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林业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您当前的位置: 区林业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黔江区林业局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2023-06-26

九三学社黔江区委员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提案)》(第5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发展情况

(一)产业规模大。目前,全区在册桑园规模9.5万亩,占全市17.2%;蚕茧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市第一;蚕农售茧收入占全市38.8%;织绸量占全市42.7%;缫丝规模至今年底达到8800绪,占全市58.7%。

(二)产品品质高。我区桑树、蚕茧、生丝均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全区蚕茧80%以上能够缫5A、6A级生丝(生丝最高等级为6A级),产品出口欧盟、日本,为爱马仕等高端产品提供原材料。

(三)产业链条全。蚕桑全产业链覆盖一二三产,链条企业达到17家,其中一产(基地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二产(加工)企业13家、三产(文旅)企业2家,链条培育走在全市前列。长期坚持并发展“六化五配套”栽桑养蚕路线,坚持良种良法相结合。2020年以来,先后创建了“黔江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黔江桑蚕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蚕桑之乡”“桑蚕茧国家地理标志”四个国家级品牌,具备了构建蚕桑全产业链的良好基础。但仍存在栽桑养蚕单位面积效益不高、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产茧产需矛盾较大、链条不完善不充分等问题。

二、主要目标

(一)2023年目标

1. 蚕茧生产目标。M0:收购蚕茧8万担;M1:收购蚕茧8.1万担;M2:收购蚕茧8.2万担。

2. 全产业链产值目标。M0:10亿元,其中:一产业实现产值4.75亿元,二产业实现产值4.75亿元,三产业实现产值0.5亿元;M1:10.5亿元;M2:11亿元。

3. 亩桑效益。将区乡两级桑园冬管示范片打造成为高产示范片,目标产值:M0:实现亩产值5000元;M1:实现亩产值5500元;M2:实现亩产值6000元(产量测算标准:亩产桑枝按0.6-0.75吨计算,蚕沙按生产1kg蚕茧产蚕沙3.67kg计算,复种按亩产青菜头或土豆约500kg计算,大棚及桑园套作桑枝菌按每亩300棒计算)。

(二)中期目标(2025年)

1.蚕茧生产目标。M0:收购蚕茧10万担,M1:收购蚕茧10.2万担,M2:收购蚕茧10.5万担。

2.全产业链产值目标。M0:18.0亿元,其中:一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二产业实现产值9.8亿元,三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M1:18.5亿元,M2:19亿元。培育蚕业龙头企业4家以上、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链上规上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3.亩桑效益。将区乡镇两级桑园冬管示范片打造成高产示范片,产值目标:M0:实现亩产值6000元;M1:实现亩产值6500元;M2:实现亩产值7000元。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亩桑提质增效工程

1.抓实优质蚕茧生产。一是提高亩桑产茧量,突出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以示范片打造为突破口,实现亩桑产茧1.5担占比提高30%左右。二是稳定养蚕队伍,力争新增基本养蚕户增长10%,同时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蚕桑经营主体),培养本地化、专业化人才。三是大力培育千担村和重点户,全区千担村达到7个以上,年产茧50担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蚕桑大户或家庭农场主200户以上。四是提高亩桑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发展“桑+菜”“桑+菌”“桑+药”等种养循环经济,利用共育室(蚕棚)冬季栽培桑黄、猴头菇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蚕棚设施全年不闲置、蚕农(临工)全年拿工资,增加综合收益。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快完善桑园山水池、电、产业路以及养蚕等基础配套,高质量新(改)建养蚕大棚,推广2楼6层蚕台模式,高标准新建小蚕共育室,推广轻简适用的山地蚕业机械。

(二)实施丝绸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以现有产业基地和加工园区为基础,以增产能、补短板、强特色为核心,以强链、补链、延链为举措,建成蚕桑全产业链齐全的现代丝绸工业园区。

1. “固链强链”,抓住“东丝西移”“东绸西移”“成渝合作”的历史机遇,做好产业承接转移,争取缫丝技改后6A生丝占比提高到30%以上,丝纺产品提高20%以上,双河丝绸公司蚕丝被增产30%以上,全区缫丝能力达到8800绪(海通丝绸公司2000绪缫丝生产线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后),花神丝绸争取启动二期250万米织绸扩能项目。

2. “延链补链”,以市场为导向,用工业思维发展蚕桑,做强茧丝绸产业和桑蚕生物两大产业集群,招引服装出口外贸企业等,补齐茧丝绸后端高附加值加工链条,做大做强丝绸加工、制造;加大开发蚕桑生物产品,结合文旅消费,增强黔江蚕桑的品牌建设和蚕桑文化影响力。

(三)实施高品质蚕桑资源转化建设工程

1.桑枝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区农业农村委、蚕桑基地乡镇发展壮大桑菌企业,提升菌种生产能力,大力生产桑枝羊肚菌、全桑枝黑木耳、桑枝香菇、桑枝猴头菇、秀珍菇等食用菌生产菌种。2023力争年生产菌棒1000万棒,产量60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初加工产值3000万元,深加工产值5000万以上。引进1家有实力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桑+菌”示范基地,实现桑枝利用3万吨,培育3个优秀品牌,申请5个产品专利,产值达到2个亿目标。

2.全桑枝桑黄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以市蚕科院高品质桑黄快速繁育技术为支撑,以链主企业为载体,2023年生产2万棒,实现产值1800万元以上;到2025年,年产5万棒以上,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以上。集成桑黄快速繁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标准1套,在全区小蚕共育室、具备温湿控制条件的养蚕车间推广冬闲桑黄栽培。

3.蚕桑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培育科瑞南海制药公司或招商知名企业,扩展桑叶、蚕沙叶绿素提取产业,填补医药板块桑蚕活性物提取物产业空白。

4.蚕桑生物资源产业迅速发展。加强桑叶面、桑枝菌、桑叶黑茶、蚕沙桑枝菌渣生物肥、桑枝固化成型燃料、桑枝生态畜牧香烛、桑枝片等项目的生产能力,力争桑蚕食品项目年内落地投产1个。到2025年,基本实现桑叶、桑枝、蚕沙及蚕用设施的有效利用,新开发产品8个以上,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

(四)实施蚕桑品牌战略建设工程

1.完善蚕业品牌创建体系。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形成“黔江茧丝绸”“黔江全桑枝食用菌”“黔江全桑枝桑黄”“蓬江桑食品”“蚕沙菌渣生物肥”“桑枝生物碱”等拳头产品,提高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水平,推动双河、花神、海通等丝绸企业申请中国丝绸协会高档丝绸标志,推动弘凡农业、三乘三公司完成全桑枝食(药)用菌(黑木耳、桑黄等)绿色、有机产品、特质农产品及名优农产品认证,力争创建全国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示范区,全力做足“山韵黔江蚕业品牌”文章,推动蚕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品牌效应、广告效应推动企业拓展国内外两大市场。

2.打造渝东南蚕桑丝绸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有效结合鲁渝合作项目、重庆高新区合作项目,积极推进蚕桑丝绸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加快培育外贸专业人才,支持蚕桑丝绸产品出口企业和人才“走出去”。稳步扩大白厂丝、绸的生产量、出口量,逐步把全桑枝桑黄、全桑枝羊肚菌、桑叶绿素等培育成出口特优产品,提高我区蚕桑丝绸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到2025年,蚕桑丝绸产品出口额达1亿元及以上。

(五)实施创新驱动赋能工程

1.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三个专班牵头单位,在利用好市蚕科院黔江分院、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结合链主企业需求,组建科技攻关专班,推动产学研政企全面务实合作,继续推进人工饲料育“2+3”模式试验,探索人工饲料全龄育,进一步发展蚕桑生物资源开发高端新产业,加速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企业在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主导作用。

2.3+2+1加强栽桑养蚕实用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分季养蚕农户培训率和入户指导率必须达到两个百分之百,提高科技兴蚕整体水平。

(六)推进成渝蚕桑丝绸特色产业带建设

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动南充、绵阳、广安、宜宾等地建设“成渝新丝路,蚕业新经济”蚕桑丝绸特色产业示范带。

1. 对口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基地联建、企业联动,科技共享为目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蚕桑产业示范带建设。

2. 科技合作。建立创新合作机制,搭建成渝蚕桑科技创新联盟,在种质资源、蚕桑丝绸文化、蚕业机械装备推广应用、产学研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科技信息共享等方面每年开展联谊活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提升。

四、有关问题

一是联动周边区县融合发展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渝东南五个县均发展蚕桑生产,后逐渐萎缩直至消失;进入2000年以后,只有黔江区政府主导发展蚕桑、武隆区由企业主导发展蚕桑(小规模发展),其余三个县(比如原茧丝绸产业发展较好的石柱县)则选择放弃发展蚕桑产业。蚕桑是传统农业产业,相对其它农业项目比较效益较好;但一方面前期投入较大,需要政策支撑;另一方面受务工潮影响,年轻人不愿选择从事栽桑养蚕工作。要实现渝东南片区融合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主要制约因素:政府主导与耕地保护红线。目前,我区与四川省南充市(武胜县)、自贡市(富顺县)、宜宾市(珙县)等市县均有合作,且初见成效。今年5月11日,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重庆(黔江)花神丝绸公司总经理王岐炜率队参加中国(广安)桑蚕茧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国茧丝绸经济工作会议。二是引进高水平印染企业问题。因渝东南地区禁止准入包含印染在内的所有化工项目,导致印染环节项目缺失;重庆花神丝绸公司生产链条脱节,生产的丝绸(坯绸)产品只能外销;如需在加工需外调印染,再运回生产丝绸服装及制品,物流成本增加;也导致丝绸服装企业进驻意不强,造成终端丝绸成品制造空白,影响后端产业链条发展。而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做强丝绸服装产业,发展壮大茧丝绸工业链十分关键。若在黔江建设世界一流印染项目,能解决黔江丝绸印染问题,同时能辐射市内及周边省的原料印染、丝绸加工需求。为此,我局也向市商务委争取解决印染项目立项问题及茧丝绸后端深加工项目,后因印染项目禁止准入问题而无果;目前正在与福建省泉州晋江创鑫机械有限公司对接无水印染项目,对方已到我区现场考察,是否到黔江投资建设此项目还未作出决定。

此复函已经田涛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林业局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