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的通知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通知
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机关各科(室):
经局党组同意,现将《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总结经验,及早谋划2025年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1月20日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委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谋跨越、敢争先,促改革、强创新,抓党建、优作风,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化。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8天,同比增加3天,排名全市重点区域第1名。阿蓬江两河断面、中井河马斯口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其中,阿蓬江两河断面4个月为Ⅰ类,中井河马斯口断面2个月为Ⅰ类),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连续1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
一、紧盯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超常规“治气”。编制《黔江区2024年强化重点区域秋冬季“治气”攻坚战方案》《环境空气质量PM2.5防控“一点一策”》,聚焦扬尘、露天焚烧、餐饮油烟及烟花爆竹禁放等关键领域,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责任。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城区6个街道和城周4个乡镇成立巡查小组,实行“5+2”“白+黑”巡回执法,累计出动人员45000余人次,督促重点区域内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十条控尘”措施,及时制止露天焚烧2600余起,发放防治臭氧污染告知书1206份,累计检查餐饮单位1470家次,发现问题并现场督促整改254家次,完成机动车道路抽检3011台,淘汰老旧车607台。进一步延展禁燃禁放区域,强化源头管控。完善36家重点涉气企业“一厂一策”措施和“应急减排清单”,累计完成氮氧化物减排295.5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62.3吨、化学需氧量减排598吨、氨氮减排17.2吨。积极开展惠民工程,为旅游学院、区政府食堂、司法局住宿楼等73个点位进行餐饮油烟改造。设置7个腊制品集中熏制点,免费为城市建成区居民烟熏腊制品55余万斤,惠及5100余户2.7万余人。
(二)大力“治水”。制定《黔江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全面完成辖区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和溯源工作,排查问题排口105个,整治完成问题排口67个。启动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开展太极河、袁溪河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开工建设黔江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洞塘、老窖溪、马家沟、盖坪水库)环境问题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4座,新(改)建城镇雨污管网19.2千米。认真落实“河长制”责任,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437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562个。
(三)聚力“治土”。建立建设用地联动协调机制,精确开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持续推进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强化8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管理,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开展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39个村社耕地周边涉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和25家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依托巴渝治废系统,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193家次、申报登记192家次,核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个,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30个。
(四)协同“治乡”。1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清零,覆盖面积7520平方米,惠及人口1700余人。完成21个村环境整治和26个村污水治理(管控),累计完成13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治理(管控)率达78%。太极镇金鸡坝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成功纳入市级以奖促治项目库。统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农膜回收等工作,整改畜禽养殖问题。
(五)守好“宁静”。制定《黔江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划分区域54个、面积9.65平方公里。新建投用2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加强噪声污染源头管控,扎实开展高、中考禁噪专项行动,加大噪声投诉查处力度,成功创建市级“宁静小区”1个,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二、坚持生态优先,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六)绿色低碳促转型。推进实施《黔江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3家,规上工业综合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4%、10.2%。加大老旧车辆淘汰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大力推动风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青杠储能电站,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全容量年发电量达3.5亿度。持续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促成气候投融资项目9个,举行银企对接会2场,形成经典案例9个,绿色贷款余额74.9亿元。
(七)生态管控筑本底。印发《黔江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监督检查和生态保护红线双月监测,核查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线索点位39个。加强武陵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管理。推深做实林长制,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森林管护248万亩,营造林21.19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办理赔偿案件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20.6万元。
(八)示范建设显成效。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获批重庆市首批、渝东南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县,阿蓬江流域被命名为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1个,《因地制宜推行“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新模式,以点带面拓宽“无废城市”建设绿色新路径》获评市级“无废城市”建设精品典型案例。无废指数排名全市第20名(A档)、渝东南同组第1名。
(九)强化服务助发展。建立提前服务机制,梳理形成2024年度服务项目清单,完成环评全流程在线审批30件,执行环评“豁免”区级重点项目39个。落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精准帮扶企业解决生态环保难题18家次,指导服务项目落地85人次。提前论证中能建黔江风电、30万吨再生铝等40个项目落地可行性,争资助力弘龙水泥开展窑炉废气深度治理。将34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评选环境诚信企业11家,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问题159个,依法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4起,有效助企减负纠错。
(十)宣传引领促共识。多矩阵开展宣传,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信息120余条,在国家级、市级媒体网站发布20余条,黔江电视台播报30余条,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美丽黔江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场天活动”“六进”等专题宣传活动10余场(次),召开新闻发布会4场,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
三、坚持问题导向,交出环督大考满意卷。
(十一)信访投诉处置高效。整合畅通各类投诉渠道,强化部门、属地政府联动,加大噪音污染、餐饮油烟、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并举一反三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全年共处理环境投诉335件(同比下降13%),办结率、回访率均为100%,无因环境问题导致的进京、上市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
(十二)问题整改坚决有力。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8件群众举报件和67个反馈问题全面整改清零,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整改工作得到家军书记现场调研高度肯定。深化落实“生态报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累计纳管问题1023个,整改完成982个,整改率达96%,“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问题”2个整改案例入选“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示范榜。
(十三)配合督察高质高效。制定《黔江区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组组建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全区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一盘棋”工作格局,高效做好督察组组长来黔调研、督察组下沉督察等各项工作。交办群众投诉件仅8件(数量全市最少)并全部办结,督察报告反馈的“中铁八局蓬东乡临时取料场问题”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改。
四、强化除险清患,筑牢辖区环境安全线。
(十四)严密防范风险。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管理,修订政府预案2个、企业预案38个,新增工业企业风评和预案备案7家,开展企业风评和预案质量抽查35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开展2024年度环境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建成800平方米环境应急物资仓库。与湖北省恩施州签订《郁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高质量举办“2024年渝鄂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整治,发现整治一般隐患212个。 “一河一策一图”现场核查环境应急空间设施16处,整改问题4个,风险企业覆盖率100%。
(十五)严格规范执法。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跨部门联合执法要求,完成抽查任务207家次、跨部门联合抽查18家次,上传移动执法记录610条,实现抽查对象、执法机构及人员月活跃度3个100%。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99.25%。依法查处违法行为22起。4起案件入选全市典型案例。
(十六)精准数据监测。高质量完成辖区水、土壤、大气、噪声等各项监测任务,上报数据15110余条,为科学治污提供数据保障。完成渝东南片区饮用水源和地表水监测,上报数据7100余条。建成投用段溪河水质监测站。安装高空瞭望点4个,全天候、无死角监控露天焚烧情况。
(十七)强化数字赋能。迭代升级生态景观板块,建成11条跑道、38条子跑道,梳理262个常规指标、39个KPI指标。率先贯通“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三大应用,实现应贯尽贯。“露天焚烧火点处置”一件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分别在大气污染防治和渝鄂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中形成实战应用,实现研判、分发、响应、处置、上报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控。
五、强化职责落实,有序推动专项工作。
(十八)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学法、用法、普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将依法行政贯穿在环保工作全过程。完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律师顾问制度,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严把规范性文件、执法案件等审查关。严格实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面依法履职,严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主动公开政务信息630余条,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
(十九)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立足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际,持续选派党性强、政治觉悟高的3名党员驻村帮扶,助推艾子村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精准监测帮扶,动态清零返贫风险,跟踪落实资助减免政策。定期对艾子村进行专题调研,落实10万元助力“污水零直排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
(二十)千方百计争资立项。争资到位3477.4万元,超M0目标69.3%。新谋划包装项目8个。新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个,招商项目到位资金3416万元,三年签约项目开工率100%。
(二十一)统筹落实各项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统筹推进国家安全、深化改革、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城市创建、两违“整治”、民族宗教、双拥、反诈、值班值守、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
一年来,我们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营造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黔江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建筑垃圾处理、畜禽污染防治等领域问题依然突出,PM2.5年均浓度指标完成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改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局将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安排,以党建统领“885”为统揽,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推进美丽重庆建设。聚焦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焦问题整改,抓好各类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做好配合市级第二轮第三批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聚焦服务与发展。倾力助企解困,持续提升审批监管服务效能。聚焦队伍建设,锤炼过硬本领,推动“数智”赋能,以实干笃定前行,用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交出高分“生态报表”,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