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司法局>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区司法局>动态

阿蓬江司法所:安置帮教念好“桥、心、情”三字经

日期:2020-09-11

黔江区司法局阿蓬江司法所围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主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念好“桥、心、情”三字经,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服务管理工作,着力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近三年来,累计妥善安置刑满释放人员46人。

搭“桥”铺路

关口前移+必接必送+政策协调

高墙内外无缝衔接

从高墙内走出来,马上就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给刑释人员具体生活带来困扰。对此,阿蓬江司法所采取关口前移+必接必送+政策协调来确保高墙内外无缝衔接。

关口前移,架起内外桥梁。通过开展核查回执工作以及在日常工作走访中,及时与服刑人员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引导亲属定期探视,与监狱共同做好服刑人员的思想引导工作,强化远程探视宣传,让服刑人员在高墙内也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积极准备,规划好服刑人员出狱后的生活。易某在监狱服刑表现良好,达到了减刑条件,但需先将法院判决的附加刑没收财产足额缴纳,于是他便向家中年老的父母求助,提供了卡号让父母转钱,两位老人在得知该消息后,因金额较大怕孩子是又在乱来在骗他们,迟迟下不了决心,于是便向司法所求助,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向监狱核实相关情况,并通过中国法律裁判文书网查找到了易某的判决书,为两位老人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同时,让他们要借此机会跟自己的儿子谈谈心,教育他看到父母生活的不容易,争取以后重新做人。近三年来,司法所通过开展核查回执工作累计走访沟通40余人次。

必接必送,确保顺利回归。对辖区内预释放人员,司法所加强与监狱进行沟通衔接,并开展综合研判,积极协调亲属接回。对于实在无条件接回的人员,书面汇报辖区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接回,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方协调,确保亲属能够顺利前往接回,实现了刑释人员零脱管、零漏管。杨某的释放时间刚好赶在了疫情防控最为严峻的时期,为了让杨某出狱后,能够顺利回家,司法所多方协调,为杨某的亲属开具证明,最终,两地接力,其亲属在南川高速路口与送出的监狱车辆会合,顺利将人接回。杨某表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极大的关心,今后一定遵纪守法,重新做人。近三年来,司法所累计协调参与接回12人次。

政策协调,解决生活保障。对于回归后确因年龄、家庭困难等原因无法正常生活的刑释人员,司法所积极引导其申请临时救助,协调临时居住场所,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积极为其协调落实其应享有的在住房改造、生活补助等方面的政策。陈某,2014年因犯爆炸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19年出狱后,司法所积极协调落实了其原来享有的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人员生活补贴,让他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逐步走上正轨。近三年来,司法所累计协调落实临时救助8人次,解决生活保障3人次,金额达3万余元。

从“心”出发

强化沟通+适时普法+引导规划

转变思想重启人生

大多数刑满释放人员从监狱走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积极引导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对未来生活进行正确规划成为了关键,对此,阿蓬江司法所通过强化沟通+适时普法+引导规划来提高思想素质,重塑健康心理。

强化沟通,加强心理疏导。通过面对面深入交流,切实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对目前生活的困扰以及对未来的忧虑等,通过多种方式为其排忧解难,积极引导他们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崭新的状态面对新的生活。石某因贩毒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出狱后,外面的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家庭生活也遭遇了重大变故,儿女成家,原来的丈夫也另外成家,昔日完好的瓦房已摇摇欲坠。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耐心与其沟通交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详细的分析了人生、得失、圆满等概念,让她学会忘记过去的生活,展望未来新的美好生活,重新树立信心,认真做好规划,把余生过好,同时引导她学法知法,做一个守法公民。几个月后,石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生活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适时普法,筑牢守法底线。针对其原有的犯罪行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讲解,并着重强调对社会的危害性,同时,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法和守法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规范自身行为。吴某因参加黑社会组织等罪行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出狱后,由于家中只有年老的母亲,司法所在积极协调落实其应享有的在住房改造、临时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时,重点向其宣传普及了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形势,并从十大重点行业领域逐一讲解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要求吴某今后一定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再次犯罪。对此,吴某表示非常感谢,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懂事,现在一定谨遵教导,以后规规矩矩做人。

引导规划,展望美好未来。结合刑满释放人员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重新规划人生,让他们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形成明确清晰的规划,找准自己的人生航线,并朝着自己的目标扬帆前行,及时渡过这一段真空期。三十多岁的李某,因犯盗窃罪前后入狱三次,第三次出狱后,还是一事无成,针对这一情况,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耐心与李某进行深入交流,教育他要看到年老父母的不易以及他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对自己的人生要积极进行规划,找个正当职业,并尽快努力成立自己的家庭。如今,李某已经通过自己的学习拿到了驾驶证,从事运输工作,并已经交上了女朋友,前路一片光明。近三年,司法所累计引导就业2人次。

以“情”为系

多方联动+亲情关怀+定期走访

理性回归家庭社会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单元。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引导其快速融入家庭生活节奏,感受到亲情的安抚和期盼,是预防重新犯罪的重要方式。对此,阿蓬江司法所采取多方联动+亲情关怀+定期走访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家庭生活。

多方联动,合力共同帮教。司法所协调村居干部、家庭成员及亲属等,联合成立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制定针对性措施,围绕刑释人员今后的生活开展,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等,为其加油打气,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其回归家庭生活。近三年来,累计成立安置帮教工作小组26个,针对特殊重点人员成立多部门联合帮教小组3个。

亲情关怀,修复家庭关系。针对刑释人员回归后所面临的家庭关系裂缝,主动介入,寻找突破点,从关键人物身上入手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关键人物的关怀、感化及协调,进一步和谐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关怀,主动融入家庭生活。六十多岁的王某,在被判刑前,因家庭关系不和,已独居十多年,刑满释放后,司法所积极协调对其采取安置帮教措施,成立安置帮教工作小组,重点抓住其最小的女儿这个关键人物,通过做通她的思想工作,再动员她做通两个哥哥思想工作的方式,逐步缓和其家庭矛盾,经过多次努力教育说服,三个子女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除对王某日常生活进行照顾外,另为王某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在其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时,尽到照顾和赡养义务。王某又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关怀。他表示,感谢政府的关怀,今后一定不辜负亲人的期盼、政府的帮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遵纪守法,不再犯错误。

定期走访,巩固帮教成果。建立定期走访机制,通过对村居委干部、家庭成员、亲属、邻居以及本人开展定期走访工作,深入沟通,综合研判刑释人员的状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扎实推进相关安置帮教措施,巩固深化帮教成果。近三年来,司法所累计走访刑释人员家庭及本人120余人次,推动形成了家庭、社会、政府齐抓共管,合力共同做好帮教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