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黔江区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
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黔江府办发〔2017〕27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黔江区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任务分工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黔江区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任务分工方案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任务分工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271号)精神,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任务分工方案。
一、充分认识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方向,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消除瓶颈制约、补齐薄弱短板、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区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物流成本较高,服务能力薄弱,加快物流业发展仍将是我区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围绕聚焦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支撑,以完善落实物流管理和支持政策为路径,加快补齐软硬件短板,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促进物流业跨界融合,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运行效率。
二、明确主要任务分工
(一)优化行业行政审批。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清理、归并和精简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证照资质,加快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和承诺制,在国家政策和安全条件允许范围内,进一步放宽物流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鼓励网络化经营。(责任单位:区交委、区工商分局、区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二分局)
(二)深化公路、铁路、民航等领域改革。按照国、市统一部署,优化公路超限运输行政许可办理流程,完善货运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管理制度,依托铁路货运场站发展物流园区,新增航空货运航线,鼓励公路、铁路、民航部门和物流企业开展一体化物流运作。(牵头单位:区交委、区发改委,配合单位: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黔江机场公司)
(三)优化货运车辆通行管控。按照通行便利、保障急需和控制总量的原则,开展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完善配送车辆通行证发放制度,对民生行业配送及新能源车辆优先核发通行证,合理划定停车卸货区域和允许配送车辆优先临时停靠。(牵头单位:区公安局、区交委、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质监局、区规划局、区市政园林局、市邮政管理局二分局)
(四)推动货物通关便利化。加快建成投运黔江海关、黔江检验检疫局,积极争取国、市开通黔江铁路口岸和航空口岸,推动与全国其他口岸互联互通。优化监管流程和通关流程,推动监管查验设施共建共用、信息互换互认,推行通关“一体化”和“一站式”作业模式。(牵头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区公安局)
(五)完善物流领域税收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营改增”政策,物流企业凡是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其进项税按相关规定予以抵扣。物流企业可按照现行增值税汇总缴纳有关规定申请实行汇总纳税,鼓励物流企业一体化、网络化、规模化运作。(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
(六)规范物流领域收费行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贯彻执行收费公路政策和车辆通行费标准。全面规范机场、铁路站场等企业经营服务性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交委,配合单位:区运管处、区市政园林局、区商务局)
(七)调整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善物流业相关管理政策和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完善货运个体纳税人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牵头单位:区发改委、区交委、区国税局,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
(八)加快发展与产业、交通、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园区。依托“三大产业园”和公、铁、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发展正阳物流基地、空港物流园区、青杠物流园区、冯家物流园区和生活物流中心。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无缝衔接。(牵头单位:区发改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区交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局、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
(九)健全有效衔接的物流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共同配送等全市标准和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要求,鼓励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等设施设备。严格执行城市配送营运车辆技术标准,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仓储设施和配送设备。加强物流采集、开放和应用等方面的物流信息标准化。推动物流标准宣传工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质监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
(十)构建高效运行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持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进出城快速通道建设。发展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开展多式联运工程建设,加强在设施标准、运载工具、管理规则、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统一衔接。(牵头单位:区交委、区发改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局、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十一)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市配送网络,规划建设“一基地、三园区、一中心”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建设,建成1个综合型公共配送中心和55个末端公共取送点,大力发展智能快件箱。探索发展集约化的新型城市配送模式。研究推行“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交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局、区城乡建委、区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二分局)
(十二)健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推动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邮政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推动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牵头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交委、市邮政管理局二分局、区供销社)
(十三)促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黔江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活动信息化、数据化,实现物流园区车源信息、货源信息、仓储信息等物流资源共享。按照市上统一要求,建立政府物流数据公开目录。鼓励物流龙头企业建设供需对接、产业联动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物流信息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提高物流组织效率。鼓励政府、企业间的物流大数据共享协作。(牵头单位: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发改委、区交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局、区公安局、区质监局、区工商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黔江机场公司)
(十四)完善物流行业诚信体系。依托国、市信用信息平台和“诚信黔江”信用信息平台等,逐步建立物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档案,定期发布严重失信“黑名单”,完善物流企业及相关责任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牵头单位:区发改委、区交委、区工商分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局、区商务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人行黔江中心支行)
(十五)加强物流业网络安全保障。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落实数据库安全管理等各项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建立防范物流业网络安全风险和打击物流业网络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交委、区经济信息委)
(十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依托“三大产业园”,鼓励物流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等精细物流服务,建立面向企业用户的一体化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经济信息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十七)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加强物流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干线网络的衔接,加强铁路、公路与物流园区的衔接配套,推动建设专用铁路、公路引入产业园区项目,加快推进零换乘工程建设,完善公路物流枢纽服务功能。(牵头单位:区发改委、区交委,配合单位: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区城乡建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十八)促进商贸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探索“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商贸企业现有渠道资源整合利用,满足电商企业多样化、分散化、及时性销售的物流需求,延伸商贸业的服务链条。(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改委)
(十九)加大对重要物流设施的建设支持。建立重大物流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和绿色审核通道。按照国、市要求,做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调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城乡配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等物流项目建设申报中央、市级资金。(牵头单位:区发改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局、区交委、区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二分局)
(二十)完善物流业发展用地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充分考虑并统筹保障物流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优化物流业用地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强度。相关开发建设须符合法定规划要求。按照国、市统一部署,统筹考虑物流配送相关设施用地分类和标准问题。(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城乡建委)
(二十一)拓宽物流企业投资融资渠道。探索适合物流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上市,支持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资。积极争取国、市产业引导基金和现代物流产业基金。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金融办、人行黔江中心支行、黔江银监分局)
三、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物流业降本增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单位开展好物流业降本增效行动,务求工作实效。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负责牵头事项的具体行动计划或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任务。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衔接,及时跟踪掌握工作进展,主动汇报我区物流业降本增效措施,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和重点专项工作在我区先行先试。结合自身实际,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横向联动、有机衔接,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