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四个一”工作体系 推动老旧小区换新颜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更新建设的“民生大事”。自2019年以来,黔江区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实事常抓不懈,研究打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个一”工作体系,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61个,惠及居民2.23万户,生活在老旧小区内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增强,城市面貌和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改造成效亮点频现。
房屋建成已久
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黔江区地处渝鄂湘黔“几何中心”,历史上多次作为武陵山片区政治中心,1988年设立四川省黔江地区,重庆直辖后撤并设立黔江区。因为建城已久,黔江中心城区多为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存在房屋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各类管线私搭乱接严重等问题。
以城东街道石城社区为例,该社区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共有26栋住宅居民楼,566户居民。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弱电等管线杂乱,建筑外立面出现不同程度侵蚀风化脱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近些年来,居民的改造呼声逐年增加。
“我们住在这已经有20多年了,环境脏乱差,配套也落后,居住起来很不方便,与周边发展迅速的城市环境也显得很不协调。”居民刘奶奶告诉记者,大家早就盼望能得到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合理增设车位等。
响应群众呼声
切实改善居住条件
了解到群众呼声后,结合国、市相关政策,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决心以老旧小区“革新”换小区群众的“民心”。仅2024年,就对全城103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为了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的工程做好,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一手抓群众意见征集,一手抓施工方案设计,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和承建单位开展现场调研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补齐短板、综合提升”的改造思路,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小区品质。
践行“楼道革命”。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消除消防安全隐患1000余处,社保局宿舍楼、房管所家属院等30个小区实现消防设施楼栋全覆盖,各小区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共226个。开展小区建筑外墙脱落安全大整治,对外墙瓷砖房屋进行全面排查,消除既有安全隐患点40个,彻底治理畜牧局家属院、建工集团家属院等10个小区30余栋房屋外墙安全隐患。开展楼道栏杆更新维护,拆除重建栏杆1706米,新建临边栏杆1224米,维修2196米。实施屋面防水3.6万平方米,有效解决物资局宿舍楼、电力公司等55个小区屋面渗水漏水。
践行“环境革命”。以既有保留完好的建筑为本底,对周边主体结构安全,外观破损的房屋进行微改造,留住老城记忆,共计实施173万平方米。以打通消防通道、排水通道为突破口,拆除违规搭建30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网1.77公里,规范消防通道4.3万平方米。营造舒心宜居生活环境,新建口袋公园2个,整治人行道1.2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46处,安装健身设施60套,文化提升设施4处,垃圾分类设施18处。
践行“管理革命”。坚持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管理,以西山片区金苑小区为例,选优配强业委会领导班子,发扬党员先锋作用,理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代表关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不断充实小区物业“红色细胞”,利用闲置用房、公共区域打造了物业用房、党群活动室;此外,片区因地制宜采取引入专业物业服务、社区物业中心接管、小区居民自治管理等方式,实现老旧小区长效治理。
亮点成绩背后
创新举措坚定护航
黔江区老旧小区改造行动取得的亮眼成绩,离不开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立足黔江区情实际,量身打造的“四个一”工作体系。
坚持一张蓝图“一绘到底”。精准性谋划,以开展城市体检为契机,区级多部门协同联动,会同6个街道20个社区开展市民医生问诊,研判分析找准“病灶”“开好药方”,反向推动城市体检治理建议落实。系统性规划,与推进片区城市更新相结合,综合考虑区域环境、居民结构等因素,分轻重缓急,持续优化项目储备库,实现改造一点、完善一片,引领带动城市更新战略性格局尽早形成。落地性设计,编制《老旧小区改造本底调查研究表》,全面排查小区“3大类35项内容”情况,对涉及安全等基础类必须改、停车位增设等完善类优先改,综合服务设施等选择改。采取“业主决策”系统、入户收集居民意见等方式,累计召开院坝会、业主大会50余次,逐一细化问题类别措施,进一步明确改造内容、改造标准、改造工艺,使设计更符合实际、更易落地。
坚持一套机构“一抓到底”。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黔江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住建、发改、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全力推进。依托“三师进社区”机制,建立代建单位、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业委会、居民代表和项目参建各方共同参与的现场议事制度,不断调整优化施工建设各环节,不断优化现场管理模式,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相继出台《黔江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考核细则》,落实落细分工职责、实施提升、组织保障等,加强对改造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考评,为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坚持一个标准“一量到底”。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引入第三方单位做好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筑牢质量安全监管防线,精简审批流程,精准高效推动项目依法依规有序建设。加强专营单位沟通协调,建立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小区改造与燃气设施改造同步实施45个,确保同向发力,共同推进。完善居民意见反馈机制和监督员机制,充分带动小区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提高居民协商议事效率,收集意见建议130余条,建立问题-处理-销号闭环机制。
坚持一种模式“一管到底”。为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结合黔江区实际,印发实施《关于黔江区深化培育“红岩先锋物业”提升党建统领住宅小区治理水平的重点措施(试行)》,切实发挥党员在小区改造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建+物业托管、党建+社区自管、党建+居民共管3种模式,提升物业管理覆盖率和物业服务水平,2024年新成立业委会53个,聘用物业企业8家参与管理,实现管理覆盖100%。推动成立黔江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建立议事机制,研究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事项,形成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格局。建立了物业小区“红黑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物业小区服务品质进行考核,整体推动物业服务水平提升。(记者 刘旭东)