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5-03-02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3日在重庆市黔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 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

  过去一年,全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加之自身基础薄弱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问题的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近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目标”,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防风险、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据统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8.7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1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15.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388元和7878元,增长11.3%和13.5%。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同步推进。研究制定生态发展战略,确立为继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之后的“第四大战略”。出台区内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产业、项目、投资分类配套支持政策,实行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三大功能区域呈现错位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面上保护,全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气和水质条件等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4%,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围绕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重点集镇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跨上200亿元台阶,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20家,集聚了全区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力推进重点集镇建设,濯水镇、石会镇、马喇镇跻身新一轮全国重点镇行列。

  (二)着力夯实发展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和推进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黔张常高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黔毕昭铁路、黔恩铁路、铁路客货枢纽项目列入国市“十三五”建设计划,黔江至重庆主城高速铁路获市委、市政府支持,黔江北铁路客运站房规模提高到1.2万平方米,渝怀二线货场规模提高到400万吨/年,黔江迈入了铁路枢纽建设时代。黔恩高速公路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5%。武陵山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近12万人次,整体并入重庆江北机场获市政府批准,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小南海干渠防渗整治、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成,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老窖溪水库、小南海补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瓦窑堡水库、罗家堡水库通过规划评审,全域水利项目布局初步完成。页岩气第一口勘探开发井正式开钻,市政府重新明确由实力更强的中国华能集团控股推进建设。国电与乌电实现联网,城乡电力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4G基站445个、总量达1700个,170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城区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热点实现全覆盖。

  (三)着力突出城市特色和品质,中心城市建设展现新形象。严格实施城乡总规,推进城市控规更新维护与整合,完成中心城区交通设施等一批专项规划。引进美国CORDISH(科帝思)公司开展6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为按规划和设计出让土地打下基础。按照“集中一片、建设一片、成型一片”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用房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道路管网工程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开工建设,一批品质楼盘建成入住或开盘,桐坪片区、职教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初显。着力提升老城品质,完善道路管网、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启动B组团二期旧城改造,三岔河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好去处。改造城市道路7万平方米,开展马石角、碓窝田、曾家巷等背街小巷整治。建成投用汽车西站,完成公交车、出租车更新升级。综合施策治理交通拥堵,石峡环道、光明隧道等老城环线项目有序推进,城区交通线路进一步优化。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筑4万平方米。

  (四)着力做大总量和提质增效,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加速构建。大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一手抓企业运行,一手抓基础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增长12.5%,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16个工业产品获高新技术产品认证。黔正纸业等12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蓝海科技等24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正青复线等1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青杠主干道二期等31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园区新签约入驻16个项目。正阳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物流南路建成投用,累计入驻企业8家。加快商贸产业发展,国际建材城一期、渝东南林产品交易中心基本建成,武陵山商贸批发城、武陵山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速构建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精品景区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基本完工,濯水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南海景区创5A工作加快推进,蒲花暗河、神龟峡景区收回经营权。全年接待游客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分别增长28.8%、33.9%,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6%。推动金融业稳步向好发展,GDP占比达到4.5%,正在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辖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0亿元、157亿元,增长20.9%、24.2%。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猕猴桃1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连续7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收购烟叶11.1万担、蚕茧7.6万担。

  (五)着力强化政府调控,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针对去年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加大政府管理与调控力度,及时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认真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实事求是调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突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制定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压减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以低息长贷置换高息短贷14亿元。继续加强土地调控,强化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控土地出让规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价值进一步提升。严格规范用地,顺利通过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完工交付还地安置区8个,竣工安置房950套、新安置2400人,累积多年的安置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修改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区域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确定的40项改革任务有序铺开,15项重点改革专项初见成效。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由32个调整为29个。承接市政府下放的9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区级审批事项4项,对规范确立的334项行政审批事项逐一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并联审批时效提高20%。深入推进财税改革,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乡镇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强化招投标和概预算监管,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基础设施PPP投融资改革首批4个项目报市上审批。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新培育市场主体5359个,增速居全市第一。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了城投集团、鸿业集团等国企监管,完成了行政事业人员到区属国企兼职的清理工作。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实现首期融资2.5亿元,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3个“金融扶贫示范区”试点区县之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异化支付纳入全市创新经验推广。农村改革常态化推进,交易地票3829亩,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3.3亿元。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市政府支持在黔江设立海关和进口商品展示平台,争取到位国市各类补助资金32.2亿元,增长10.6%。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拍摄完成讲黔江人、说黔江事、拍黔江景的40集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促成武陵山旅游联盟筹建。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黔江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实施阿蓬江流域和黔江河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青杠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取缔黔江河流域畜禽养殖场99个,整治完成老城污水直排口14个,黔江河闸桥以上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万亩,新造林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6%。建成投用渝东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新建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完工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创建市级生态乡镇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平方公里。

  (八)着力解决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基本完成22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出行、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全市第1位、第6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197人,超额完成市上下达任务。兜底搬迁贫困户152户,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641人。新启动建设农民新村7个、续建40个、完工18个,冯家中坝、黄溪三羊农民新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农民新村。马喇片区等3条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用。实施撤并村通畅通达工程137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406公里,实现农村客运“双百”目标。整治山坪塘539口,新解决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建成渝东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回引农民工创业1014户,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实施5个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20个农村基础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提高到80%,高考各项指标继续领先渝东南,入围全国首批59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外来黔就医病人占比接近30%,被国家确定为重庆市唯一的“社会办医联系区县”。“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稳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93%,保障城乡低保1.7万人,实施医疗救助9.6万人。濯水镇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族歌舞团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举办国市大型文体赛事10余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强化平安建设,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均明显下降,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群众安全感达到93.6%。安全生产事故实现控制目标,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区县。

  (九)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推进12项重点整改事项,聚焦“四风”整治,有力促进了政府系统作风转变。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精简考核评比项目、狠刹请客送礼不良风气、加强公车配置及使用管理、整治教育乱收费等措施,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评比表彰等大幅缩减。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继续下降9.7%。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推广运用“群工系统”,群众服务事项办结满意率达98.5%。推进依法行政,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合作共建法治国情调研基地。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着力提高财政监管和审计、监察质量,执行财经纪律更加到位。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监察部门查处大要案28件33人,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惩处。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外事侨台、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统计、科普、档案、保密、史志、应急、消防、地震、气象、邮政通信、机关事务管理、驻外办事机构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履职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55万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央、市驻黔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支撑能力弱,现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第三产业规模小、档次低,对区域没有形成辐射;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性债务化解压力大,土地价格偏低,征迁安置任务仍较重。三是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力度不够,效果不够明显。四是一些干部在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担当精神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仍存在庸、懒、散、拖现象,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合判断,我区经济发展虽然还处于波动周期的底部,但也具备众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经济增速将继续领跑全国。黔江在国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综合交通节点、重庆向东向西开放的东南部桥头堡;今年开始进入了高速铁路建设时代。加之,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打下的雄厚基础,开始加大发力并将持续放量,完全有条件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工作,为黔江未来转型腾飞积蓄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总任务,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左右和14%左右,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有定力、善作为,转方式、提质量,重统筹、促公平,防风险、补短板,打基础、可持续”要求,把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面推进“四大战略”。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三大战略”重在解决黔江发展的主要短板,生态发展战略重在发挥黔江自身的特色优势。在推进过程中,要将生态发展战略融入贯穿到“三大战略”中,使“四大战略”成为有机统一体,长期坚持。

  --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要把黔江放在全国、全市发展版图中来挖掘、发现特色优势,充分认识黔江的独特价值,搭建转化平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特色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推动黔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进一步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政府调控,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破解土地、债务等困扰黔江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接续推进打基础的工作,全方位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围绕建设特色产业高地,找准产业突破口,促进三次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协调发展。

  今年,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

  (一)走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子。突出特色优势,提升黔江价值的认识,努力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同步推进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双重任务”建设,全面完成生态发展战略确定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切实强化面上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以上。全面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强度,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黔江河、阿蓬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深入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建设。

  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的关键是依靠特色优势集聚人口和产业。品质特色城市是转化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城市的品质、特色吸引外地人口落户和土地集约型产业落地,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力。旅游是转化的突破口,策划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打响城市旅游品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扩大黔江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人财物聚集。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制定并实施产业禁投清单,支持发展低碳循环项目,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推行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绿色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适宜产业发展,推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黔江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

  继续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认真实施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方案,落实好各功能区的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各功能区域发展导向,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研究出台更加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强健经济发展筋骨。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

  促进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开展“企业效益提升年”活动,创新服务企业方式,因企施策、一对一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实际困难,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投产企业达产增效。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90%以上的企业实现正常生产,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5%以下,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123”企业扶优扶强计划,针对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0人以上、实现税收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加强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创新,切实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

  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投产20万吨铝加工一体化、300亿粒药用胶囊、帝神制药等项目,开工建设40万标箱卷烟易地技改、5000吨食用明胶、10万吨醇醚、100万套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标准厂房,切实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短、平、快”企业入驻,重点在引进眼镜、钓具、首饰等物流不敏感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认真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全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市化医集团的支持,全力打造黔江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完成产业转化基地规划编制,争取市上支持建设页岩气产业转化基地。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承接做好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我区位于汉渝国家级光缆节点位置的带宽优势,谋划大数据应用、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力争取云计算灾备中心布局黔江。加快宽带黔江、光网城市建设,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智慧黔江”。整合全区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先进信息设施和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光纤“户户通”工程,逐步将网络由行政村(居)延伸至自然村,用信息化引领绿色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建设高品质特色城市,培育黔江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城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中大峡谷、城边大峡江、城下大溶洞等地质奇观,差异化、高水准规划和建设,打造有别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10亿元。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深化实施新一轮城乡总规,完成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及整合,实现中心城区控规“一张图”管理。启动城市峡谷景观带整体规划设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陵大道重要节点景观及功能规划设计,实现新城城市设计全覆盖。完成新城6平方公里综合生态城市设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反规划”,让城市“显山露水”,实现自然生态与城市的融合。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格对容积率、天际线、建筑风貌等进行把关。统筹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管理。完善“两违”监管机制,加大城乡“两违”整治力度,切实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积极推进渝东南城镇群总体规划。完成12个镇乡总体规划修改。

  提速推进“城市东进”战略。加快新城建设,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相对集中布局新城投资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峡谷、武陵大道和正舟大道沿线及桐坪片区、民族风情城片区、火车站片区建设,力争“一峡两线三区”城市形象全面显现。加快新城功能性、服务性项目建设,完成污水主干管道建设,完工投用新城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城党校等公建项目,实现一批公建项目入驻。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重点片区菜市场、垃圾站、公厕等公共设施。

  严格控制老城新增容量,着力公共设施配套。完工光明隧道、石峡环道、马石角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党校环道。加快新城老城之间城市干道建设,完工投用舟白复线隧道,开工建设南青大道,对正阳、舟白、百花园等入城隧道实施城市隧道改造。完工石峡、桃子坝菜市场建设。整治黔江河闸桥下游水体污染。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组团接合部等薄弱区域综合整治。加强沿河建筑高度、风格管控,统一城市风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保护开发,完成文峰塔、三台书院修复和武陵阁规划建设。

  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运输、脏车入城治理,规范垃圾清运、道路开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治理,规范流动摊贩、夜市摊区管理,严禁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推进城区交通智能化管理,治理易堵路段,加强交通疏导,提高通勤效率。启动全国卫生城区创建工作,新创2个市级卫生乡镇。

  (四)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从兼顾当前稳增长与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把强基础作为工作重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亿元。

  持续推进“大通道建设”战略。加快推进铁路枢纽建设,全线开工建设黔张常高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启动黔江北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和渝怀铁路二线400万吨货场工程建设。推动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按时速350公里设计。建成通车黔恩高速公路,千方百计争取黔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争取新开或加密航线,实现旅客吞吐量13万人次以上。

  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全面完工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和小南海补水工程。完成老窖溪水库坝体填筑。开工建设正阳水厂、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濯水段和鹅池、渗坝排洪隧洞工程。加快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三峡库区中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年度任务,恢复和改善灌面8000亩,再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page_break]

  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电网规划,新增1座500千伏、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和6座35千伏变电站。完工投运220千伏黔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工程、110千伏舟白输变电工程,推进实施110千伏正阳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启动500千伏输变电站和彭水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前期工作。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提升居民用电质量。加快推进黔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天然气管道和利川-黔江天然气复线管道工程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建设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强的集聚辐射功能,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人气商气最现实的抓手。

  提速发展商贸产业。把区域性商贸批发市场建设作为今年商贸工作的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城专业市场建设,建成投用林产品、工程机械、农产品批发、家居建材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商贸批发中心。争取引进红星美凯龙等名特商贸实体,着力在商业品牌、规模、档次以及对区域的辐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建设,集中打造三岔河城东片区时尚精品和城西片区文化娱乐休闲两个特色街区。招商建设城西购物中心。加快新城会展中心建设,着力培育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汽车博览会、钓具展销会等展会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售业,发展品牌汽车4S店集群,打造规范的区域性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心。引导和支持商贸行业建设统一的结算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来黔设立营运机构。探索开展服务贸易。

  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作为提升黔江城市价值的重要抓手,把整体创建小南海-城市峡谷-濯水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峡谷、三岔河城市客厅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升黔江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成开放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推进二期、三期工程设计和建设。完成城市溶洞规划设计,推动峡谷城堡酒店建设。力争启动小南海-八面山休闲避暑旅游度假区建设。深化航旅联盟和区域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文化和体育赛事,积极培育世界钓鱼公园等旅游品牌。

  把物流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航空物流。开展冯家片区物流与新兴产业园、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全面完成正阳物流园区征地拆迁及场平工作,建成投用冷链物流项目,加快建设武陵山粮食储备中心,扩容迁建渝东南石油储备中心,争取成都铁路局铁路配送物流项目、佳惠生活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落地。完善城乡物流网络。

  加快发展金融业。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增贷款余额30亿元,实现社会融资50亿元,新引进2家金融机构,金融业GDP占比达到5%以上。加快“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大银政企对接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争取利用中票等新型融资手段。加快发展现代保险、证券业。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做大投资基金规模。

  (六)着眼生态特色转变成发展效益,全面抓好“三农”工作。“三农”工作始终是黔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工作。农业要做足生态文章,用生态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新建标准化猕猴桃基地5000亩,着力提高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的规模和品质,力争在供港蔬菜、中药材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鼓励支持发展食用菌、地牯牛、油牡丹等特色产业,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加快推进武陵仙山、仰头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农产品,争创国家级品牌2个。稳量提质发展烤烟、蚕桑、生猪三大传统产业,收购烟叶15万担,新栽优质桑园6000亩,生猪出栏稳定在85万头左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农家乐50家。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要予以鼓励、引导和规范,确保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30%以上,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自觉参与者与真正受益者。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农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区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30家、农民合作社30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施100公里通乡油路升级改造,完成撤并村通达工程300公里。完成15个农民新村建设,新启动建设3个市级示范农民新村。新打造100个特色院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00户。实施农综开发土地整治2万亩,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鼓励电子商务向农村发展,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推广。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完善扶贫机制,突出精准扶贫,创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以贫困人口为主的搬迁任务5000人,启动实施15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

  (七)着力解决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在健康轨道上运行。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破解投资、土地、债务等困扰当前、影响长远的问题。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更加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改革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推进实施3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投资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强化投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成本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和项目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拖延工期,不得随意超概。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布局,切实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链,发挥规模效益。

  强化土地调控和用地保障。启动黔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新增用地指标1500亩。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作用,完成土地储备3000亩。强化城市规划设计对土地出让的约束,坚持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格进行招拍挂,促进土地进一步升值。加大批而未征、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清理力度,供地率提高到75%以上。加强零星土地管理,抓好闲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法合理保障乡镇建设用地。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既关系到黔江当前经济运行安全,更关系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控及风险化解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要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严禁新增一类债务和高息借款,做到风险可控。要把扩大有效投资与政府性债务管控结合起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纯公益类项目主要通过财政筹资解决,产业类项目完全通过市场方式解决,靠市场价格、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平衡的公共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强化政府平台公司管理,严格规范投融资行为。

  (八)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转变观念,获取更多改革开放红利。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市场化,是我区当前改革的核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和“多证联办”。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区委确定的“40+15”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区属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平台公司积极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开预决算,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贴息、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按照既保基本又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的原则,稳步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力争3个项目纳入市级试点范围。全面推行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改革。扩大和规范“三权”抵押融资,建立“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4亿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量化确权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区位交通、自然生态、政策叠加等有利条件,抓住全市推进向东向西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全力建设重庆开放东南部桥头堡。加快打造开放平台和口岸,力争黔江海关设立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口商品展示平台落地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协调抓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平台建设。优化招商引资方法,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着力引进适宜产业。组建专业招商队,瞄准产品、项目和技术进行定向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到位国市补助资金增幅不低于上年水平。

  (九)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建设,让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滚动实施22件重点民生实事,适时增加一批群众关心又有财力支撑的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力度。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度,新发展微型企业600户,市场主体达到3.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建成投用正阳中学二期、舟白中学和下坝中学教学楼,开工建设城东中心校迁建工程。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职教中心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验收,力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复查验收。抓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启动“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黔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

  提供更好的卫生计生服务。加快中心医院正阳院区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院正阳院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和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区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村卫生院(室)服务工作。提高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调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持续巩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武陵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台一级台达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力度,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各类文体赛事。

  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城乡社保体系。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民社保登记试点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区域转移接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完工投用殡仪馆迁建工程及公益性公墓。全面开工安置房建设,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配租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法》,守住安全红线,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事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实行重大决策、重大敏感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多元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快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植树造林3万亩。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大力推广工业商业使用清洁能源,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稳定在330天以上。开工建设册山、桃子坝、下坝污水管网。开展工业企业废水提标改造,完工投用青杠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固废渣场,完工黔江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或整改投用8个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0公里,探索建立日常管护运行机制。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探索建立乡镇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完成2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30个行政村全面综合整治,创建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各5个。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三、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治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固有思维,改变落后观念。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换个角度看黔江,跳出黔江看黔江,发掘自身优势,增强对黔江的价值认同。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要善于思考,运用辩证思维,着力提高判断事物和谋划工作的能力。

  (二)转变职能,提高治理水平。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强化战略谋划、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职能。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行政权力边界。探索建立网上审批制度,推出一批并联审批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大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更好地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电子政务内网覆盖面,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媒介,及时传递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三)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深入贯彻依法治区部署,制定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努力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健全行政依法决策程序和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四)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防“四风”反弹。开展“深入整顿作风、巩固提升效能”专项活动,大力整治侵犯市场主体权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坚决治理效率低、办事难、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拖的问题,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实施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清单式管理。在困难情况下,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切实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到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今年要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五)强化监督,确保清正廉洁。坚持区委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真诚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打造阳光政府。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旗帜鲜明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黔江全面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黔江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我们要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深入研判宏观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黔江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重大战略任务,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要统筹协调,搞好衔接,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项目,力争将一些体现功能作用的发展定位、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市“总盘子”。

  各位代表!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作为推动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两个核心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