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商务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您当前的位置: 区商务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黔江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函

日期:2023-06-07


公开   A类

黔江商务函〔2023〕21号

重庆市黔江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函


田茂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升级山韵黔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建议(提案)》(第2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山韵黔江”是黔江区域公共品牌,于2017年12月在渝交会上发布。该品牌围绕我区旅游、文化、农业、电商四大核心板块,着力挖掘黔江旅游资源、民族文化、优质农特等产品品牌特色,提升产品知名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准入标准。为了推进“山韵黔江”品牌的使用和管理,申报了“山韵黔江”区域公共品牌图形著作权,明确了“山韵黔江”公共品牌使用的准入细则,要求“山韵黔江”系列产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确保其品质、信誉及特色,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升级溯源系统。通过建设黔江农特产品溯源平台( http://qjntcpsy.com),实现了对部分“山韵黔江”系列产品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信息进行监控追溯和实时查证,截至目前,实现食用农产品动态溯源4款,静态溯源30款,让渠道和消费者都能透明清晰的了解到产品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山韵黔江”公共品牌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打造乡镇类目品牌。为了进一步强化品牌渗入度,保证更多满足条件的企业能够参与其中,从2018年至今,我们陆续打造了“塞上邻鄂”“云上水市”“凤舞白石”“忆久杉岭”“山水金溪”“阿蓬江柑橘”“白石血桃”等多个乡镇类目品牌,从而对“山韵黔江”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了补充和支撑。

(四)推广品牌应用。截至目前,黔江区内已有黔江藤茶、猕猴桃、尝必乐、深耕等60余家企业、100余款产品申请并通过了“山韵黔江”公共品牌的使用,在包装上印制使用“山韵黔江”公共品牌标识。总体来看,公共品牌在区内影响力较大的单品和体量较大的农特产品经营主体上实现了全覆盖,品牌带动力成效初显。

(五)开展品牌升级。2023年,我委聘请专业团队,启动了“山韵黔江”品牌培育提升工作,围绕“黔江羊肚菌”“黔江鸡杂”“武陵黑猪”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个性化品牌前期策划,统一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等,通过解决品牌培育“第一公里”问题,激发企业开展“三品”建设内生动力。

二、存在问题

自2017年“山韵黔江”区域公共品牌诞生以来,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2019年《商标法》修订后,“山韵黔江”作为集体商标注册受到了限制。二是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由于缺乏有经验的品牌运营团队,“山韵黔江”仍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现象,特色品牌打造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紧紧围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高地”两大目标,着力实施好大品牌建设行动。

(一)理顺运营机制。联动一产、二产,出台“山韵黔江”品牌培育方案,探索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或国有平台,逐步实现对“山韵黔江”品牌市场化运营管理。

(二)持续品牌升级。围绕“黔江羊肚菌”“黔江茧丝绸”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黔江鸡杂”“黔江珍珠兰茶”“黔江牛肉脯”“羊肚菌”“武陵黑猪”“茧丝绸”等特色农产品,梯次开展个性化品牌建设,统一口径宣传营销。依托市场主体力量,持续推动“山韵黔江”新品开发。推动西兰卡普、土家老布鞋、土家饰品、石鸡坨土陶等黔江文创产品适应国潮消费需求。

(三)加大宣传营销。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宣传,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广告牌、网络媒体、自媒体、线下体验店、展会促销等传播方式,将“山韵黔江”品牌传播出去。

此复函已经何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商务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

 (联系人:龚李,联系电话:023-79230258)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