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专家论证意见书” 浅识黔江白垩纪 恐龙化石群
4月2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重庆黔江正阳恐龙化石保护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全面论证,经专家现场实地考察,结合成果汇报,发布了《重庆黔江正阳恐龙化石保护与研究成果论证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
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特”在哪?
——化石时代极具代表性、化石资源丰富、化石类群全、研究价值重大、具有很高的科普和文化旅游价值。
《意见书》指出,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群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集中埋藏地,也是西南地区目前已发现年代最晚的恐龙化石群,化石时代极具代表性。目前已发现2个主要化石富集层位(最大厚度达12m)、400余个化石发现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化石分布范围5.7平方千米,富集区面积达0.8平方千米,化石资源规模大;发现标本涵盖蜥脚形类、鸟臀类、兽脚类恐龙化石,化石类群全;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群代表了西南地区独特的生物群面貌,有望命名多个新的恐龙属种,填补西南地区白垩纪恐龙研究空白。同时,化石所在的正阳盆地兼具地层学、沉积学、埋藏学、古气候学及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潜力,具有区域和国际对比意义,对探讨白垩纪恐龙与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来看,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分布于正阳新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结合周边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可形成“恐龙IP+生态文旅”引流品牌。
立足“科教研旅”融合发展,黔江怎么做?
——强化系统保护、深化科学研究、提升修复与数字化水平、创新科研合作模式、促进成果转化。
《意见书》建议,要结合化石产地实际,进一步优化保护规划,精准评估科研需求,及时开展保护性发掘;立足现有成果,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争取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系统推进黔江恐龙化石修复、复原工作,引入前沿技术、强化数字化赋能,不断提升标本科研科普利用水平;充分利用保护研究成果,以黔江恐龙化石为核心,整合秀山鱼化石、酉阳叠层石等资源,积极申报渝东南世界地质公园;进一步加强正阳恐龙化石的保护与研究,持续产出学术研究成果,提升综合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记者 蔡肖霞)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