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戏曲舞蹈
傩戏
傩戏
傩戏也叫傩愿戏或傩堂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傩戏”很早以前就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是在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元素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的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剧。粗犷古朴的仿古动作,狰狞凶恶、咄咄逼人的面具,使人联想到遥远的人类祖先刀耕火种、驱魔猎兽的生活情景。其面具工艺精巧,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其剧目分为《傩坛正戏》和《傩坛外戏》,形成戏中有祭,祭中有戏的特点。关于傩戏的起源,有几种传说,但主要的是“冲傩还愿”一说。据传,龙女身患重病,夜里常做噩梦,在梦里被傩神爷和傩神娘搭救,于是便许下大愿:冲大傩36堂,小傩12堂;送大旗4面,小旗8方,长标24个,白猪、白羊各1头,白公鸡、白凤凰各1只。龙女许愿后,病好了大半。为了感谢傩神爷和傩神娘的搭救之恩,龙王仿照女儿梦中的印象雕刻了两尊神像供上,烧了几柱大香,请来土老师敲锣打鼓,吟吟唱唱。从此,冲傩还愿就在土家山寨兴起了。
在土家族、苗族文化与汉文化的频繁交流中,黔江的戏剧发展较快,流行的主要剧种有:《阳戏》、《花灯戏》、《汉戏》、《南戏》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玩花灯、打三棒鼓等文化活动。
毛古斯
毛古斯
毛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的名称,原意是毛人的故事,反映了土家先民原始生存状态。毛古斯是土家族在跳摆手舞的间隙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与摆手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摆手舞是纯粹的舞蹈,毛古斯则重戏剧表演,也伴有歌舞,其表演有具体人物上场,一般都有一个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表演者全身裹着稻草或茅草(所以有的又叫茅古斯),头上扎有辫子,看不清脸面,象征远古的祖先毛人。表演中随祖先的生产、生活内容安排,有表演过程、有人物对话、故事情节和简单的场次,有的剧目还表现出戏剧冲突。表演内容包括土家先民的“打猎”、“挖土”、“过年”、“接新娘”、“读书”等主要生产生活场景,基本表现了土家先民从蒙昧时期到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毛古斯没有形成一种剧种,而以民族风俗习惯加以保留,所以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萌芽状态的戏剧。
板凳龙舞
板凳龙舞在黔江流行较广,是土家族群众的传统喜庆节目。每逢新春佳节,土家群众都喜欢玩板凳龙舞。在一根长板凳上用竹篾、彩布扎一小龙,由二人或三人手持板凳四只腿,一般是数条小龙一齐舞动,表演出左突、右冲、跳跃、俯卧、穿花、拜四方等优美动作,舞态雄壮快捷,高潮之时,只见群龙飞舞,不见舞者。
竹梆舞
竹梆舞也是土家族舞蹈。这种舞蹈源于土家人对神灵的崇拜。以前,土老师一边敲着竹梆,一边口念经文,为民“消灾求福”。后来,土家人利用其形式,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发展成一种优美的舞蹈。舞者每人手持竹梆为道具,边跳边敲,清脆的竹梆伴随翩翩舞姿,令人耳目一新。
铜铃舞
八宝铜铃舞
铜铃舞又称八宝铜铃舞,最初是土老师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舞,宗教色彩较浓,后经土家人不断改进、提高,形成了一种优美的舞蹈。这种舞蹈,参加者双手持八宝铜铃左右舞动拍打,随着舞姿的变化,铃声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其舞步一般按人字形路线来回舞动,单腿独立身子旋转,罗裙飘展,似孔雀开屏,引人注目。
摆手舞
土家摆手舞
黔江土家、苗、汉各族人民虽然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但生性乐观豁达,安居乐业。在生产劳作之余,为消除疲劳,增加生活情趣,时常即兴而歌,乘兴而舞。驰名中外的摆手舞、竹梆舞、铜铃舞等富有群众性,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动作原始质朴,粗犷豪放,让人赏心悦目。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是一种集体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福石城中锦作窝,
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点人千叠,
一片缠绵摆手歌。
这是清代贡生彭施铎为描写“舍巴节”盛况而作的《竹枝词》。“舍巴”是土家语,意为“摆手”。舍巴节时,土家人身着彩装,祭祀祖先,拜八部神,表演茅古斯,跳摆手舞,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摆手舞的特点,主要是双手在不超过肩头的部位摆动,膝盖随之屈伸。一般分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朴实大方,以锣鼓伴奏,节奏和谐,多表现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学术界有几种说法:有说起源于战争的“战争说”,其主要依据是,土家先民——巴人,参加“周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在阵前跳起了“巴渝舞”,巴人后裔土家人,将“巴渝舞”演变成了今天的“摆手舞”。有说产生于宗教的“宗教说”,土家族敬奉的祖先八部大王勇猛善战,奉黄帝之命出征而胜,黄帝封其为“八部大神”,土家人不忘祖先圣德,兴“舍巴节”跳舞以示纪念;有源于喜庆胜利的“庆功说”,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永顺、保靖土司王带人马前去作战大展雄风,被誉为“盖东南功第一”。荣归故里时,家乡父老举行盛大集会,跳摆手舞以示庆贺,从此,兴起一年一度的摆手节;有说来源于生产生活的“模仿说”,土家人喜歌好舞,摆手舞中许多舞蹈元素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战争、打猎、生产劳动等动作和场面,惟妙惟肖;还有说源于驱邪纳祥活动的“祭祀说”,所谓“摆手唱赋,铲除不祥”,就是说兴“舍巴节”,跳摆手舞,是为了驱逐邪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山寨太平。
总的说来,土家摆手舞源远流长,与土家先民的祭礼仪式及古代“巴人舞”有着渊源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各种文化因子,才形成了现在的土家摆手舞。摆手舞反映了土家人对神灵的敬畏和祖先的崇拜,对于现实环境的抗争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摆手舞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在摆手堂举行,单日起,单日结束,由土老师带领,仪式非常庄重,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土家族聚居的山寨一般都有摆手堂,多为方形塔式建筑,雕梁画栋,正殿供有“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的塑像,堂前坝子宽阔,堂后茂林修竹,自然环境十分宜人。
摆手舞有小摆手(文摆)和大摆手(武摆)之分,跳小摆手的时间为一天一夜,在各村寨举行,规模较小,一年一次;跳大摆手要进行三天三夜或五天五夜,是十里八乡的土家人集中到某个摆手堂举行的规模较大的摆手活动,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如今,摆手舞的内容、形式,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活动的规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黔江的大众广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随着音乐声响起,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各族群众自发地排好队形,跳起土家摆手舞。上至耄耋老者,下至蹒跚幼儿,无不翩翩起舞,如痴如醉。舞蹈动作优美舒展,让人目不暇接;队形变化有序,令人眼花缭乱。黔江的广场摆手舞活动,赋予了土家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全新的文化内涵,并将进一步发扬光大。舞向全国,舞向世界。
动听民乐
吹莽号
黔江的土家族、苗族,除了喜爱锣鼓、唢呐、咚咚奎等乐器外,还喜欢吹奏莽号。制作莽号的材料,有用金属的,也有用木料的,一般由莽哨和莽身两部分组成。过去土家族跳摆手舞之前,就吹这种高亢激昂的莽号,其他一些喜庆之时也有与唢呐配合吹奏的,颇为独特。
打镏子
土家族的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而这些打击乐中,最使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是“打镏子”。打镏子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语称“家伙哈”或“五子家伙哈”,汉语叫“打挤钹”。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渲染气氛,热烈欢快,是土家人最喜爱的器乐合奏,也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一支镏子队伍一般4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4件青铜或黄铜乐器,均系民间手工铜匠用熟铜精工制作而成,形状与汉族的明显不同。土家族的“打镏子”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有它自己独特的乐汇、乐句、乐段和曲牌。曲牌大体由头子、镏子两大部分组成。头子部分,千变万化,也是曲牌的主体所在。镏子部分由绞子、牌子、镏子三部分组成。土家族镏子曲牌,据说有300余种。以现存的近100个镏子曲牌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即指以自然界动物的叫声或行动声为乐思的曲牌,如“喜鹊闹梅”、“鲤鱼漂滩”等;绘神类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曲牌则以抒发人们的美好、吉祥的感情为创作动机,如“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多在喜庆时用之,再配以“安庆”、“迎风” 等唢呐曲牌,吹打合一,空谷传音,喜气远溢,实为打击乐中所罕见。土家打镏子不仅是土家族的民间文化之花,而且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婚俗-哭嫁
哭嫁
土家族的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一般是自由择配。未婚青年男女,只要双方互相爱慕,经“梯玛”(土老师)作证,便可以成婚。
自清“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便是封建包办婚姻,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一般都要经过求亲、订婚、结婚、闹房、回门等程序。
土家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待嫁姑娘按习俗规矩就要哭嫁,开始是隔一夜哭一次,后来每夜都哭,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至7天,全村寨相好的姐妹和姑嫂、伯娘、婶娘都要来陪哭。其家族亲友都要准备一餐丰盛的菜饭,宴请即将出嫁的姑娘,这叫作“陪嫁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等。哭嫁的形式,有对哭、群哭、顺哭、间哭,这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有较大的区别,是土家族哭嫁仪式的独特之处。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挚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梳头戴花。戴花前,要请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绞去脸上的汗毛,修好眉毛,并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缠上红头绳,插上各种头饰。接着,举行隆重的戴花仪式,新娘要以哭答谢前来给其戴花的亲戚。有文人墨客的竹枝词写道:“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朝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 描写的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