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审计局 关于2023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公告
重庆市黔江区审计局
关于2023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公告
(2025年3月19日)
2023年11月27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黔江区2022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跟踪督办,持续抓好后续整改工作”“深化问题研究,强化结果运用,不断提升审计监督实效”和“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监督重点,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3条审议意见。区政府及区审计局认真落实审议意见,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体为:
——强化跟踪督促,审计整改成效较好。区政府及区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区委审计办制定《黔江区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和《市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实施规则(试行)》,进一步压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区政府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在2023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对5个单位进行加扣分;依托区委“八张问题清单”工作,适时开展工作调度,分类进行跟踪督办,“审计问题清单”2023年度综合考核黔江区位列全市第7名,成效较为显著。区审计局常态化开展跟踪检查、督促,相关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要求,上年度工作报告反映的235个问题中,截至2023年6月底,已完成整改219个,需持续整改16个(未到整改时限问题12个),综合整改率93.19%。
——强化结果运用,监督实效不断提升。认真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深层次揭示问题,深挖问题产生根源,针对性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力求以审促改、以审促管;区财政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2023年组织对228个预算单位实施项目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工作,并根据监控和评价结果调整收回资金694万元,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开展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范围,与部门评先评优及经费安排挂钩,对绩效差的项目次年不再安排预算资金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考核约束。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发展较为有力。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区政府及区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着力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以及提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共完成审计项目17个,揭示问题181个,涉及问题金额34.65亿元,核减公共投资2998.82万元,撰写审计要情、专报20篇,移送违纪违法违规案件线索5件。
一、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审计情况
(一)预决算编制及执行方面。违规代编预算5559万元,未及时分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7734万元;231个单位项目预算未聘请专家公开评审;10个单位无预算采购265.24万元,9个单位超预算采购 3552.55万元;1个单位年末突击花钱23.31万元;6个单位预算一体化中银行账户信息不完整,4个单位银行账户未及时撤销;4个单位预算公开不规范;14个单位决算列报不实。
(二)财政资金管理方面。未按计划消化以前年度财政对外借款80584.99万元,未及时收回统筹财政存量资金4147.17万元,未按时缴库专户利息收入40.76万元;1个单位违规兑现涉农专项资金3700万元;2个单位违规出借财政资金51176万元;2个项目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涉及资金8026.36万元,虚列支出2005.01万元;1个项目应开工未开工,滞留财政资金3019万元等。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未及时收回逾期借款5410万元,未及时归还借款100万元;
挪用专项资金4384.53万元,滞留土地报批费1778.94万元;欠付4个项目工程款942.8万元;欠收土地复垦费33.58万元;3个所属单位虚列租车费13.95万元;非税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165.65万元;财政资金闲置1528.45万元;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管理机制不健全,违规向已死亡人员等发放救助124人(户);应享未享巨灾保险理赔12人(户);应退未退风险抵押金74.95万元;转移隐匿公用经费结余17.28万元。3个单位预决算编制不规范、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问题。
三、重点专项调查情况
(一)黔江区2013年以来完工(关账)国外贷援款项目资产管理使用专项审计情况。
1.项目实施及监管方面。林业专项贷款项目调整未通过本级报批,且项目实施效果不佳;1个制药公司未经审批将专项贷款项目部分种植地点调整到区外,将租地造林模式变更为成品收购模式,将青蒿、银杏间种变更为分别种植;1单位虚报经济林面积52.77公顷,涉及贷款资金813.71万元。
2.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方面。世行贷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报账审核存在账证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55个村卫生室未办理项目竣工结(决)算;7个村卫生室、128个已完工建设项目和50宗设备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15个村卫生室闲置、2个村卫生室报废。
3.资产使用和效益方面。林业项目未实现生态及产值绩效目标;1个基地猕猴桃苗木大量死亡,形成资产损失1197.67万元;1个基地10.3公顷核桃移栽至其他乡镇村,但未完善相关手续,导致失去资产控制权,形成资产损失96.05万元;1个项目后期管护不当,林木损毁较严重。
(二)黔江区蚕桑产业扶持政策专项审计调查情况。截至2022年底,在用桑园占全区累计栽桑面积的52%;2020—2022年期间,养蚕设施投入与养蚕规模呈反向变动,设施利用率不高。对全区存量桑园利用、乡镇真实发种情况等关键信息掌握不全;在苗木采购中把关不严,导致采购价格虚高,增大财政支出;超面积兑现4个乡镇补助资金49.22万元。欠收资产租赁费14.79万元。乡镇量桑养蚕执行不到位,形成共育损失;部分乡镇在蚕种投保环节未据实投保,加大财政支出负担;部分乡镇过度依赖蚕茧站,且缺乏应有监管,存在管理漏洞。1个乡镇蚕桑资金投入与产出不匹配,1个社区蚕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亏损营运,3个项目产能利用不足;6个蚕桑基地建设项目档案缺失、混乱。
(三)黔江区畜牧产业发展专项审计调查情况。未严格执行区内产业化奖励扶持政策,提前兑现补助资金36万元;对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备设施改造升级项目监管不到位,存在设备闲置破损、乡镇验收审核把关不严等现象;部分防疫物资账实不符。1个保险公司业务员挪用农户保费或收费后延迟参保,导致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等。
(四)黔江区城市管理局2020—2022年建设管理审计调查。
1.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建设程序管理不到位。9个项目未及时取得可研和概算批复;2个项目未取得概算审批手续;12个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证;26个项目未将施工图设计报主管部门审查备案;26个项目未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或方案;多个新建公厕项目投标文件雷同。二是合同执行管理不到位。4个项目设计不完善;3个项目项目经理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3个项目合同约定项目经理为同一人,且工期重叠;11个项目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同时在区城管局不同项目实施现场管理;6个项目负责人无相应资质;27个项目监理单位未按规范实施监理;部分项目监理单位未实施质量控制、造价控制等监理工作;部分监理人员同时在多个项目实施监理;2个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三是现场管理不到位。1个项目调整设计未履行变更手续;4个项目无依据取消实施部分建设内容,涉及合同金额11.34万元;5个项目将未实施或少实施建设内容纳入结算且区城管局审核通过,多计价款55.05万元;7个项目在竣工后仍在现场签证;7个项目现场未进行收方签证,涉及工程投资285.76万元;1个项目现场收方与经济签证不一致,涉及工程投资80.15万元。四是市政实施维修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项目从提出到结算均由下属单位独立实施,且未建立造价控制、质量管理等监督机制,存在管理漏洞;5个项目无设计图、竣工图等。
2.质量管理方面。15个项目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14个项目未按规定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理;16个项目未参与隐蔽工程施工检查和验收,未对隐蔽工程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管;3个项目未对建筑材料进场合格情况进行检查;12个项目未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材料送检;1个项目材料检测报告造假;6个项目路面混凝土厚度、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涉及合同金额1219.42万元。
3.结算及财务管理等方面。9个项目多计工程价款237万元,涉及送审金额2321万元,综合审减率10.21%;1个项目超进度支付工程款62.47万元;3个项目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结算审核费用0.87万元;2个污水管网项目污水接入情况不佳,未达到既定绩效目标。
(五)黔江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2021年春季学期在上一轮学生食堂大宗物资采购合同结束后,未重新组织招标,沿用上一轮供应商;多报学生人数获得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64.8万元。41所学校挤占学生营养餐伙食费35.81万元;23所学校未按规定据实结算并退还学生伙食费81.77万元;7所学校长期提供营养价值低的深加工食品;2所学校未按规定建立学生食堂双人采购和定期轮换制度。
(六)黔江区财政运行质效暨园区改革攻坚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1个单位虚增财政收入200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准备期职业年金个人欠费7580.37万元;1个单位2023年新增高息涉众“非标”债务364万元;4个单位违规出借专项债券资金78789万元;1个单位专项债券项目推进缓慢,导致资金闲置3991.22万元;1个单位提前支付债券资金500万元;1个单位使用再融资债券资金支付往来款项400万元;2个专项债券项目支出土地出让金等前期费用9508.75万元,但未形成实物工作量;1个单位与税收挂钩兑现32个总部经济项目地方财政贡献奖励22576万元;1个单位厂房闲置6.5万平方米、闲置率25.29%,园区土地“批而未供”4085.10亩;1个项目未按期交付房源220套。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管理不到位,存在面积不实、实施方案与验收结果不一致,以及未按规定实施抚育等问题,涉及7个人工造乔木班块、面积263.6亩;森林防火应急储备仓库管理无序;生物多样性专项资金结余277.13万元未及时上缴区财政;森林火情智能监控购买服务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完工、涉及服务费1543.14万元。
五、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6个项目多计工程价款2706.77万元;1个项目超进度支付工程款164.42万元、监理费30万元,1个项目超付工程款9.61万元,4个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1个项目征地成本分摊计价依据不充分;3个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走样;2个项目勘察、监理等规避招标或招标比选不规范;2个项目合同签订或执行管控乏力;1个项目现场管理不到位,导致增大投资782.94万元;2个别项目质量管理不到位;2个项目部分施工内容计价依据、设计变更依据不充分;5个项目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履职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六、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共向区纪委监委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2件,向区住建委移送问题线索3件,区纪委监委已立案调查案件1件,其余相关单位正在调查处理。
七、审计建议
(一)挖潜增收,节支降耗。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挖掘收入潜力,积极培植税源,全力组织收入;从严从紧强化预算编制及执行,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严控预算追加;继续压减财政支出,把过“紧日子”作为预算安排的长期原则,从严控制编外用工、购买服务等支出,降低财政支出负担;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规范财政资金调度使用,逐步清理财政借款、消化历年暂付款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强化统筹,优化结构。强化财政存量资金、使用低效资金核查和清理收回,统筹用于“三保”支出等重点领域;强化专项资金调度管理,规范使用专项债券等重点专项资金,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改革,把重点支出预算打实、打足,确保各项政策尤其是民生政策有效落实。
(三)规范投资,严控造价。遵循建设程序,严格招投标管理,按要求完善审批手续;强化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严格按合同督促约束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行为;严格建设标准,规范开展收方验收以及决算审核等过程监管,尤其是强化设计变更论证以及审查力度,严控投资规模,节约建设成本。
(四)压实责任,狠抓整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长效机制的要求,发挥“审计问题清单”工作机制作用,压实整改主体责任,立足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深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加强对审计整改的督查考核,对虚假整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