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简介(2024年版)
【概 况】濯水镇位于黔江区南部,距黔江城区26公里。东邻马喇镇,南连阿蓬江镇,西接太极镇和水市镇,北界冯家街道和水田乡。渝湘高速、国道319线、渝怀铁路纵贯全境,设有渝湘高速出入互通,距黔江火车站16公里,距武陵山机场18公里。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4个村,79个组,10309户28792人,其中城镇人口15245人。有耕地面积37825亩。集镇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4万人。有个体工商户948户、企业260家。集镇基础设施现有水厂1个、临时农贸市场1个、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中转站1个。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643.2万元,同比下降7.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21元,同比增长7%。森林覆盖率68%。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特色小镇,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中心集镇。濯水景区于2020年12月30日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制沿革】以境内濯河坝(又名濯水坝)而得名。“改土归流”后,属酉阳县上际里。民国17年(1928)属酉阳县北三乡;民国24年(1935)为酉阳县第三区濯河乡,后更名为濯水乡;1952年7月从酉阳县划入黔江,属黔江县第八区;1956年2月属黔江县濯水区;1958年10月建立濯水公社;1968年9月更称濯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改称濯水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1月改称濯水乡人民政府;1984年11月属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濯水区;1985年7月撤销濯水乡,设立濯水镇,建制不变;1993年12月属黔江自治县濯水区工委。2000年9月黔江区建立后,乡镇职级升为县处级;2001年11月区内实施“撤区并乡建镇”的行政体制调整,组建新乡镇,由原濯水镇(17村115 组)、濯西乡(13村83组)、蒲花乡(7村55组)合并为濯水镇,辖原濯水镇所属行政区域,设2社区10村79组。2007年,三门、柏杨、乌杨村改为三门、柏杨、乌杨社区,撤销龙门村、泉门村、千坪村,至此,全镇为5社区4村79组。其后,建制未变。
【行政区划】辖5个社区4个村(濯水、蒲花、三门、白杨、乌杨社区,桐木、五福、堰塘、双龙村),79个组,10309户28792人,其中城镇人口15245人。
【地理环境】濯水镇位于黔江区南部,距黔江城区26公里。东邻马喇镇,南连阿蓬江镇,西接太极乡和水市乡,北界冯家街道和水田乡。地势东为五福岭山,西有麒麟山,中间为阿蓬江冲积平坝,阿蓬江由北向南穿越全境,沐珠河(母猪河)、蒲花河自西向东注入,形成了独特的“两山一江一河”地形地貌。海拔最高1434米,最低412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渝湘高速、国道319线、渝怀铁路纵贯全境,设有渝湘高速出入互通,距黔江火车站16公里,距武陵山机场18公里。实现2小时内到达武陵山周边市、区(县),8小时到达毗邻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643.2万元,同比下降7.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21元,同比增长7%。
——旅游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一江一河,水碧波清,鱼虾嬉戏,柔柳拂岸,婀娜多姿;两山,山峦绵延起伏,绿树成林,青山远黛,近水含烟。旅游景点众多,风雨廊桥、土家吊脚楼、青石板街、“天理良心”道德碑、后河古戏、天生三桥、暗河溶洞、蒲花现代农业园、蒲花“三潮水”等。黄泥垞“红军渡”昭显昔日红军英勇雄姿;古朴蒲花暗河“天生桥”,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于风景秀美的蒲花河上天生一桥,桥下是波涛涌动的暗河,可以漂流尽兴,峡谷探幽,桥上是宽广的田野,似“桥”不是桥,是“天生桥”;建有面积500亩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个,现有红心柚、黄金梨等特色水果,伴以优美的蒲花河美景,成为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传统风情韵味独具,阿蓬江,龙舟竞渡;土家吊脚楼,风姿绰约;“绿豆粉”小吃,回味无穷;后河古戏,古朴隽永。2020年12月30日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文化底蕴丰厚。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蒲花社区官陵墓群、濯水古镇古建筑群(包含龚家抱厅、樊家大院、光顺号、汪本善旧居、汪家作坊、余家大院);有乌杨社区洗墨桥、蒲花社区灵应寺遗址、三门社区宋代石鸡陶窑遗址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濯水后河古戏、濯水绿豆粉、濯水石鸡坨土陶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驾机起义归来的徐廷泽、酉阳直隶州教育会长刘泽膏、科学家汪本善、气象学家龚沛光、西藏平叛一等功臣胡汉钊等历史名人。旅游以农旅、文旅、商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先后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因为爱情·邂逅廊桥七夕追爱”、“多彩中华—少数民族电影展”、“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重庆黔江站”、“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等大型活动。荣获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及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中心集镇等荣誉称号;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分别获评“中国楹联文化名镇”、“中国楹联文化名桥”,成为重庆直辖二十周年十大旅游名片和十大地标名片。
——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向高质量方向迈进。一是旅游产业回暖向好。全年举办“中国第一鹊桥会”等文旅活动50余场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旅游实现恢复性发展。二是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完成非粮化整治472.47亩、耕地恢复补足319.71亩,全年播种粮食作物4.4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种植蔬菜及食用菌3821亩,产量5149吨;稳步发展传统骨干产业,其中烤烟种植4070亩,收购烟叶7659担,产值实现1249.6万元。管理有效桑园6025亩,收购蚕茧3323担,产值实现754.6万元。出栏生猪5.8万头,产值实现1.2亿元。优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400亩三门柑橘园和700亩乌杨桃子基地,全镇柑橘产量达到2930吨,桃子产量达到25吨,创历年新高。
【社会发展】集镇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有个体工商户948户、企业260家,集镇人口1.4万人。集镇有水厂1个、临时农贸市场1个、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中转站1个。有中学1所、小学2所;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9个;拥有国土、派出所、法院、交警队、市场监管、金融、通信等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