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阳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 正阳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40091435181/2022-00219
  • 发文字号 正阳办事处发 〔2022〕95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 成文日期 2022-08-29
  • 发布日期 2022-09-02
  • 文件标题 黔江区人民政府正阳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正阳街道
  • 有效性

黔江区人民政府正阳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的通知

正阳办事处发 〔202295

黔江区人民政府正阳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居委会,街道有关科室(中心、站、所):

现将《创新“五社联动”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黔江区人民政府正阳街道办事处

2022829

(此件公开发布)


创新“五社联动”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重庆市黔江区民政局关于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意见》(黔江民政〔202242号),将“五社联动”机制嵌入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优化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为基层公共服务赋能,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以下简称“五社联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社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优势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发掘和利用社会慈善资源,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新“五社联动”机制,要以促进多方主体协同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以培育壮大“五社”要素、推动“五社”协同发展为工作重点,实现“五社”优势互补、有效联动,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作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覆盖率2022年末达到100%;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8人,城乡社区工作者持社工证比例达到15%;城市社区平均拥有12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6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按七人普的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2%,朝阳社区1178人,群力社区1638人,桐坪社区1280人,积富社区2733人,团结社区366人,全街道共7195人。每个城乡社区拥有1家以上登记或备案的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率先在街道结合社区综合体建设,打造一个“五社联动”示范点,在三年内实现街道“五社联动”示范点全覆盖,“五社联动”机制全面嵌入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工作,得到普遍运用,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主要任务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有关制度,“五社联动”工作中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由社区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在社会组织中应建尽建党的组织,注重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社会组织负责人,依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社会组织章程,确保社会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服从服务大局。抓好党建带群建,推动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推动党的组织向最基层延伸。注重将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及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中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推进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以社区党员为骨干,包含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成员及业主委员会、驻街道单位等多方治理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加快拓展“五社联动”依托载体。做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打造“武陵会客厅——社区综合体”。结合社区综合体建设,重点打造朝阳社区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示范点。集合社区服务用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公益便民服务、相关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融合“资源集聚厅、社区议事厅、文体活动厅”等功能,使居民能就近获得更齐全、更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安民服务,实现社区亲民化,在党工委办事处和群众之间搭建“连心桥”。加大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力度,通过实施一批项目计划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健全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互助帮困协会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登记认定为慈善组织,支持依法设立社区基金。不断拓宽“五社”参与基层治理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五社”各自功能和优势,优化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凝聚为民服务合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丰富完善“五社联动”服务内容。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到2022年末实现社会工作站、社区社会工作室全覆盖。构建“四走四化”新模式,坚持资金跟着品牌走,品牌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体系走,体系跟着民生走,支持承接运营街道社会工作站的社会组织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围绕社区扶老、助困、恤孤、助残及社区治理等领域,为辖区群众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心理疏导、情绪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加强志愿者服务管理,鼓励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社区治理。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相关社会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和本地优秀人才投身街道“五社联动”建设,推动实现社工本土化。支持驻站社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为获得资格证的人才发放一次性职业津贴,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服务专业化。支持社会组织和社工站开展城乡社区居民需求调研,针对性建立基层社会服务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工站在完成购买服务基础指标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展更多的专业服务,实现项目清单化。推进互联网与“五社联动”深度融合,完善“五社联动”信息收集、共享、调处、反馈机制,推动“五社”资源清单与居民需求清单的多渠道、便捷化、精准化对接,实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管理,实现管理信息化。

(四)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助推养老服务。通过由社会组织承办运营养老服务中心(站),街道与东方惠乐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东方惠乐养老服务中心与各社区养老服务站签订“中心带站建设进家庭”管理运营模式——打造群力社区“六送六进”多维养老幸福村示范社区,促进养老服务设施有效运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送医进村,实现康养幸福。加快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与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协同发展,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设施医养深度合作,继续落实医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基金救助等政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减轻老年人大病救助负担。开展送浴进院,实现清爽幸福。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站)、助浴快车,为散居失能特困以及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助浴、修剪服务。开展送跞进坝,实现平安幸福。继续实施一批特殊老年人无障碍改造和适老化改造,加快推动老年人智能设施的推广和使用,推动老年人智慧出行。开展送爱进门,实现情满幸福。依托基层党员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定期探访等服务。开展送悦进寨,实现畅享幸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组织、志愿者组织开展社区、小组活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设立老年人互助组织、成立关爱老年人社区社会组织,深化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实践探索,推行互助养老。开展送需进家,实现享用幸福。依托社工站、老年协会,开展老年人需求评估,建立老年人物资需求清单,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送货快车、互助组织,实现老年人物资低成本快速流动。

(五)广泛开展“五社联动”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五童友好社区”,带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整体推进。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开展小组、个案、主题活动以及其他救助帮扶,加强未成年关爱保护。实施“童网行动”,依托区未保中心、街道未保工作站、社区未保工作室三级阵地,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网、政府保护网、社会保护网、互联互通网,完善未成年人服务网络体系。实施“童德行动”,开展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劳动体验活动和儿童公益培训,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劳动观、世界观。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实施“童心行动”,开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依托专业社工开展个案、团体辅导,提供生活、成长、心理等辅导教育,开展家庭亲子教育,推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施“童伴行动”,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建立童伴之家、开展定期走访、建立个人档案,为特殊困难儿童提供关爱保护。实施“童安行动”,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宣教活动,抓好防心理疾病、防溺水事故、防网络沉迷、防虐待欺凌、防性侵伤害、防诱骗拐卖、防食品中毒、防毒品侵害、防交通事故、防火灾危害等十项重点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安全。

(六)建立健全“五社联动”运作机制。规范城乡社区协商运行机制和流程,将城乡居民问题诉求通过议事协商的方式进行分类分责处理。坚持在城乡社区协商中吸纳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代表、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代表参与,针对居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设计可实施、可操作、具体化的社会服务项目。坚持在项目运作中实施“五社联动”,依托城乡社区等各类社会服务平台,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两委”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整合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者等社会资源,采取微创投、微治理等形式,面向居民开展项目化的社区服务与活动。支持社会组织开发设计公益服务项目,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合作开展募捐活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导公益慈善资金通过购买服务、设立专项基金、公益创投、积分激励、项目大赛等形式,拓展社区服务渠道,丰富社区服务资源,打造社区服务品牌。鼓励实施慈善款物募用分离,慈善组织等资助型组织负责募集款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服务型组织负责调研需求和开展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量协同,实现慈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机制,在应急状态下,由社区“两委”统筹调配辖区各类资源和力量,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五社联动”工作。

(七)持续壮大“五社联动”人才队伍。持续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现有社工站专业人才带动作用,加快社区工作者“社工化”培育和转化,拓展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将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全区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实施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发展工程,培育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动员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等带头加入,发动社区居民、物业企业员工、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推广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协作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公益慈善项目策划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谭颂、副组长徐小琴,成员陈书文、彭军、姜龙、李卫东和各社区书记。深化与构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关爱保护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将“五社联动”工作纳入基层治理重要内容。在区民政局指导下加大阵地协调、资源融合力度,逐步实现联动任务标准化、服务人员社工化、项目实施专业化,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相关业务统筹谋划、项目整合推进,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职责分工。街道民政和社会事务办、社保所做好“五社联动”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绩效评估、经验推广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支持社会工作站发展,发挥专业社工作用,开展“五社联动”项目策划、服务管理监督、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公益慈善资源整合,指导社区开展服务。社区要统筹推进“五社联动”项目落地落实,满足居民需求。

(三)加强督导检查。“五社联动”创新工作内容已纳入今年区委区政府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予以通报。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