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城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监督检查
您当前的位置: 区城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监督检查

  • 索引号 11500114759260457J/2021-00038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 2020-12-30
  • 发布日期 2021-01-14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2020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 发布机构 黔江区城市管理局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2020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市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简化优化审批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城市环境,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一)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2020年,我局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党支部新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3名预备党员。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了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今年以来,共开展12次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自觉按时全额交纳党费,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听党指挥、能打硬仗,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二)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支部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学习,定期开展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升学宴”、“谢师宴”等违规整酒的清理排查,增强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意识、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压实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执法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一年来支队未发生违纪违法和不廉洁问题。

二、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编制了《区城市管理局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执法公示制度,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服务窗口等平台向社会公开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购置134台执法记录仪,实现了一线执法人员人手一台,配齐照相机、摄像机等执法取证设备,对执法程序启动(包括巡查)、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并归档;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执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建立了“律师驻队”制度,聘请了律师对城管执法中的疑难案件研判、法制教育培训、执法纠纷处理等方面提供法律指导和帮助,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在作出决定之前均由法制机构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提出书面意见。二是实行“721”工作法,坚持“劝说、警告、暂扣、罚款、帮助”的“五步执法”法。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杜绝粗暴执法,减少执法纠纷,进一步践行为民服务精神,推动实施文明执法,打造亲民城管形象,彰显城管为公、执法为民的人文关怀。三是规范执法行为,执法办案过程做到“三在先、四规范、五到位”,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明确了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四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平台运行,及时公布城管领域行政执法权力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及时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全力助推复工复产

(一)加强农贸市场及周边区域管理。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在各街道社区设置了宣传点,劝导市民暂停赶集活动,并联合城东街道办事处关闭城北农贸市场,安排专人进行值守,劝离赶集群众。紧急关闭了南海城、邬杨桥、官坝路等3处夜市烧烤摊区,临时取消文峰路、官坝路、河滨东路北段等6处自产自销蔬菜瓜果临时占道经营摊区,并对经营商贩进行耐心的宣传劝导,发动经营业主共同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强化重点区域的执法巡查频次,坚决取缔流动商贩、店外经营行为,彻底清除马路市场,并督促市场周边经营业主自觉加强清扫保洁,垃圾随产随清,确保市场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二)加强活禽领域监管执法。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场所市容环境整治,坚决取缔和依法查处在禁止区域占道设置活禽交易和宰杀摊点,积极开展建成区畜禽养殖监管执法活动,依法查处居民小区、社区饲养家畜家禽等行为。共处理居民小区饲养家畜家禽行为5起,处置饲养鸡、鸭47只,未发现占道从事野生动物交易、宰杀行为。

(三)全力助推复工复产。一是“疏堵结合”增设便民服务摊区。按照“审慎包容、为民服务、围绕大局”的原则,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前提下,在原有25处便民服务摊点的基础上增设了民族风情城、李家溪、黔洲大道3处夜市烧烤摊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简化审批服务,减免部分征收规费。进一步优化占道审批程序,落实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开展促销、展销场地支持,并适当减免费用。对办理了占道手续的夜市摊主、小吃摊主减免部分占道费,助力复工复产。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一)开展活动常态化

制定了2020年《执法服务水平提升年》实施方案,明确了一月一活动,以活动促进执法水平提升、转变工作作风、带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素养和水平。今年以来陆续开展了城市管理执法拓展训练、演讲比赛、执法研讨、暑期学生志愿体验、案卷评查、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程序、增强了队伍凝聚力、提升了城管执法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监督管理严格化

制定了《岗位人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请销假管理办法》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培养了城管执法队伍良好的工作作风,夯实了队伍建设基础。科学调整督查组,建立了领导抽查、督查组专项督查和队长每天检查的监管机制,并采取日督查、周通报、月评比的方式对执法人员到岗、着装、作风和履职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督查情况与各大队、科室的年终考核和执法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进一步强化了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处罚教育违规违纪人员13人,辞退1人。

(三)作风建设持续化

我们始终把纪律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城市管理队伍发展的重要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自查自纠工作,切实保证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做到公正执法,不“吃、拿、卡、要”,不以权谋私,并设立了投诉信箱和举报电话,有效保证了队伍的优良作风。今年全年未出现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违纪情况,多次出现执法人员主动报告和上交服务对象送的礼品,并及时退还。

五、加强日常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一)扎实开展市容整治,改善城区市容环境

一是强化占道经营管理。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固定守点与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执法方式,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整治,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大对主次干道占道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全年共劝导制止店外经营、流动摊点等违规行为8000余起起,取缔违章设置的摊点150余家,强制暂扣屡教不改的商贩各类工具800余件,宣传教育12000余人次。二是强化户外广告管理,开展户外广告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加强巡查力度,建立户外广告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户外广告、招牌审批制度,对破损、脱落的户外广告及时责令当事人限期更换、修复,对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和招牌坚决依法取缔。重点拆除了杨家坝、民族风情城、磐石等区域的违章户外广告,全年共清理横幅、布幅广告600余幅,拆除违规设置的店招店牌50余块,取缔占道广告牌、灯箱广告80余块。三是开展乱停乱放整治。加强车辆停放宣传、规范管理力度,纠正乱停乱放的摩托车、电瓶车等2000余辆,手动规范停放800余辆,强制拖移违规停放摩托车、“僵尸车”200余辆,联合交巡警查处人行道违章停车500余起,宣传教育2000余人次。

(二)严查严控违法建筑,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按照“严控新增、递减存量”的要求,健全完善网格化、片区化、责任化无缝对接的“两违”巡查机制,对新增违法建筑严管重罚,坚持“露头就打”,切实做到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全年没收违法收入所得388.98万余元。

(三)抓好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强化扬尘污染治理。一是加强道路扬尘治理。强化施工工地管理,严禁进出口道路未硬化、车辆带泥上路、未围栏。围挡等违规行为,严查跑冒滴漏运输车辆,严格落实易扬尘物质运输车辆“准运制”,对需申请运输易扬尘物质的车辆进行审批,办理“准运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运输,不得冒装、撒漏。二是全力创建(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5条。将创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工作与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融合为一体,有针对性地部署了宣传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巡查监管,狠抓扬尘治理。今年以来,共开展扬尘整治专项行动30余次,拦截违规运输车辆600余辆,处罚150余辆,查处违规施工工地18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80余份,有效的控制了城区扬尘污染。

2.加大露天焚烧、露天烧烤整治力度。一是严查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巡逻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制止焚烧垃圾秸秆、占道熏腊肉和烤火等违规行为,依法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拒不整改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发动市民对占道焚烧行为进行监督,通过12319城市管理网上投诉,及时处置占道焚烧行为。今年以来共处置市民露天焚烧秸秆、焚烧烤火行为49次,宣传教育90余人。二是严格规范露天烧烤,坚决取缔在非指定区域从事露天烧烤的行为,依法查处夜市烧烤摊区经营摊点超时间、超面积、油烟净化器未配备使用、周边卫生环境差等行为,建立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一次予以警告教育,二次依法进行查处,三次坚决取消占道资格。今年以来整治规范夜市摊点80余家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60余份,处罚18次。

(四)持续对私运、乱排餐厨垃圾的巡查执法。排查、梳理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企业,依法整治非法收运处理餐厨垃圾行为,对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许可证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将餐厨垃圾排入雨水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和厕所等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今年以来,共制止各类违法行为8起,查处违规收运餐厨垃圾行为2起。

(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确保校园周边市容秩序良好,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今年来,共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行动20次,依法取缔校园外的小吃、水果等摊点170余个,清理规范“骑门摊”600余家,并在学校开学、放学期间安排专人进行守点,明确责任,确保校园周边的市容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六)加强园林绿化执法。严格落实执法责任,严格监管、严厉打击、严肃查处损坏市政公用设施和毁林、毁绿、占绿等行为。今年来制止违法毁绿行为20余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6份,查处办结天龙岛违规砍伐案件(砍伐树木17棵,已补栽到位)。

(七) 全力助推濯水5A创建。按照区政府的工作安排,派驻10名执法人员到濯水开展为期3个月的市容秩序整治,常驻濯水负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放、户外广告等市容乱象的查处。查处违章占道经营300余起,清理规范乱停乱放摩托车、三轮车等120余辆,清理取缔违规横幅、布幅广告4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80余处,宣传教育1500余人次,为濯水创5A营造了良好市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