山蔬菜、食用菌、特色水果、油茶、茶叶等产品基地,优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渝东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综合物流枢纽;依托区域性专业市场和渝东南会展中心,发展农产品商贸服务业,抢占区域消费市场,打造武陵山区农业高新技术集聚区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现有产业园区、科创中心等平台作用,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完善科研成果交易与转化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孵化科技型企业,形成完整的科技服务产业链,打造农业科技服务高地。通过提供优质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进一步巩固提升在渝东南地区和武陵山区的优势地位和服务水平。

三、加快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

以建设武陵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深化发展武陵山旅游联盟,建设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把黔江建设成为游客出入武陵山区总端口。推动“文旅+”赋能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形成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实现景点联通、景区联动、人文互融,会同周边区县打造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建设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彰显民族民俗风情,体现山区特色,突出绿色本底,建设山地生态特色农业走廊、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型品牌化市场主体,打造“武陵山上好田园”。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帮扶示范试点,推动乡村旅游全季发展,打造渝东南武陵山文化精品旅游路线、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对接国家和市级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重大项目,落实中央和市级关于成渝地区和“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任务分工,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加强工作落实过程中的跟踪评估,及时梳理提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乡村文化旅游、农业农村人才保障等方面政策诉求并加强汇报争取。建立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各区县的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完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细化落实目标任务,针对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企业层面参与机制,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产业联盟等开展多领域跨区域合作的协作机制。

第五章  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烟草、蚕桑、水果、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节  做强山地优势特色产业

立足武陵山生态优势,巩固烟草产业,提速壮大蚕桑、水果产业,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中药材、生态养殖、茶叶、特色经济林、调味品等其他产业,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构建两大骨干全产业链

烟草全产业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将烤烟产业纳入特色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围绕“强基础,扩规模,增税收”总体目标,用5年时间,将烟叶生产规模恢复至4万亩、10万担。按照现行生态条件,规划以烤烟为主的基本农田8万亩。建立烤烟种植基地基础档案,健全烤烟轮作机制。加大烟地土壤保育力度,改善烟地生产条件。完工投用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实施卷烟配套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建立烟叶数据库,提升烟叶智能化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间,实现卷烟及配套产业年均增长5%以上。

蚕桑全产业链。以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推进蚕桑丝绸及生物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积极建设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优质蚕种生产供应调节基地、蚕桑资源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标准桑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年产优质茧15万担以上;加强农机与品种、生产模式相结合,集中连片建设优质高效桑园和现代化标准蚕房。支持万担镇、千担村发展壮大,确保栽桑农户的养蚕率达到95%以上。着力提高生丝等级,生丝质量5A以上100%。健全完善缫丝、织绸、真丝家纺、绢纺、复合纤维加工、印染、丝绸服装等茧丝绸工业体系。加强桑枝蚕沙附属物综合利用,推动桑生物饲料、蚕桑食品饮品、蚕桑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等高新技术和高值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深入挖掘丝路文化,开发“蚕神嫘祖”“蜀锦”“蜀绣”“丝绸源点”等蚕桑丝绸文化产品,打造金溪国家蚕桑小镇、濯水蚕桑文旅小镇、石会桑枝菌镇、阿蓬江蚕桑古村落等促进桑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35亿级蚕桑生物产业集群,积极创建金溪蚕桑、石会桑枝菌农业产业强镇。

二、巩固提升特色水果产业

以猕猴桃、脆红李为主,推动全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做强“黔江猕猴桃”“黔江脆红李”品牌。按照园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仰头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重点在中塘、黄溪、黎水、沙坝、新华等乡镇发展猕猴桃和脆红李,猕猴桃以改造现有果园为主,新建标准化果园以脆红李为主,完善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品牌打造等功能,打造过亿级特色经果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促进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

三、适度发展其他产业

生态养殖产业。草食牲畜和禽兔蜂产业。在黄溪、白石、黑溪、太极、水市、石家、鹅池等乡镇,发展以肉牛(奶牛)、为主的生态养殖业,适度发展以中蜂、蛋鸡为主的特色效益产业,构建武陵山区绿色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产业。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加快武陵山区特色渔业区建设,在城西、冯家、濯水、阿蓬江、马喇等乡镇(街道)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和稻渔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环保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和大水面渔业增殖,重点推广虾蟹类、蛙类、鲟鱼类以及泥鳅、裂腹鱼、加州鲈鱼等特色养殖品种,争创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中药材产业。结合武陵山区道地中药材优势区定位,以青蒿、瓜蒌、白术、银杏、红豆杉、虎杖等中药材为主,引进药食两用的新型品种,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应用,做强以马喇片区为重点的优质中药材基地。依托中药材龙头企业,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中药材科技创新,强化产学研结合与技术推广;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向生物制药、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构建中药(植物)种植、提取、制剂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养生产业,开设中医药互动体验活动,推动药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过亿级中药材产业集群。

茶叶产业。按照“优质、生态、高效”的发展目标,以多茶并举为路径,科学布局茶叶种植,在巩固绿茶基地的基础上,引进优质白茶和绿茶等新品种,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以石会、水市、小南海等乡镇为主,打造优质珠兰花茶、红茶、绿茶标准化基地。积极参与重庆茶叶公用品牌打造,推广巴渝茶文化。

特色经济林产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盘活林业资源,发展花卉苗木、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在阿蓬江“一江两岸”等区域适当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在沙坝、杉岭、城西、中塘、冯家、马喇等乡镇(街道)发展木本油料和国家储备林,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服务。

调味品产业。以辣椒、花椒等调味品原料种植为主,合理布局,做大做强本区调料品基地,进一步提升调味产品生产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辣椒基地主要布局在鹅池、石家、金溪、黄溪、黎水、石会、白石、蓬东等乡镇,花椒基地主要布局在马喇、水田等乡镇。

第二节  做深农产品加工业

一、提升初加工整体水平

培育发展一批初加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以蚕桑、水果、中药材、茶叶、榨菜、调味品、木本油料等加工等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市级相关项目支持,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推进豆制品、腊肉腊肠、剪纸、纺织、刺绣、蜡染、编织、制陶等乡土产品改造提升,积极推动石鸡坨土陶、冉氏木雕、西兰卡普等工艺品牌建设。

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推动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利用专用原料,配套专用设备,研制专用配方,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加大对黔江卷烟厂、蓬江食品、科瑞南海制药、双河丝绸、海通丝绸、三磊田甜等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5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6家。

三、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

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推进集中建立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进桑枝、稻壳米糠、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粪污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创建一批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单位。

四、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聚

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配套完善园区交通、水电、燃气、网络、环保、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集贮藏、保鲜、烘干、分等分级、包装、运销、检验检测、原料交易、支付结算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烟草、茧丝绸、肉制品、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正阳农产品加工园区聚集,建成200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第三节  做靓乡村休闲旅游业

一、聚焦重点区域

依托“城在峡谷中,峡谷在城中”的城市特色,紧扣“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新名片,结合蔬菜、中药材、特色林果等城郊农业基地,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业态,打造一批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依托武陵山、三塘盖、灰千梁子、阿蓬江、小南海、正阳山等自然山水景观,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发展休闲农(牧、渔)园和农(牧、渔)家乐、森林人家、健康氧吧、生态体验等业态,建设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区。发掘深厚的土家民族文化底蕴,依托土家十三寨、巴拉胡、濯水古镇等民俗文化载体,持续举办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跑客节、武陵山民歌会、土家摆手舞节等节庆活动,开发民族民俗特色产品,建设民俗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区。依托桑园、果园、茶园、梯田、水产养殖等农业基地,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业态,开发“后备厢”“伴手礼”等旅游产品,建成传统农区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二、丰富乡旅业态

充分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依托绿水青山生态资源,立足农旅发展基础,推动农业功能拓展,实施“乡旅+”战略,拓展乡旅新业态及发展空间。推动乡旅+农业融合发展。结合农业基地及乡村景观,发展果蔬采摘、亲子农场、民俗体验、森林养生、避暑度假等旅游产品,开发四季化、主题化精品旅游路线。推动乡旅+工业融合发展。积极利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特殊工艺、特色产品等,发展工业旅游。挖掘工业生产中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环节,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开展参与制作、体验生产等活动。推动乡旅+商业融合发展。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提升武陵丝绸、西兰卡普、民族服饰、手工缝制品、珠兰花茶、牛肉脯、麻糖、地牯牛、肾豆等旅游购物品生产及包装,提升“黔江鸡杂”“黔江牛肉脯”“珠兰花茶”“黔江绿豆粉”等具有黔江地方特色的传统旅游美食,加快形成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乡旅+康养融合发展。结合黔江区中药材产业基地,开发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养生体验、药膳食疗、保健品等产品,打造集中医药文化展示、医疗服务、医药保健、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康养度假区。

三、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依托山地农业发展山地乡村旅游,开发推出高山避暑纳凉型、民族风俗风情型、农耕文化型等乡村旅游产品,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为目标,将黔江区打造成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打响“武陵田园·黔江人家”乡村旅游品牌。依托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创建工作,推介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产村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阿蓬江“一江两岸”、金溪千年银杏和情人谷、白土乡三塘盖、新华石钟山、城南正阳山等乡旅示范点、示范带建设,并根据休闲旅游消费升级的需要,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水市乡水市村、石会镇中元村、沙坝乡三台村、五里乡五里村、金溪镇平溪村、鹅池镇社溪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春季土家水乡画卷游、夏季高山纳凉养生游、秋季农业园区采摘观光游、冬季特色风俗体验游,培育马喇湖贡米、黔江猕猴桃等2个“地域”产品。

四、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乡土文化,培育本土人才,推动濯水古镇、小南海土家十三寨等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促进地方文化创新发展,高质量参与建设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推动土家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建设1个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10个市级民族特色村寨。采取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引导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精心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保护特色小镇和乡村文化乐园。

五、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制定、修订地方乡村休闲旅游业标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服务规范等标准,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加强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引导和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主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服务。

第四节   做活乡村新型服务业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趋势,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体育健身、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态。探索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推行“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第五节  做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支持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行动,发展壮大单体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家庭农场指导服务扶持,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鼓励家庭农场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开展标准化生产。围绕特色产业壮大国家、市、区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支持龙头企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租赁等方式开展合作,形成集约发展、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集群。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资配送、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农业废弃物处理、信息咨询、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等生产服务业,支持建设服务功能全、组织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综合性服务组织。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担保贴费等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组建各类专业化市场化农业服务主体。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培育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管理服务业,逐步建立覆盖全部行政村的农业大数据库。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云平台,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业经济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服务模式,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个以上。

三、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建立健全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联合体资金内部有效流动,促进科技转化应用,加强市场信息互通,推动品牌共创共享,实现联合体各成员融通发展。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以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发展股份公司、股份合作社、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优化土地布局,通过村庄撤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向薄弱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倾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收项目。做好金融扶持,支持金融机构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提供小额信贷资金,鼓励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第六节  做响现代山地农业品牌

一、创新品牌推进架构

构建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韵黔江”为补充,以“黔江猕猴桃”“黔江脆红李”“黔江羊肚菌”等产业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支撑,以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三牌协同架构模式。建立健全品牌运营与保护机制、品牌准入与退出机制、财政支持与金融保障机制,产品(服务)标准与质量追溯体系、整合传播与营销体系、产地贮存与冷链物流体系等保障机制和体系。

二、整合优化品牌宣传推广网络

推进全域农业品牌形象的LOGO设计、广告语确定、营销传播,融入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武陵仙山、灰千梁子、阿蓬江等自然景观元素,强化“山韵黔江”品牌文化内涵,打造“武陵山上好田园”。整合打造相同产业的区域产品品牌,鼓励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品牌,融入“巴味渝珍”“山韵黔江”品牌为统揽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树立黔江农产品整体形象。充分利用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线下运营店、电子商务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整合构建强大的品牌宣传平台。

三、打造农产品国内知名品牌

整合提升黔江猕猴桃、黔江羊肚菌、马喇湖贡米、黔江脆红李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黔江桑蚕茧”“黔江地牯牛”地理标志农产品;壮大武陵洪桃牌金果猕猴桃、红阳猕猴桃、红昇猕猴桃和珠兰花茶等名牌农产品品牌;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打造一批优质粮油品牌。深度挖掘传统美食、加工技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以“黔江鸡杂”“黔江牛肉脯”“珠兰花茶”为重点复兴一批传统老字号品牌,建设传统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打响“武陵山丝绸”“黔江猕猴桃”“黔江脆红李”“黔江羊肚菌”“马喇湖贡米”“兰花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夯实传统品牌基础。

专栏2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升级工程

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推进标准桑园、桑黄栽培、桑食(药)用菌、桑枝食用菌(棒)出口基地、特色水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肉牛、肉(蛋)鸡等畜禽养殖基地、蜜蜂等特色养殖基地、特色水产等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标准桑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年产优质茧15万担以上;到2025年,建成优质猕猴桃基地5万亩、优质脆红李基地10万亩;年出栏牛3万头、禽200万羽,蜜蜂保有达4万群;完成改造人工草场1万亩,建设特色生态畜禽养殖示范基地5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000吨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生态茶园面积达到3万亩;全区木本油料、干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主要调味品原料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

现代农业示范创建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个以上;集中建设仰头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武陵山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石黄片区加工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100亿级畜牧产业集群,35亿级蚕桑生物产业集群,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经果3个过亿级产业集群。

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档升级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工投用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积极推进猪肉、牛肉等肉食品加工,建成黔江区现代茧丝绸产业园和蚕桑生物产业园,打造200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精品乡村休闲旅游提升项目。持续推进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云上田园、土家十三寨等农旅景点,积极推动“非遗”“乡村记忆”传承、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红色基地建设,到2025年,成功推介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春夏秋冬4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2个“地域”产品,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8亿元。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项目。到2025年,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家,发展家庭农场800个、农民合作社1600个,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个以上,成功组建生猪、烟草2个产业化联合体,成立成渝蚕桑丝绸及生物产业联盟,50%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收入超过10万元。

农业品牌培育项目。到2025年,创建“黔江桑蚕茧”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增“两品一标”100个,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建设传统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山韵黔江”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第六章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必须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第一节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工程,重点围绕特色粮油、生猪、特色蔬菜、食用菌、蚕桑、烤烟、中药材、茶叶、健康养殖、特色水果等山地特色高效产业,联合黔江区茧丝绸院士团队专家工作站、重庆市无抗生猪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武陵山食用菌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专家平台成立农产品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建立黔江区科技创新技术协会,负责编制烟草、蚕桑等产业技术标准,协调管理成果转化工作,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现金收益、股权收益分配实施办法。建成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黔江分院,为黔江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签订长期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全区农业农村规划设计、农业产业发展等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支持企业自建或探索异地共建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围绕生猪、蚕桑等主导产业,推动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第二节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间成果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建设国家级、市级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围绕立体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加强创新研发服务平台和科研试验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需求调研—技术评估—合作方式设计—跟踪服务”的服务模式,建立集对接企业需求、促进成果交易、产学研合作服务等为一体的技术转移工作网络。构建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和高素质农民“三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引导具备农技推广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到2025年,全区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开展指导服务的基层农技人员达到80%以上。

第三节  强化技术集成示范

把传统技术改造提升和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作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措施。加强农产品保鲜加工的研究,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体系,对传统农产品进行加工工艺改进注入现代元素,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研究,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形成一批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筛选20项农业主推技术,重点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绿色生态综合种养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确保农产品源头绿色生态。

第四节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一、选育优良品种

加强特色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新品种的培育,培育出既保留原有产品的优良特性,还能够在口感、营养等方面满足消费者与时俱进的需求的优良品种。普查收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地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1个。按国家(武陵山区、西南片区)、重庆市下达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区试、预试、生产试验数量完成新品种试验示范,促进品种结构调整优化,重点选育加工及菜用薯类、高蛋白豆类等特色粮油品种,食用菌,猕猴桃、脆红李等特色水果品种,丹参、瓜蒌、黄精、芍药、天麻、虎杖等中药材新品种,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品比园、资源圃等。以现有的科研机构和拥有科研能力的龙头企业为载体,对黔江畜禽、优质林木、地牯牛、金荞麦等进行原位活体保种,建立活体保种场与资源圃、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题展示区(馆)。

二、建设良繁基地

完善区级保种、育种、制种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种养殖业种源良种应用率。依托科研院校、企业集群等产业链条的优势资源,加强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和种子加工技术创新,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按照良种化、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产业良种繁育基地。选育食用菌、猕猴桃、脆红李、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建成良种种子(苗)繁育基地10个。

三、推广优良品种

筛选农业主导品种,积极做好水稻、玉米、油菜等主导品种推广工作。加大良种猪精液推广力度,每年改良生猪3万窝以上。引种强桑3号、5号、药(食)用桑以及雄蚕、川山×蜀水等蚕品种,开展四季八批次养蚕。每年推广水产新品种1-3个。到2025年,新建或改造标准化优势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1000亩,实现良种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

第五节  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机械化+数字化”等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维修与配件供应、农机技能培训等产业发展,做强做大农业机械化产业群和产业链。鼓励应用植保无人机、丘陵山地轨道运输等节本增效新设备。引导农机企业围绕畜牧、蚕桑、果蔬、粮油等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需求,推广轻便耐用、经济实惠、环保低能耗的中小型动力机械和耕、种、管、收等关键生产环节使用机械,引进推广适合重庆丘陵地区使用的大中型农机。以水稻全程机械化、玉米青贮机械化、深松作业、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每年开展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机手的农机业务培训和农机科技知识宣传。全面推行省力化管护技术和机械化作业,打造桑蚕省力化、机械化示范区。探索工厂化智能养蚕、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在蚕种生产、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上簇营茧、茧丝绸及生物产品深加工等环节集成推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设施设备。

第六节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一、构建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坚持绿色导向、市场导向,支持骨干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等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鼓励制定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农产品团体标准,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藏等标准,建成类别齐全、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基本实现规模生产主体按标生产,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优质桑蚕茧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桑蚕丝、青蒿素、绿色食品等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建成“三园两场”示范基地15个、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基地5个、做好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蚕桑、生猪等生产发展的农业地方标准备案。

二、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和应用,实现“两品一标”生产企业和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督促乡镇街道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主体上线应用,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120个以上。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两品一标”认证登记、农业展会等挂钩。

三、强化动植物疫情防控

深入推行兽医工作“三项制度”和植物检疫工作“四个规范”,切实加强动植物疫情预防控制,全面落实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等防控措施;全面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和普查、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外来疫情处置能力。改建黔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体系建设,实现追溯二维码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联开联用。推进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工作,健全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巡查,推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一户一档”和网格化“联户联保”监管,将全区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监管名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未按规定使用农药、未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等违法行为,建成渝东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更新3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残)快速检测设备,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

专栏3  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工程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建成重庆市畜科院黔江分院,黔江区无抗生猪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开展畜禽良种改良技术推广应用及技术培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到2025年,累计筛选20项农业主推技术。

良种繁育项目。积极推进黔江区12000头规模种猪场(含种公猪站)、特色水果良种繁育基地、食用菌品种驯化基地、畜禽良种繁育基地、黔江区水产良种场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1个、良种种子(苗)繁育基地10个、新建或改造标准化优势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1000亩,实现良种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

农机装备能力提升项目。每年开展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机手的农机业务培训和农机科技知识宣传;开展蚕桑省力化机具推广,实现全区蚕丝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普及率达到70%以上。到2025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建成“三园两场”示范基地15个、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基地5个、做好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蚕桑、生猪等生产发展的农业地方标准备案;建成渝东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3个乡镇生猪规模养殖场清洗消毒中心,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120个以上,完成黔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改建,更新3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建成集检验检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第七章 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将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赋能,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综合竞争力。

第一节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一、夯实智慧农业发展基础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烟草、生猪、蚕桑、猕猴桃、脆红李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动涉农大数据产品生产、发布和应用。引进优质创新要素资源,落实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法定责任,创新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智慧农业监测体系,构建全区农业生产数字“一张图”。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健全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监测预警制度。

二、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围绕全区农业产业链生产、管理、营销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求,强化农业数据信息支撑宏观管理、引导市场、指导生产的能力,加快面向行业、区域范围的特色农产品交易、智慧化监测、农业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和全区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逐步提升黔江区农业经营网格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依托智慧黔江-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开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订单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智能管理。建设智慧蚕桑一体化综合管控大数据云平台,提高蚕业管理水平,打造中国·黔江蚕桑要素市场。

三、开展数字农业试点示范

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开展3S、智能感知、模型模拟、智能控制等技术及软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示范,积极开展数字农业试点,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建成5个智慧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熟化一套可复制的节本增效山地特色智慧农业应用技术模式和典型范例,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强镇创建工作。

第二节  加快打造数字乡村

一、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根据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等标准体系,建设农业农村天空地智慧化监测体系,加快整合全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种质资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宅基地等领域数据,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动黔江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强化农业农村部门政务数据资源与涉农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大数据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建立数据标准、数据接入与服务、软硬件接口等标准规范,强化数字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建设。

二、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

加快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全面整合农村现有服务资源,推动信息进村入户。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全面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探索发展农业生产“云服务”,加强服务供需智能对接、服务质量远程监管,提高农田托管、品种推广、农资供给、物质装备、市场营销、重要农产品供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运营机制。

三、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推动“互联网+党建”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升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广网络党课教育。健全农村数字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培养村民公共精神。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加快政务服务应用向乡镇、村居下沉,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第三节 发展壮大农村电商

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重点培育网络畅销的拳头农产品品类,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探索“基地+城市社区”的直配模式,建立网货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网销产品研供中心,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分拣、分级、加工、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业务,提升农产品批发分销能力。大力培育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小微农产品生产主体与各类电商大平台的低成本精准对接。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壮大网销品牌。推进新业态多元化发展,支持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标准化订单农业,鼓励发展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鼓励区内传统商贸、菜市场、农贸市场、住宿、餐饮、工业企业以及农村食品经营店等实体商业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发展“云逛街”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新模式,加大农产品产地、基地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等营销力度。加强农产品网络零售数据监测,健全市场信息服务和反馈机制,推动以数据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和服务决策。探索发展智慧农场、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向“产品+服务”转变。推动物流、快递、商贸等企业市场化合作,发展共同配送,赋能区域内电商快递、农村夫妻店供应商等,提升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

专栏4  “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

智慧农业项目。建成智慧蚕桑一体化综合管控大数据云平台,推广4-6个智能化养蚕工厂,建成5个智慧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持续开展种业信息化建设。

数字乡村项目。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验示范,推动小微农产品生产主体与各类电商大平台的低成本精准对接,重点扶持1-2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运营公司开展网销农产品开发,培大做强3至5个适合网销的特色农产品品类,到2025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5亿元。

第八章 强力推进“三生”协调发展,提升乡村生态质量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第一节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模式生态化,全面推动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加快农业物联网、遥感技术应用,开展农情、植保、土肥、节水、农机作业等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推进农业投入品使用减量增效。建立秸秆、农膜、农资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长期定点观测制度。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引导农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农林牧渔循环经济的共性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转化推广力度。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水稻、马铃薯、水果、蔬菜、茶叶等作物为重点,在重点乡镇街道推广生物农药、生物防控、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量增效助剂、高效植保机械等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管控,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全程社会化服务。

二、探索多种立体农业模式

结合黔江区畜禽、水产等养殖和蚕桑、粮油、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产业基础,立足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深入实施“立体农业行动计划”,加快调整结构,引导传统农业向立体循环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推广“桑套菌”“桑(果)套蔬菜”“桑套生姜”“桑套辣椒”“果套蔬菜”“秸秆覆盖秋洋芋”等立体种植模式,重点在石会、太极、濯水、阿蓬江、金溪、黎水等乡镇发展一批立体种植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畜沼果(菜、草)、鱼菜共生、稻渔综合种养、林下鸡等立体种养型循环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提升农产品品质。

第二节  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一、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

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原则,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库)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保育。立足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探索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田园生态保护与修复模式,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渔则渔,科学配置农作物品种和种植耕作方式,推动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产体系。加快恢复田园生态空间,着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逐步恢复田间生态链。推进森林、河流、湿地等乡村重要生态系统监测和农业资源环境监测的网络建设,实现农业与生态平衡发展。

二、实施生态治理和修复重大工程

加强历史遗留(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应当按照采矿权出让合同约定时限、在投产前建成绿色矿山。已建大中型矿山在采矿权出让合同(含补充协议,下同)约定时限内建成绿色矿山。以中心城区、正阳工业园区、水库等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加大岩溶石漠化地区治理力度,以小流域为治理基本单元,实施封山育林、草地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对15度以上陡坡地种植水土保持林,持续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

三、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制定常态化、目标化、长效化措施。全面推行林长制,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三级双总河长、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将河湖长体系全面延伸至村一级。围绕管护“一个不低于、三个只增不减”的目标,分级分层分年度制定治理目标,划定管护责任。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部门之间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实现责任单位之间信息资源、监测成果共享。建立工作督察制度,逐步构建权责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制度体系,为全面深入推进生态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全面推行林长制,继续推进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森林抚育改培和植被恢复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在阿蓬江、黔江河、细沙河及洞塘水库、城北水库、小南海水库、太极水库等河流湖库划定河流廊道、滨水绿化缓冲带,推进库岸防护林带建设,恢复乔灌草植被体系。以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推进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恢复退化湿地面积。贯彻落实好长江保护法。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好长江所涉阿蓬江等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和珍稀野生动植物抢救,预防外来入侵物种,依法打击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共建

一、加强区域生态共建共享

深化阿蓬江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共建阿蓬江生态廊道,探索创建阿蓬江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带。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建管模式改革创新,实施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城市生态水体修复与治理工程。高质量开展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精心打造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推进武陵仙山、灰千原始森林等植被保护提升。全面提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筑牢渝东南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等环境指标稳中向好。

二、强化区域环境联控联建

探索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标准和国家制定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环评会商机制。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土壤治理与修复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工业污染、畜禽养殖、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执法,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专栏5  乡村生态质量提升工程

农业绿色发展项目。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黔江区30万头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和种养循环一体化,推广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继续开展池塘升级改造(养殖尾水治理),到202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建成立体农业示范基地20万亩。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改造完成退化防护林和低效林,保护修复天然林,发展红豆杉产业;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整治、废弃矿山和重点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

第九章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着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统筹区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细化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一体化发展重点,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促进县域内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合理定位乡镇功能,强化政务、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适应村庄发展演变规律,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农房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质量监管。科学确定区县域村庄布局和规模,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导向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尊重农民意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第二节  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一、强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强化农村公路与农业基地、林场、乡村旅游有效对接。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建立结构合理、因地制宜、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加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线路优化改造,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乡村延伸,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村镇公交,加强运营监管,提高运营安全水平。

二、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构建以小型水库为主、中型水库为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网络体系,着力解决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扩大集中供水工程供区范围,提高农村饮水供水保证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大力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争取启动中型灌区提档升级(现代化改造)和一般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以粮食主产区和经果林、规模化蔬菜、烟叶等生产基地为重点,进行渠系配套工程建设。遵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提升洪灾防御能力,确保阿蓬江、郁江、诸佛江等河流和已建水库防洪安全。

三、加快乡村信息网络覆盖

因地制宜加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光纤和4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率先在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农旅休闲产业集聚区等农村重点区域落地5G信号。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合农业农村、科技、商务、邮政、供销、气象等部门在农村现有站点资源要素,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完善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在线为农解难题。加快构建城乡布局合理、均衡发展、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网络。

四、稳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

深入推进农村能源利用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优化电网结构,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控制散煤利用,推进农村煤炭消费方式变革。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燃气下乡,推动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加快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沼气利用效率。

第三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一、持续推动农村人居专项整治

巩固拓展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全面扩大农村改厕覆盖范围,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大力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加强厕所维修等后期管护。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模式,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方式。探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和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区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覆盖。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成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二、深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成片整治和“千村宜居”计划。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成片推进阿蓬江沿线62.6平方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资源、自然景观和传统风貌等原生形态保护,突出乡村味道,留住“渝味”乡村。继续推进“千村宜居”计划,着力打造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完善村内道路、广场晒坝和院落等场所的公共照明设施,推广使用绿色节能照明设备,提高农村公共照明建设管理水平。

三、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建立政府支持与村民自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将管理主体、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内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村容村貌长效维护。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吸引环保设备企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建、管、运,提升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促进人居环境整治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共进。开展专业化培训,让农民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的重要力量。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承接入户道路、庭院整治、村庄绿化、农村改厕等小型工程项目,激发当地农户共建共管的积极性。

四、搭建农村人居环境数据库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摸底调查、定期监测,汇聚相关数据资源,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数据库。研究推进农村水源地、规模化养殖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点、农业废弃物处理站点远程监测。鼓励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第四节  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保障学生就近享有优质的教育。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保留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农村儿童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完善全区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置师生用教学终端,加快推进“三通”工程建设应用,建设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健全城乡学校牵手帮扶机制,加大校长和教师交流力度,完善青年教师支教制度,建立教育教学教研共同体,切实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建立城乡融合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标准和同样的医疗报销政策,构建覆盖全面、一体化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发展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配备数字化诊疗设备,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基本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对医学毕业生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适当补贴等方法吸引高层次医护人才去农村从事医疗工作,贯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的再教育,提高在职乡村医生的能力与水平。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制定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将养老保险资金注入其个人账户。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和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向农村地区拓展。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水平,拓展农村低保覆盖面,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以及老年人的关爱,健全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其他农村社会保险配套体系,统筹考虑教育、住房等政府补贴政策,不同政策之间相互协调、配套,让惠农政策形成合力。

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室内固定放映厅、综合档案室建设,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中心使用效率。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继续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改造建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广重庆智慧文化云服务,推行“线上订制、线下配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让农民群众更加便捷获取优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第五节  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

优化农产品市场网络,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特产超市,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建设渝东南“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武陵山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双向流通渠道,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推动物流、快递、商贸等企业市场化合作,发展共同配送,赋能区域内电商快递、农村夫妻店供应商等,提升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优化仓储设施布局,创新冷链物流经营模式,打造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不断链”的农产品智慧物流系统。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紧密、长期、稳定产销衔接机制,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

专栏6  乡村建设行动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项目。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改造乡村旅游路100公里,改造特色产业路300公里,新建入户道路(村社便道)1500公里;新改建乡镇供水工程12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35处,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32公里、0.4千伏及以下线路68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500兆瓦,实现动力电到村全覆盖;提升光纤和4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实施5G通信网络建设,打造“移动互联网村”10个,推进1个“互联网小镇”试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到2025年,建成宜居村庄50个,成片推进阿蓬江沿线62.6平方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片整治示范片2个以上。

区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建设,强化农村教师队伍,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基层文化中心,提升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到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65%,实现乡镇标准化卫生院、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到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项目。健全完善物流体系,建设产地集配中心(田头市场)7个,到2025年,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对接率达到70%以上;加快推进渝东南以黔江为核心的区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第十章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引领作用

突出开发“两种资源”,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汇聚外部力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着力建设渝东南人才高地和武陵山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节  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一、培训高素质农民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评选认证、管理服务、扶持激励等制度体系,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大力培育具有农副产品流通、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传播、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等专业技能的农村经纪人。

二、培养农村专业人才

引进培养一支高水平接地气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以乡村手工业、建筑业、民间工艺为重点,组织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组建农村传统技艺专业人才队伍。探索推广“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三、激活乡村潜在人才

健全和完善人才发掘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发掘有用之才。要不断完善乡土人才发现机制,努力在基层发现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浮”出水面,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动力引擎来抓。注重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磨练和重用人才,鼓励和选派更多年轻干部到乡村工作,让乡村人才立足当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积极搭建基层一线各类干事平台,通过多岗位锻炼让基层干部人才提素质、强本领,全方位锻炼人才。

第二节  广开门路引进人才

一、引导人才返乡创业

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完善乡村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加大农业创业园区、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增强“星创天地”、现代农业园区的集聚能力,为返乡人员打造高质量的创业平台。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切实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返乡创业专项培训。建立健全农村本土人才信息库,实现定期动态管理。拓宽返乡创业信贷渠道,落实赋予大型银行黔江支行信贷业务权限的政策,支持地方性法人银行在基层增设小微支行、村镇支行,建立区级银行内部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

二、鼓励人才下乡支农

依托组织人事部门,搭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平台,建立人才信息、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引导资金、项目以及人才智力的转移。加大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集聚一批基层急需的“三农”紧缺人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退休干部职工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农业农村。做好选拔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和选拔基层人才访学研修工作,推动人才双向流动。

三、支持能人扎根本土

实施新乡贤培育示范工程和乡贤回归工程,建立完善新乡贤吸纳机制,积极引导村内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退伍军人、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发现、培养、壮大新乡贤队伍。鼓励各地挖掘整理乡贤资源,研究制定吸引新乡贤的支持政策。以村为单位,评选1-2名有威望、信得过、能带头的新乡贤,组织新乡贤参与解决乡村事务,助推乡村社会治理。

第三节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一、创新培养机制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鼓励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开设涉农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区内职业学校、农技推广机构组成职教联盟,联合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深化农村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开展人才评价与认定工作。运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在线培训、手机客户端管理考核等新型人才培养和服务方式。探索推进乡村人才创业示范基地、乡村人才服务站建设,搭建乡村人才干事创业平台。

二、完善服务体系

推进乡村人才创业示范基地、乡村人才服务站建设,设置人才“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搭建乡村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三支一扶”等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力量。针对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推进实施农村经纪人免费培训工程,加大法律法规、市场营销、农业技术、乡村旅游等培训力度。探索招聘特殊人才的办法,建立健全编制周转使用制度,为基层人才提供保障。

三、建立激励机制

全面落实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合作培养与交流机制,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按规定保障创新创业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建立创业风险防范机制,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纳入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使返乡创业有后盾、能致富。

专栏7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乡村人才队伍培育计划项目。“十四五”期间,累计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0000人、高素质农民2750人,每年计划培训创新创业人员不少于100名,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乡村企业家。

农村人才集聚计划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20名以上,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每年引导2000名左右优秀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提供服务,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特派员工作站(专家大院),建成市级及以上农业“星创天地”5个。

第十一章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在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前提下,推动乡村治理的末梢延伸下沉,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目标精准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权利保障法治化。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强化干部教育管理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健全落实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完善党员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党员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着力加强岗位培训,以提高村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每年坚持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菜单式专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二、推进制度规范落实

推进基层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公开。设置主持会议抓部署、承上启下抓传导、调研联点抓示范、创新思维抓特色、问题导向抓薄弱、创业干事抓导向、转变作风抓风纪、严实督办抓问责、以讲促学抓教育、开展批评抓规矩等十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做到照单履职,按章办事,常抓不懈。严格落实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村级重大事项制度,加强村干部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公信力。

三、活化载体创新功能

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平台,优化升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运用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党建工作平台、远教网络平台、新闻媒体宣传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推广网络党课教育,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行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网上渠道。加快推进“渝快办”平台向基层延伸,对接市级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推动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设。找准农村各项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契合点,用务实管用的载体承载党建工作,用党建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四、加大保障深化投入

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针对自身条件差、经济发展薄弱的村,适当增加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改善住房、公共文化体育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针对具备发展村集体经济条件的村,适当增加部分政策性投入,引导和支持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第二节  促进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

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深入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严格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或党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推广基层治理“大事”“小事”“私事”分流工作机制。构建“一党委、一中心、三平台”的农村(社区)治理工作体系。依托农村(社区)“1+X”大院联防模式,完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院落自治”等微自治形式,有效实现村民自我约束。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二、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持续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农业执法工作,持续加大对农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建设平安乡村。畅通信访渠道,结合“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及时受理、办理群众土地纠纷等信访问题。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市场监管等方面法治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整合“雪亮工程”资源,构建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进村、法治书画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深化“十抵制十提倡”工作,引导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把村规民约“立”起来,及时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定落实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弘扬公序良俗。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实施方式,构建教化与引导、激励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推行村民道德行为规范考核责任制度。推进设立村“失德曝光台”、组建“美德劝导队”,加强婚丧礼俗整治,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深化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农民抵制封建迷信。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振农村精气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奠定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推动乡土文化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传承发展武陵山土家苗家文化、盐丹文化等特色乡土民俗文化,着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俗技艺与乡村农耕、农事、农活结合转化为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现具有土家苗寨特色的摆手舞、女儿会、后河古戏、帅氏莽号、向氏武术、龙灯狮舞等民间艺术。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室、民俗旅游特色村、乡情陈列馆,到2025年,积极争取武陵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落地黔江。

三、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提档升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大院、村民学堂、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持续开展渝州大舞台、送戏进校园、文艺演出进村、惠民电影等文化进基层活动,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村晚”等文化活动,支持打造“一村一品”等文化品牌和“三农”题材文艺创作。

第四节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乡镇服务农村和农民的作用,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动各级投放的公共服务资源以乡镇、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使乡镇成为为农服务的龙头。整合乡镇和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工作事项,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构建县乡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指挥体系,增强乡镇统筹协调能力,发挥好乡镇服务、带动乡村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将农村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中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专栏8  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乡村治理创新项目。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中轮训1次;升级改造一批不适应服务群众需要的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8个村级示范工作室(站),实施5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每年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100场,完善区镇村三级综治体系,开展平安乡村建设,继续实施“雪亮工程”。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项目。每村每年开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讲教育不少于5场,每年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70场、“我们的乡贤我们评、评好乡贤我们学”活动30场、开展“道德典范”选树活动50场,梦想课堂参与度达到55%,每年每乡镇开展“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系列评选活动1次。

第十二章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等优势,优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组合利用方式,加强“互联网+”“旅游+”“生态+”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形成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健全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中央厨房、民宿经济、文化创意、商品贸易、乡村手工艺、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第二节  激发农民自身增收潜能

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能效,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高标准打造区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以农村劳动力为服务对象的技能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多元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布置家政、养老、托育的从业人员品牌建设工程。建立区域性创业培训中心,支持政府从专业机构购买创业技能培训服务。推广培训服务外包模式,委托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实用的技能培训。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返乡创业人员网络教育,促进优质创业培训资源聚集与开放共享。探索异地打工者创业实践委培新模式,推动返乡创业与招商引资联动。

第三节 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创新涉农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第十三章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三农”发展内生动能

按照“扩面、提速、集成”要求,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和退出土地承包权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网签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化定价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承包地经营权担保融资。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出台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政策。

二、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研究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指导各地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监督。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范围、丰富内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办法。积极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推动实施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按要求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推进宅基地分配、审批、流转、利用、监管、统计调查等信息化建设,及时完善和更新基础数据。

三、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确权登记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票资金的监督管理与使用,引导用于农村建设、环境整治、收储闲置农房、“三变”改革等。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信息登记中心,支持发展农村产权评估、鉴证、交易等涉农中介服务。

第二节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一、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数字化

建立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电子台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信息数字化。采集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数据,建立全区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库,推动农村资产数据便民快捷、管理高效、上下联动、部门共享。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应用,确保用制度管住权、管住事、管住人。

二、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全面总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经验,明确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思路举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股权管理,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机制,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以土地、基础设施、集体资产、现金、技术技艺、特色自然风光等入股经营,发展特色种养、物业经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增值。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乡村旅游”等实现形式,丰富和拓展农村“三变”改革方法路径。探索建立固定分红、保底分红、效益分红、实物分红等分配方式,加强分红监督管理,规范收益分配。

第三节 推动“三社”融合发展

探索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三社”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三社”在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等方面融合发展,提升“三社”为农服务能力。提升信用社涉农金融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信用社回归为农服务主渠道,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试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提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实施“三社”融合主体壮大培育工程,加强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第四节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一、继续坚持财政优先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条件的涉农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承包受让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对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受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可以凭收购发票按规定抵扣增值税;符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地方发行专项债券用于乡村产业。

二、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开拓投融资渠道,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制度,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稳定可靠资金来源。坚持取之于地,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区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三、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优化农村投资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积极性。建立完善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库。建立工商资本下乡投资负面清单,畅通工商资本投资渠道。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防范经营风险。鼓励工商资本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休闲旅游、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综合经营,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人才回流农村,培养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现代生产元素和人力支撑。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和运营。完善“一事一议”奖补机制,将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按规定优先安排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或管护。

第五节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一、健全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创新金融和农业普惠金融。积极探索建立合作性、非营利的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为银行发放农户贷款提供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探索集体经济组织附加条件买卖替代抵押担保。督促驻区银行机构落实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和差别管理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增设助农取款点和自助设备,把普惠金融服务有效延伸到基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农民合作金融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期货、租赁、信托等金融资源聚焦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二、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鼓励黔江区各涉农银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三农”产品自主开发权,针对“三农”发展中涌现的新业态、新主体,着力开发应用针对农户特别是种养和生产大户、农村小微企业等目标客户的小额信贷产品。不断拓展金融服务乡村力度,破解乡村融资难题,加大构建适合乡村的金融产品体系,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人行黔江中支的普惠金融“五大”精品工程等。

三、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继续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乡村振兴作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向。落实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加大对政策性农业担保贴息、农业保险保费补助的支持力度,降低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加快完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制定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考核评估办法。

第六节 完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或联合社、社会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小农户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小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合股联营”,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抓好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科学合理的发展都市农园、生态农园、订单农园、农家乐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带动小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大力推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收益保险,不断降低经营风险。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专栏9  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工程

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认真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精准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到2025年,基层供销社覆盖率达到100%,培育基层供销社示范社达16个,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75个。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信息行业共享机制,深入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在乡村组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文明信用农户”创建和评选活动。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体系,加快推进“两权”抵押融资试点,确保“三变”改革的担保贷款额不低于当年担保贷款发生额的60%。

第十四章  制定完善保障措施,切实推进规划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参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领导责任,推动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完善运转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把落实农村政策情况作为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参与机制。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级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做法、新创造,对先进典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扬,提振精气神,传播正能量。建立农业农村发展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

第二节  全面落实“四个优先”

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选好配强“三农”干部,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地方各级党政班子,选优配强区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第三节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

项目是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本规划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策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分阶段稳步推进实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创新工程项目投融资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与管护。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和规定办事,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加强规划与国家、重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全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区乡村振兴规划、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等基础性、全局性规划的衔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抓好规划实施评估考核,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对各项目标、任务、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和适时调整。创新监测方式,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及决策提供支撑。

注释:

1.“七权同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集体林权、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权。

2.“三金”:指“金溪护工”“金溪被服”“金溪农场”。

3.“五个五”:指“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讯”,“五治”——“治污水、治垃圾、治乱搭乱建、治乱挖乱采、治乱砍滥伐”,“五改”——“改风貌、改厕、改厨、改圈舍、改地坪”,“五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化”,“五定”——“定目标、定模式、定内容、定标准、定价格”。

4.“6个3”机制:指三级参与——“区、乡、村”三级参与模式,三大清理——生活垃圾、沟渠污水和农业废弃物“三清理”,三处整理——整理一条河沟或溪沟(有河沟或溪沟的村庄)、整理一个院落、整理一组农房(10户以上),三项整齐——柴草堆码、用具摆置和衣被叠放“三整齐”,三类改造——厕所、地坪和厨房“三改造”,三个良好——形成了社会关心支持的好氛围、农户自觉主动整治的好习惯、全区上下定期开展大整治的好制度。

5.“五清理一活动”:指清理“蓝棚顶”、清理无人居住废旧房、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清理田间地头废弃物、清理管线“蜘蛛网”、农村爱国卫生运动。

6.“11152”工程:指依托六九、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建成1个50万头无抗生猪基地、100万头生猪保供基地、10个特大型生猪规模场、50个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20个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的供种母猪繁殖场。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