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沙坝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 沙坝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索引号 115001140091436225/2021-00004
  • 发文字号 沙坝府文〔2020〕38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公文
  • 成文日期 2021-04-15
  • 发布日期 2021-04-15
  • 文件标题 黔江区沙坝镇人民政府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发布机构 黔江区沙坝镇
  • 有效性

黔江区沙坝镇人民政府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黔江区沙坝镇人民政府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决策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今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镇级法治政府。

(三)基本原则。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四)衡量标准。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二、主要做法和具体措施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对党委的重大问题、政府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重大事项,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

2.坚持党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落实“两个责任”。围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四个亲自”、“六个带头”有关规定,发挥反腐倡廉表率作用,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0问,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分管责任和“一岗双责”。

3.坚持依法行政,提升建设水平。我镇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状元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融合示范点建设、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方面的问题,积极疏导,并做好法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4.强化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执政。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依法行政工作相辅相成。强化监督执纪管理。重点对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脱贫攻坚等领域加强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队伍”进行清理和规范,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5.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制和长效机制,提升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完善体系、提高效能;改善条件、保障运行”的原则,制订了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防洪工作预案、维稳应急预案、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关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烟花爆竹事故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6.坚持从长远着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和推进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镇长具体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责任目标细化到领导到办站所到人,层层负责。三是完善了考评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及时制定下发了《沙坝镇依法治镇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7.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管理,落实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

8.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坚持定期清理和专项清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每两年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法规或上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9.全面构建“谁执法、谁普法”的大普法工作格局。落实普法责任,明确普法任务,推动把执法、司法的过程变为普法的过程。进一步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健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规范和强化推进全民普法守法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联动和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全民普法守法工作的有序推进。积极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加强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利用新媒体普法的积极性,发挥集群效应。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0.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坚持由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政府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刚性约束,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1.积极做好法治示范创建工作。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多形式地开展创建活动。一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权力,促进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建立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镇境内未发生一起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三是加强市场管理,保护合法权益。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窝点,全镇未发生一起销售伪劣商品案件。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2.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各方面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在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下,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制度。

1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责任倒查和“一案双查”,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4.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及时研判当前的治安问题及治理措施。与辖区派出所配合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及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对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清理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今年共化解各类民间纠纷216余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民转刑”案件。

15.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通过法治精神的培养,控增量,减存量。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支持和引导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传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展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建立完善镇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点(窗口),引导和支持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不断向涉及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领域延伸,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适用范围,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

16.狠抓重点对象学法。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讲话等精神,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18余次。二是狠抓青少年在校生学法。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和“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三是狠抓社区矫正人员学法,确保全镇安全稳定。四是狠抓流动人口学法。针对流动人口流动性大、难以集中的不利因素,利用“三月法治宣传月”“六月安全宣传月”等集中宣传月以及节假日、赶场日组织积极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农民工维权条例》等法律法规。五是抓好村民学法活动。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群众会、院坝会、扶贫进村入户等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学习法律法规知识。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17.有效落实“七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七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意见,在巩固“六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对启动、实施到验收都进行了细化分解,对经费保障作了严格的要求,以此提升我镇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运行质态。

18.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加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力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学习内容,纳入教学课程,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培训、晋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健全完善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和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推动考试与旁听法庭审判相结合,有序组织相关领导干部旁听有关职务犯罪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庭审判。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定,加强监督,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加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责任倒查机制和终身追究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制度,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办法,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反面警示教育,及时通报有关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19.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各办站所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部门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20.多措并举,普法阵地建设到位。各村(社区)均设立了法制宣传栏,张贴了固定宣传标语,在集镇采取悬挂横幅,积极营造浓厚的法治创建舆论氛围。2020年,全镇共举办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余次,印发普法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各类普法标语30条,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完善了各村(社区)公开栏、办公打印等设施设备,建强了服务群众平台;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成村(社区)“网格+支部”设置,优化了7个基层党支部、37个网格党小组;积极规划建设“党群工作室”,为活动开展提必要服务场地;加强党建网络平台建设,强化党员微信、Q党建群管理,发布党建信息800余条;认真推广群工系统,办结群众反映事项58条,反馈率、及时率达100%,群众满意率在100%以上。

21.广泛开展法治创建。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法治创建活动。结合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法治机关、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行业法治创建活动,积极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制度,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

22.加强法律服务。建立完善镇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点(窗口),引导和支持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不断向涉及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领域延伸,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进村(社区)设立“法律诊所”,建立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适用范围,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

四、存在不足

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二是依法行政相关制度有待完善。三是极少数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轻法治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四是各单位、各村(社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思想认识,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执行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计于基层,深入到村(社区)一线化解矛盾、现场推进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克服求安稳、患得失、畏首尾的消极心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善闯敢拼的锐气。

(二)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效果。一是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氛围的营造,在重要交通路段、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地设置永久性法治宣传阵地,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着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二是依托“法律八进”,结合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三是以案说法,以事实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提高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