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驿站“接地气”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日期:2023-11-14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大气的接待厅、满壁的落地书架、功能齐全的服务室……走进位于黔江区长征路与黔龙街交汇处的“红心”党群服务驿站,眼前的一切让人格外舒心。近日,在“红心”党群服务驿站内,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在隔壁的休息区内,一些老人正围坐在一起,看报、喝茶、下棋,享受惬意时光。

服务驿站内景

党建引领搭“平台”

驿站建到老百姓“心坎上”

据介绍,“红心”党群服务驿站,是黔江区城南街道党工委、黔江卷烟厂党委共同打造的一个集“公益书屋、红色书吧、文化宣传、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窗口。自2022年10月运行以来,“红心”驿站已成为黔江区考研者、考公者、考学者的“打卡地”,亲子阅读的红色书吧,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的“加油站”,老人、小孩的“温馨屋”……

服务驿站外景

驿站作为黔江首个实体运行的党群服务驿站,是“企业+地方”基层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汇聚“党建红”“党员红”“志愿红”三大力量,促进国企与社区党员双走进、双服务、作表率,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记者走进驿站的接待大厅,2名烟厂的专职人员正在值班。工作人员许洪川介绍,驿站总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入口左边墙上展示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右边展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讲话摘录,在“红心”党群服务驿站整体设计上,巧妙地融入了多种党建元素,鲜明地体现了党建主题。另外,驿站还设立了公益书屋、会客厅、文化宣传展厅、便民休息厅等。

“我一周要来这里好几次,这个驿站真是建到了老百姓的心上。”今年80岁的老党员左模春说,在这个驿站里,老年人不但可以休息喝水,读书看报,还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的方式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红色书吧

以“五个一”为抓手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驿站的建立,一定程度解决了党员干部不知如何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格局,为居民办实事的问题。”黔江区城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礼华说,在实际运作中,城南街道党工委与卷烟厂党委立足实际、突显特色,以“五个一”为抓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点燃一组红色引擎。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治功能,整合基层资源,点燃创新服务的新引擎,将红色力量汇聚成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能。做实一个联建平台。以结对共建为纽带,搭建党建联建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作用,在共建中强化党建引领,在服务中体现责任担当。培育一支志愿者队伍。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两家单位分别组建了由党员为主、团员青年为辅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开展“红心”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精神在飘扬的党旗下传承和发扬。

建成一套运行机制。结合驿站运行管理实际,建立了“二制五单一会一课”管理制度,构建起一套易操作、可推广的工作机制。“二制”即《“红心”驿站运行(暂行)管理办法》和《“红心”驿站志愿服务(暂行)管理办法》;“五单”即《主题活动清单》《意见建议清单》《物品领用清单》《工具借还清单》《便民统计清单》;“一会”即每周召开一次驿站例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改进;“一课”即每半年举办一次提升培训课。争创一流服务窗口。以驿站为载体,紧紧围绕服务这条主线,面向党员、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驿站开展磨刀便民服务

为民服务“接地气”

“红色”驿站服务“不打烊”

2023年春节,是“红心”党群服务驿站迎来的第一个春节,黔江卷烟厂的志愿者坚持正常值守。端午假期,制丝车间3位志愿者来到“红心”党群服务驿站值班,而前期报名的多达24人。社区和烟厂也时常组织志愿活动,助力驿站作用发挥,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党员红”和“志愿红”交相辉映,服务品牌愈“擦”愈亮。

“驿站建成后,坚持全年开放,实现了暖心服务‘不打烊’。”许洪川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三四十人来看书,群众还在这里享受到了其他的便民服务。每逢周五晚上,由居住在该社区的在职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牵头,带领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大约四五十人,一起诵读经典、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让这里时常响起琅琅书声。截至目前,已经为上万人提供了服务。

驿站志愿者为市民免费理发

“城南街道党工委、黔江卷烟厂党委大力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党建品牌的引领力作用得到了初步彰显。”黔江卷烟厂后勤三党支部副书记谭际彬说,为确保“红心”驿站全年对外开放,除专职人员值守外,所有节假日均由工厂和社区党员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我们前期开展了辖区有技能的基层党员积极参与便民服务节,为群众免费理发、测血压、擦鞋、磨菜刀、修理小家电等志愿服务。”城南街道沙坝社区工作人员曾昭和说,社区、企业党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进来,合力把便民、利民的事办到实处。

驿站组织开展义诊服务

为了驿站的内容更丰富,服务的项目更具体,卷烟厂200余名党员及部分职工群众自愿捐款2万余元购置了净水器、多媒体显示器、医疗救助器具等,城南街道党工委机关党员捐款5000余元购置了党史学习电子图书馆,以点滴爱心、星火成炬彰显忠诚,传递温暖力量,生动诠释和点燃了共产党员的情怀、责任和担当。

如今的驿站,通过情到位、零距离的服务,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暖心地标”。通过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开辟了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造起了社企共建的“聚能环”。(记者 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