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151B/2022-00084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2-04-12
  • 发布日期 2022-04-12
  • 文件标题 《黔江区大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黔江区发展改革委
  • 有效性

《黔江区大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政策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物流业,对助推黔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实现主动融入“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谋划全区大物流发展,充分发挥黔江“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高质量规模扩张,特编制《黔江区大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作为重要指南指导黔江区大物流业中长期发展。

(二)编制过程。区政府自2021年部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全面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物流发展决策部署,充分衔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重庆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确保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在《规划》中落地见效。

二、政策的主要内容、核心举措

(一)大物流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

《规划》提出以培育“大物流”产业体系为着力点,围绕“进一步打开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区域服务能级”两大主题,以完善物流通道体系、培育现代物流业态、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引领区域物流创新、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为路径,努力推动黔江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大物流”新格局。

《规划》立足物流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黔江区物流发展提出构建国家重要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南开放门户、武陵山区城镇群对外开放高地、武陵山区城镇群物流服务高地、渝东南城镇群通道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五大定位,力将黔江打造成为“立足渝东南、服务武陵山区、辐射全国、带头开放、内畅外联”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黔江区货运总量为823万吨;到2030年,货运总量为1181万吨;到2035年,货运总量为1555万吨。到2035年,黔江区的不变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为22.2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增量为1.33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1.85%提升到4.47%。

(二)大物流中长期发展重点任务

《规划》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1.完善物流通道体系,建设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依托黔江“公铁空”综合交通运输资源,构建公铁空三种运输方式协同配合的立体物流通道体系。一是打造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完善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加快区域铁路运输网布局,延伸铁路物流中心服务功能。二是打造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依托现有物流园区基础,加快建设公路物流港,铺设市内外公路运输干线,创新公路运输管理模式,提供公路货运发展政策支持。三是打造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聚集航空物流企业、航空公司等航空物流资源要素,优化机场航线网络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客货空地联运业务发展,拓展航空客货运网络服务范围。四是建立区域集装箱服务中心。建立公路、铁路集装箱服务中心站,发展集装箱公铁联运业务。

2.培育现代物流业态,巩固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结合现代物流多元化、集约化、国际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趋势,培育三大现代物流业态。一是培育多元化物流。引进大型快递、物流企业进驻,培育做大本土物流企业,引进物流增值服务企业,培育引进第四方物流平台。二是发展供应链物流。引进供应链服务企业,鼓励传统运输企业向供应链物流服务企业转型,鼓励区内主导产业头部企业打造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三是发展冷链物流。分步培育构建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区内相关企业提高冷链物流服务品质,优化冷链物流运输网络。

3.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构建武陵山区城镇群对外开放高地。打造“海关+口岸+通道+保税区”综合开放平台,构建铁公空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全力推进航空口岸建设。开辟国际航线培植基础,推动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全面提升口岸服务效能。二是积极谋划铁路口岸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口岸物流功能,拓展多式联运货运班列。三是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创建工作,科学规划核心功能区和拓展功能区。

4.引领区域物流创新,打造渝东南城镇群通道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打造物流分拨中心、特色专业市场集群为目标,加快物流网络、配送体系、各类专业市场的建设,实现引领渝东南区域物流创新发展。一是建立渝东南要素交易市场。依托黔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发展生猪期货交割和丝绸期货交割。二是打造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引进大型快递物流企业,打造渝东南快递分拨中心,加强与航空物流企业合作,打造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构建物流运输干线,优化武陵山区域快速分拨网络。三是完善城乡物流服务网络。打造智能化邮件处理中心,依托邮政快递完善构建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提升城乡物流网络在商贸旅游产业中的服务效能。四是打造现代农贸物流基地。构建“一心多仓多点”的农贸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线上线下农产品流通生态圈,创新农产品集散分拨服务模式。五是建设工业产品批发市场。打造渝东南工业品线下展示交易基地,搭建线上展示交易平台,打造工业品仓储物流分拨中心与工业品金融服务中心。六是创建物流产城融合基地。打造现代物流总部基地,建设物流金融贸易中心,发展现代旅游物流业态。

5.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打造武陵山区城镇群物流服务新高地。培育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物流运作新模式,落实对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智慧化升级,强化黔江大物流发展的基础支撑。一是打造物流数据基座。落实建设主体,建立管理体制机制,整合数据资源,构建智慧物流底座,发展智能调度,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二是发展智慧储运服务。构建智慧仓储管理应用系统,提供数字化多式联运管理服务,统筹打造智慧园区,鼓励企业发展智慧电商物流、智慧冷链物流。三是完善数字管理服务。发展物流行业智能监管与智能决策服务,对接单位系统与电商平台,提供物流配套服务。四是培育智慧国际物流。打造电子口岸通关平台,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提供对外贸易趋势智能预测服务。五是创新平台运营方式。提供商业化运作订单撮合服务,大力培育汽车后市场,积极发展物流金融。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成立物流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跨系统跨条线工作机制;强化用地保障,加强用地供给,降低用地成本,鼓励节约用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支持,有效使用金融工具;完善人才支持体制,通过专业人才引进、校企定点委培合作、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多种方式,为物流相关决策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

三、政策中涉及的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

大物流:是指企业的自有物流(车队、仓库、人员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以实现更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减少物流总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大物流”形成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购买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务,实现企业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合理配置,较大力度地解决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成本过高、管理混乱等物流发展难题。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智慧物流能够推动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带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物流是指“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财务领域的库存控制等活动”的物流发展模式。

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来共同完成货物运输的运输过程。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

干线物流:是指运输网中起骨干作用的物流运输。按分布的区域范围划分,一般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运输线所完成的客货运输为干线运输,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运输线上的客货运输为支线运输。

口岸:口岸是指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供中外籍人员、货物、交通工具和国际包裹邮件出入国(关)境的港口、机场、边境铁(公)路车站、通道,以及经国家批准可以与境外开展直达运输的内陆铁(公)路车站等。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